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第十五回 棄南都昏主被囚 捍孤城遺臣死義

清史演義作者:蔡東藩發佈:福哥

2020-6-16 04:27

卻說揚州被清兵攻入,警報傳至南京,與雪片相似。馬士英急遣總兵鄭鴻逵,副使楊文驄,率師堵截江上。這鄭楊兩人,統是馬黨,鑽營奔去,得了一個高官,曉得什麼兵略,只把炮彈隔江亂放,詭報勝仗。偏這清兵故意趨避,到了炮彈聲歇,他卻乘着黑夜,渡江而來。待明營驚醒,清兵已經殺入,鄭楊二人不知所措,只得率兵逃走。楊文驄逃至蘇州,鄭鴻逵越加膽小,直奔到杭州,好算是逃將軍第一。清兵遂進陷鎮江。

那時弘光皇帝恰羅列美女,飲酒取樂,不讓當年陳叔寶。至鎮江失守的信息,報入宮中,他還擁着美人,不住的飲酒。虧他鎮定。次日,又由太監入報,清兵自丹陽句容,迤邐前來,至是弘光帝方有些着急,連喚奈何。太監道:『現聞黃得功屯兵蕪湖,請皇上趕緊前去,叫他保駕才好。』

弘光帝忙收拾行裝,挈了愛妃,潛開通濟門出走。次晨,馬士英入朝,聞弘光帝已經逃去,忙入宮中,見太后皇后,正在着忙,哭得似淚人兒一般。太后都不管,弘光帝全無心肝。士英命侍衛備駕出宮,自與阮大鋮率親兵數千名,挾了太后皇后等,匆匆逃去。

南京城內,人心惶惶,總督京營圻城伯趙之龍,束手無策,與大學士王鐸等,密議了一條救急的妙法,倒也大家心安。過了兩日,清兵始到城下,趙之龍即將議定的法子,施行出來,令屬員寫了降書一道,齎赴清營。多鐸大喜,准其投降。趙之龍即率十七侯伯,開了城門,匍匐道旁,迎接清兵。衣冠掃地。

多鐸入城安民。因馬到即降,破格寬宥,禁止部兵擄掠,所以南京還算安靜。特別提出,想見其擄掠多矣。休息一天,即遣貝勒尼堪,貝子屯齊,進兵蕪湖,追擒弘光帝。適明將劉良佐,奉檄入援,途次遇着清兵,並不抵禦,當即迎降。尼堪令為前驅,直達蕪湖江口。

是時江南四鎮,高傑被殺,二劉降清,單剩了一個黃得功,他前時奉命去攻左良玉,良玉已死,其子夢庚敗走,得功因回屯蕪湖。忽見弘光帝狼狽奔到,大驚道:『陛下何故輕身到此?』

弘光帝流淚道:『南京無一人可恃,唯卿秉性忠誠,所以冒死前來,仗卿保護。』

何不叫馬士英、阮大鋮等保護?

得功道:『陛下死守京城,臣等尚可盡力,奈何輕身來此?且臣方對敵,何能扈駕?』

弘光帝不禁大哭。

得功無法,只得留住弘光帝,願效死力。

不數日,清兵已到江口,得功戎裝披掛,執了佩刀,坐下小舟,督部下渡江迎戰。遙聞對岸有人大叫道:『黃將軍何不早降?』

視之,乃劉良佐,不覺怒叱道:『汝乃甘心降敵麼?』

言未畢,忽有一箭射來,正中喉間左偏,鮮血直噴,得功痛極,將佩刀擲去,拔去箭鏃,大叫一聲,暈絕舟中。

總兵田雄,見得功已死,起了壞心,一手將弘光帝掖住,復令兵士縛住弘光愛妃,送至對岸,獻入清營。尼堪命將弘光帝及愛妃,推入囚車,解至南京,多鐸即遣使獻俘。可憐這位風流天子,只享了一年艷福,到此身為俘虜,與愛妃同畢命燕京,長辭人世去了。與愛妃同死,冥中有伴了。

江南已定,范文程、洪承疇等,撰頌詞,修賀表,又有一番忙碌。過了數日,又有兩處捷報,一是英親王阿濟格,報稱追逐李闖,無戰不勝,闖賊遁至武昌,入九宮山,被村民斫斃,獲住賊叔及妻妾,並死黨左光先、劉宗敏等,俱審實正法了。了結李闖,即從阿濟格奏報中敘明,以省筆墨。

一是豫親王多鐸,報稱安慶、寧國、常州、蘇州、松江各府,統已降順,別遣貝勒博洛,及新授援浙閩總督張存仁,南下杭州去了。此時佳音迭至,喜氣盈廷,皇太后吉特氏,及攝政王多爾袞,統喜歡得了不得。偏提出他兩人,筆亦尖刻。兩人復私下商議,南征西討諸將帥,在外多時,應召他回朝休養,再作後圖,國家大事,偏稱私議,句中有句。遂令英、豫兩親王,奏凱還朝。

