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第一百三回 集巴黎欣逢盛會 爭膠澳勉抗強權 之二

民國演義作者:蔡東藩發布:福哥

2020-6-16 04:20

中國何以要求歸還?

膠澳租借地,素爲中國領土中不可分拆之一部分。從前中德租借條約中,本有主權仍歸中國之明文,今德國既放棄權利,當然歸還中國,以彰公道。

膠澳居民,種族語言宗教,均完全屬於中國,既得脫離德國關係,自不願再屬他國。

山東爲中國文化所肇始,孔、孟兩聖賢,誕生此地,人民稱爲聖域。膠澳爲山東屬境,既得由德國收回,何能輾轉讓人?

山東居民稠密,不能再容納他國人民。前時德國逞橫暴勢力,據有膠澳,今彼既遭天忌,自棄權利,山東百姓,方慶其蘇,不堪再受他國朘削。

山東一省,備具中國北部經濟集權之要則。膠澳地居海口,尤關重要,將來必成爲中國北部外貨輸入土貨輸出之要路。若植立外國勢力範圍,適與門戶開放主義,互相背馳,中外通商,必交感不便。

膠澳爲中國北部門戶之一,膠濟鐵路,至濟南接津浦,可以直達北京,即自旅順大連至奉天,直達北京之鐵路,亦與膠澳相近。中國政府爲固圉計,久欲杜絕德人之蟠踞青島,今經德人放棄,中國深願收回此地,自鞏國防。

和平大會中,以該租借地及附屬權利之問題,悉還中國,不特德國肆意橫行之罪惡,藉以矯正,且各國在遠東之公共利益,亦藉以維護。否則山東人民,前拒後迎,勢必不樂,或致激成劇烈之行動。即他國亦必與將來移轉權利之國,互相齟齬,是與日本攻擊青島時,宣言鞏固東亞長久穩固和局之用意,難以相容。亦與英日同盟之宗旨,所謂護中國之獨立完整,守各國在華商工業機會之原則,亦不相符合。何以彰中外之大信?何以保遠東之永久和平?

何以應直接歸還?

程序簡單,不致滋生枝節。且中國參戰以後,得向德國直接收回青島,及山東權利,既足以增我國家之光榮,復足以彰友邦維持正義公道之原則。

中國政府,非不知日攻青島所損失之生命帑款,爲數亦巨。但日本固宣言戰爭之目的,在使遠東和局,不爲德人所危害,目的既完全達到,則雖有所犧牲,亦必不惜,寧有加惠中國反自取怨之理?

日本以軍事占領青島及所有權利,不過暫時辦法,究不能因此而終得所占土地或產業之主權,以與共在戰事中之中國權利相抗。

一九一五年五月二十五日,中國與日本訂立關於山東省之條約,中政府本所不願。經日本送遞最後通牒,勉強承認,以待和平會議爲最後之修正。況所訂條文,日本並未獲得關於山東租借地與鐵路暨他項德國權利。不過得有保證,謂所有關於德國權利利益讓與之處分,倘經日本與德國協定,中國即當承認云云。彼時中國尚爲中立國,日本系設想中國始終中立,不能參與最後之和平會議而言。今中國早加入戰局,有列席和議之權,則該約設想之情形,固已根本改變,不得視爲有效。

中國宣言布告,曾聲明從前中德所訂之條約,一律廢止,是德國所有租借地與一切權利,當然在廢止之列。既已廢止,領土權即回覆於中國。且與德人訂約租借時,本有不准轉租之明文。即一九〇〇年之中德膠州鐵路章程,亦有中國國家可以收回之規定,依約辦理,德國無轉讓第三國之權。中國既得收回領土,亦當然不能讓與他國。

最後又有一段總結云:

中國鑑於上列各理由,深信和平會議,對於中國要求膠澳租借地膠濟鐵路,暨關於山東省之他項德國權利之直接歸還,必能認爲合於法律公道之舉。苟完全承認此項要求,則中國政府人民,對於諸國秉公好義之精神,必永永感激於無涯,而對於日本,必且加甚。此一舉也,不特日本與諸友邦所願維持之中國政治之獨立,與領土之完整,藉以鞏固,而遠東之長久和局,亦藉此新保而益堅矣。

此項說帖,遞入和會,會長克勒孟沙,方將說帖出示,日本專使西園寺侯爵等,怎肯退讓,自述從前攻取青島,如何損失,並譏評中國參戰,並沒有甚麼助力,不過辦運些須糧食,派遣幾個工役,便算了事。今日所得利益,不啻百倍,還想與我爭回青島,這真叫做不度德,不量力,妄事請求,不值一睬云云。在會諸人,見日使很是忿激,也不便參入異議。惟美總統威爾遜,略加勸解,援照德國前約,謂領土權應屬中國。日使遂接口道:『我國並不欲長據膠澳,自願將膠澳領土權歸還中國,惟行軍所受損失,中國可能悉數償還嗎?中國既不能償還,便應該將從前德人所有的權利,歸與我國享受,這乃是公允辦法,我國並沒有意外要求哩。』

英法各國專使,多隨口贊成。以強護強,應有此態。美總統亦不便與爭,付諸一笑罷了。

是時意國代表歐蘭都等,爲了亞得里亞海沿岸問題,與美總統意見不合,致有違言。亞得里亞海,在義大利東北,海口有阜姆一埠,爲通商出入要樞,意國欲據爲己有。惟美總統威爾遜,以爲匈牙利、波希米亞、羅馬尼亞、南斯拉夫諸國,均與阜姆相近,應該享有出入權利,不應專歸意國。意使極力反對,甚至歐蘭都等宣告退出和會。所以和會中主持,只有法、美、英、日本四國,主持各議。日本與中國互爭膠澳,中國不能敵日,法、英又皆左袒日人,美總統雖略存公道,也因口眾我寡,未便堅持,因此逐日延宕,竟把中國專使的說帖,置諸高閣。嗣經中國專使陸征祥,入會敦促,乃由會長克勒孟沙,與美總統威爾遜,英專使勞合喬治,作爲領袖,再集議膠澳問題。日使西園寺侯爵等,堅執前議,一些兒不肯讓步。法、美、英三國,樂得袖手旁觀,任從日本自由處置。中國專使陸征祥等,智盡能索,不得已再向和會中提出抗議,申明意見。小子有詩嘆道:

徒將筆舌抗凶鋒,力薄如何望折衝。

益信外交惟鐵血,一強一弱總難容。

欲知陸專使等如何說法,且至下回錄敘。


【後評】

巴黎會議,列席者得二十七國,而俄羅斯不在其列,良由俄國內亂,政府屢易,各國或承認於其前,未嘗承認於其後,故遂爲之闕席耳。膠澳之爭,日本代表,藉口於前日軍事之損失,必欲承受德人之舊有權利而後快。然德國既已戰敗,屈服於和議之下,則從前即無日人之行軍,亦當放棄固有之權利,將膠濟歸還中國,寧必待日人之占領乎?況日人固嘗破壞我國之中立,乘機攫取,顯違國際公法之慣例,所有犧牲,莫非自取,公法家固不應袒日也。中國專使之抗議,義所當然,而日人乃恃強而凌弱,英法亦欺弱而袒強,持公如威爾遜,尚不欲爲不平之爭,誰謂世界中尚有公理耶?國不競亦陵,何國之爲?我國人盍亟起反省,毋徒怨外人爲也。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