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第四十七回 聞警迴鑾下詔罪己 護喪嗣統邊報驚心

清史演義作者:蔡東藩發布:福哥

2020-6-16 04:27

卻說教徒中彈墜下,放彈的人,是皇次子綿寧。皇次子時在上書房,忽聞外面喊聲緊急,忙問何事?內侍也未識請由,出外探視,方知有匪徒攻入禁城,三腳兩步的回報。皇次子道:『這還了得!快取撒袋鳥銃腰刀來!』

內侍忙取出呈上。皇次子佩了撒袋,掛了腰刀,手執鳥銃,帶了內侍到養心門。貝勒綿志,亦隨着後面,皇次子命內侍布好梯子,聯步上梯,把頭向外一瞧,正值匪徒爬牆上來,皇次子將彈藥裝入銃內,隨手一捺,彈藥爆出,把這執旗爬牆的人,打落地上,眼見得不能活了。一個墜下,又有兩個想爬上來,皇次子再發一銃,打死一個,貝勒綿志,也開了一銃,打死一個,餘眾方不敢爬牆,只在牆外亂噪,打死一兩個人,便見辟易,這等教徒,實是沒用。齊聲道:『快放火!快放火!』

大家走到隆宗門前,放起火來。皇次子頗覺着急,忽見電光一閃,雷聲隆隆,大雨隨聲而下,把火一齊撲滅。有幾個匪徒,想轉身逃去,天色昏黑,不辨高低,失足跌入御河。當時內傳來報,說是天雷擊死,皇次子方才放心。

此時留守王大臣,已帶兵入衛,一陣搜剿,擒住六、七十名,當場訊問,供稱由內監劉金、高廣福、閻進喜等引入。隨命兵士將三人拿到,起初供詞狡展,經教徒對質,無可報賴,始供稱該死。皇次子一面飛報行在,一面入宮請安,宮中自后妃以下,都已嚇得發抖,及聞賊已淨盡,始改涕為歡。

嘉慶帝接到皇次子稟報,立封皇次子為智親王,每年加給俸銀一萬二千兩,綿志加封郡王銜,每年加給俸銀一千兩,並下罪己詔道:

朕以涼德,仰承皇考付託,兢兢業業,十有八年,不敢暇豫。即位之初,白蓮教煽亂四省,黎民遭劫,慘不忍言,命將出師,八年始定。方期與我赤子,永樂昇平。忽於九月初六日,河南滑縣,又起天理教匪,由直隸長垣,至山東曹縣,亟命總督溫承惠率兵剿辦,然此事究在千里之外;猝於九月十五日,變生肘腋,禍起蕭牆,天理教匪七十餘眾,犯禁門,入大內,有執旗上牆三賊,欲入養心門,朕之皇次子親執鳥槍,連斃二賊,貝勒綿志,續擊一賊,始行退下,大內平定,實皇次子之力也。隆宗門外諸王大臣,督率鳥槍兵,竭二日一夜之力,剿捕搜拿淨盡矣。

我大清國一百七十年以來,定鼎燕京,列祖列宗,深仁厚澤,愛民如子,聖德仁心,奚能縷述?朕雖未能仰紹愛民之實政,亦無害民之虐事,突遭此變,實不可解。總緣德涼愆積,惟自責耳。然變起一時,禍積有日,當今大弊,在「因循怠玩」四字,實中外之所同,朕雖再三告誡,奈諸臣未能領會,悠忽為政,以致釀成漢唐宋明未有之事。較之明季梃擊一案,何啻倍蓰?言念及此,不忍再言。予惟返躬修省,改過正心,上答天慈,下釋民怨。

諸臣若願為大清國之忠良,則當赤心為國,竭力盡心,匡朕之咎,移民之俗;若自甘卑鄙,則當掛冠致仕,了此殘生,切勿尸祿保位,益增朕罪。筆隨淚灑,通諭知之。


【後評】

這次禁城平亂,除皇次子及貝勒綿志外,要算儀親王永璇,成親王永瑆,最為出力。兩親王都是嘉慶帝的阿哥,嘉慶帝對待兄弟,頗稱和睦,不象那先祖的薄情,所以平日儀、成兩邸,很有點勢力。此次留守禁城,督剿教匪,又蒙嘉獎,將所有未經開復的處分,一概豁免。革步軍統領吉綸,及左翼總兵玉麟職,命尚書托津英和回京,查辦余逆,飭陝西總督那彥成為欽差大臣,督兵飛剿河南,然後從白澗迴鑾。

托津英和到了黃村,聞教首林清,已經擒住,趕即進京。自九月十五日起,至十九日,雷電不絕,風霾交作,鎮日裡塵霧蔽天,晝夜差不多的光景,因此京城裡面,人心恐慌,謠言四起,虧得托津英和等,已經到京,方曉得鑾輿無恙,到嘉慶帝回宮,遂漸漸鎮定。都是巡幸的滋味。二十三日,嘉慶帝親御瀛台,訊明教首林清,及通匪諸太監,證供屬實,均令凌遲處死,傳首畿內。

是時李文成脛疾未愈,不能遠出,眾教徒又為官兵所阻,只聚集道口鎮,欽差大臣那彥成,偕提督楊遇春,率兵至衛輝府。遇春向來英勇,即日帶親兵數十名,由運河西進,直至道口,遇着教徒一隊,約有數千人,當即大呼突擊,策馬先驅。教徒見他黑旗遠揚,知是楊家軍,先已驚慌得很,紛紛渡河遁回。遇春追過了河,擒斬教徒二百多名,方擬回營;檢點親兵,尚少二人,復沖入敵隊,奪還二屍,始暫歸北岸,待那彥成到來,一齊進兵。

不想等了兩日,那欽差竟不見到,原來那彥成到了衛輝,本想即日進兵,因接高撫台來文,內說教徒勢大,未免也有些膽怯,高杞自己膽怯,還要去嚇別人。擬俟調山西甘肅吉林索倫兵來助,然後進戰。遇春是個參贊,拗不過大帥,只得日日等着,虧得嘉慶帝聞知消息,嚴促那彥成進兵,方不敢違慢,馳至軍營。

楊遇春進攻道口鎮,教徒出營探望,瞧見楊家軍又至,齊聲叫道:『不好了!不好了!髯將軍又來了!』

遇春年已將老,頦下多髯,因此教徒稱他作髯將軍。髯將軍一到,教徒棄營而遁,一邊逃,一邊追,那欽差又渡河策應,克復桃源進圍滑城。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