是時英親王阿濟格,正由武昌順流東下,略定江西,降左良玉子夢庚,得師十萬,聞廷寄到來,仍自江西回湖北,規定全省,隨即北還。豫親王多鐸,接到召還的諭旨,收拾金銀財帛,並選了江南美婦數名,帶同北返。那時美婦中有一個孀姝,姓劉名三季,後來做了豫王福晉,便是從這次挈去,稗史中曾稱作孀姝奇遇,小子不得不略略說明:

這個劉三季,系虞邑黃亮功的繼妻。亮功病歿,三季守孀,被清軍掠獻多鐸。多鐸見她天然秀媚,不同凡艷,就要逼她侍寢。三季抵死不從,把頭觸柱,險些兒作了血污美人。幸虧婢媼眾多,把她攔住。她尚大哭大踴,弄得亂頭散發,別個婦女,到這般田地,也沒甚可觀,偏這三季髮長委地,萬縷香絲,光同黑漆,尤覺動人憐愛。多鐸不敢相強,只令婢媼小心服侍,多方勸解。

到了回京的時候,便帶了三季同還,居以大廈,被以華縠,奉以珍饈,三季毫不轉意,隨後聞她有個愛女,名叫珍兒,流落江南,遂令清兵沿途訪覓,竟被尋着,致書三季,三季始漸漸解憂。事有湊巧,豫邸福晉忽喇氏,一病身亡,多鐸又令能說能話的婢媼,許她作為繼室。畢竟婦女心腸,未免勢利,不由的化剛為柔。婦女失貞,大都如此。多鐸遂派良工制就鳳冠命服,賜與三季,三季親手收了。多鐸喜極,就命侍女十餘名,把三季換了穿戴,簇擁登堂,成就大禮。從此下邑孤孀,居然做極品命婦了。


【後評】

當時英、豫二王還朝後,與攝政王多爾袞相見,俱蒙殷勤款待,獨肅王豪格,自山東還京,見了攝政王,偏碰着許多釘子,竟不知所為何因。讀者試猜之!攝政王平日,喜歡中亦帶着三分愁悶,一班攀龍附鳳的功臣,從旁窺測,無從捉摸;可巧貝勒博洛的捷音,又到北京,原來馬士英自南京出走,奉了弘光帝母妃,南走杭州,適潞王常淓,流寓在杭,馬士英就勸他監國。

潞王尚未允洽,不意清貝勒博洛,已率兵抵餘杭,馬士英與總兵方國安,上前迎敵,連戰連敗,向西竄逸。清兵追至錢塘江,沿江立營,杭人料他潮至必沒,誰知潮神也趨奉清兵,竟三日不至。清兵渡江攻城,潞王無兵無餉,哪裏還能固守?只好與巡撫張秉貞等,開門乞降罷了。

攝政王看了捷報,也無甚得意,淡淡的擱過一邊,他的心思,無非與豪格反對,苦於無法可除,正在躊躇。忽報故明兵部尚書張國維等,奉了魯王朱以海,監國紹興,故明禮部尚書黃道周等,奉了唐王朱聿鍵,稱帝福建,多爾袞皺了一回眉,便召范文程、洪承疇等會議,並問:『魯唐二王,是否前明嫡派?』

承疇答稱:『魯王是明太祖十世孫,世封山東,唐王是明太祖九世孫,世封南陽。』

多爾袞道:『明朝的子孫,為何有這般多呢?一個弘光,方才除掉,偏偏又興起兩個來。』

言未畢,復有警報傳到:

明給事中陳子龍,總督沈猶龍,吏部主事夏允彝,聯合水師總兵黃蜚、吳志葵,起兵松江;明兵部尚書吳易,舉人沈兆奎,起兵吳江;明行人盧象觀,奉宗室子瑞昌王盛瀝,起兵宜興;明中書葛麟,主軍王期升,奉宗室子通城王盛澂,起兵太湖;明主事荊本徹,員外郎沈廷揚,起兵崇明;明副總兵王佐才,起兵崑山;明通政使侯峒曾,進士黃淳耀,起兵嘉定;明禮部尚書徐石麟,平湖總兵陳梧,起兵嘉興;明典吏閻應元、陳明遇,起兵江陰;明僉都御史金聲,起兵徽州。有幾個是通表唐王,遙受封拜,有幾個是近受魯王節制。還有明益王朱由本據建昌,永寧王朱慈炎據撫州,明兵部侍郎楊應麟據贛州,各招五嶺峒蠻,冒險自守等語。

螳斧雖不足當車,然皆為故明宗室遺臣,不謂無志,故每條上皆系以明字。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