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論語十二章】知識點

論語十二章作者:孔子,朱熹發佈:一葉知秋

2020-6-9 01:00

一、詞語歸納

(一)通假字:

1.不亦說乎?

說:通『悅』,喜悅、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有:通『又』,用在整數與零數之間。

(二)古今異義詞

①可以:古義為『可以憑藉』 (『可以為師矣』),今義為『能夠』。

②三:古義為多,幾(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今義為數字三。

③疏:古義為『粗劣』 (飯疏食飲水),今義為『疏通、疏散』。

④水:古義為『冷水』(飯疏食飲水),今義為無色無味無臭的液體。

⑤匹夫:古義為『普通人、男子漢』 (匹夫不可奪志也),今義為『無學識、無智謀的人』。

⑥忠:古義為『辦事盡心竭力』(為人謀而不忠乎),今義為『忠心』。

(三)詞類活用

①學而時習之 時:名詞→狀語,按時

②吾日三省吾身 日:名詞→狀語,每日

③溫故而知新 故、新:形容詞→名詞,舊的知識、新的體會

④傳不習乎 傳:動詞→名詞,傳授的知識

⑤飯疏食飲水 飯:名詞→動詞,吃飯

⑥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樂:形容詞→意動。以……為樂

(四)常見虛詞『而』

1. 表順承學時習之 擇其善者從之

其不善者改之 溫故知新

2.表修飾 吾十有五志於學 三十

四十不惑 五十知天命 六十耳順 七十從心所欲

3.表並列 博學篤志 切問近思

4.錶轉折人不知不慍 學不思則罔 思不學則殆

(五)源於本文的常用成語

不亦樂乎 三十而立溫故知新

擇善而從 三人行必有我師

二、重點詞語解釋及全文翻譯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有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而不(yùn),不亦君子乎?』

【注釋】時:時常地或者按照一定的時間 習:複習或者實習

說:同 悅 ,愉快 不亦……乎:句式,表委婉的反問語氣

朋:(同門為朋,同志為友)志同道合的人 知:了解

慍:生氣,發怒 君子:指道德上有修養的人

【譯文】孔子說:『學了(知識)又按時複習它,不也是很高興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是很快樂嗎?人們不了解我,我卻不怨恨生氣,不也是君子嗎?』

1句:講學習方法2句:講學習的樂趣3句:講個人修養

(1)這一則告訴我們要有怎樣的學習方法、學習樂趣(態度)和為人態度(個人修養)?

①學習方法:學後要時常複習。②學習樂趣: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探討學問。

③為人態度:對不了解自己的人,毫不怨恨。

(2)學後複習本是一件艱苦的事,孔子怎麼說是愉快呢?

在複習中鞏固了所學,加深了理解,收穫增多,這對一個渴求知識和技能的人來說一定是愉快的。

(3)『有朋自遠方來』,孔子為什麼會感到快樂?

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投奔自己,向自己學習,且雙方可以探究學問,這自然是十分快樂的事情。

(4)從第三句來看,我們應學習孔子什麼美德?

胸懷寬廣,為人大度。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而不乎?與朋友交而不乎?不習乎?』

【注釋】吾:我日:每天 三省,多次進行自我檢查,反省;三,泛指多次 為:替,給 謀:謀劃,辦事 忠:盡心竭力 信:真誠,誠實 傳:老師傳授的知識

【譯文】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和朋友交往是否誠實可信呢?老師傳授的學業是否複習了呢?』

【內容理解】本章強調治學的人重視道德修養。

從曾子『三省』來看,古代治學之人非常重視的是什麼?你怎樣看待這種做法?

重視品德修養。德乃為人之本,治學之基。一個人首先應該有德,有才無德,其人會遭人鄙視,其才也不會起到積極的作用,卻會引起消極的影響。


3.子曰:『吾十五而於學,三十而,四十而不,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注釋】有:通『又』 ,用於整數和零數之間 志:立志

立:站得住,文中指獨立做事惑:迷惑,疑惑

天命:不能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耳順:對於自己不利的意見能正確對待,聽得見不同的意見

逾:越過,超過矩:規矩,規範

【譯文】我十五歲開始立志做學問,三十歲能自立於世,四十歲遇事能不迷惑,五十歲的時候知道哪些是不能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意見,到七十歲能隨心所欲,又不會逾越規矩。

【內容理解】本章是孔子自述他學習和提高修養的過程。

1)從本章來看,學習和修養的過程可分為幾個階段?

十五歲到四十歲:學習領會;五十、六十歲:安心立命,不受外界左右;七十歲:主觀意識和做人規則融合為一

2)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是怎樣的?

思想與言行融合,自覺遵守道德規範,而不是勉強去做。

3)我們從這一章中可以得到什麼啟示?

道德修養並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要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循序漸進。


4.子曰:『溫故而知,可以為師。』

【注釋】溫:溫習,複習 故:形容詞作名詞,指學過的知識,舊知識

新:形容詞作名詞,新的理解與體會 矣:語氣助詞,表肯定。

【譯文】孔子說:溫習舊的知識,可以得到新的理解與體會,就可以當老師了。

【內容理解】本章談學習方法。(強調『溫故』,還要能『知新』)

(1)『溫故』和『知新』是否是並列關係?作者強調了什麼?為什麼?不是。強調獨立思考的必要性。孔子說:『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一定要將知識融會貫通,能在複習舊知識中有所發現,才 『可以為師』。所以,關鍵是要『知新』,這就要獨立思考。

(2)『溫故知新』的學習方法對你有怎樣的啟發?

在學習中要及時溫習舊知識,通過獨立思考,獲得新的理解和體會,有新發現,從而將知識融會貫通,增長自己的能力。


5.子曰:『學而不思/則,思而不學/則。』

【注釋】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 殆,疑惑

【譯文】孔子說:『只學習不思考,就會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只空想而不學習,就會疑惑(而無所得)。』

【內容理解】本章講學習方法,闡述學習與思考的辯證關係。

(1)這一則闡述了怎樣的內容?你從中掌握了什麼學習方法?

闡述了學習與思考的辯證關係。告訴我們要學思結合,二者不可偏廢。

(2)為什麼要將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

學是基礎,只學不思,是死學;只思不學,是空想。只有將二者結合,才能真正領悟知識的精髓。


6.子曰:『哉,回也!一(dān)食,一瓢飲,在陋,人不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注釋】賢:品德高尚簞:古代盛飯用的竹器

巷:此處指顏回的住處 堪:能忍受

【譯文】孔子說:『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啊!一簞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房子裏,別人都忍受不了那窮困的憂愁,顏回卻依然自得其樂。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啊!』

【內容理解】本章讚揚了顏回樂於學習、安於貧困的品質。(學習態度)


7.子曰:『知者不如之者,好之者不如之者。』

【注釋】之:它。指學問和事業好:喜歡,愛好

樂:以……為樂趣

【譯文】孔子說:『對於學習,懂得學習的人,比不上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又比不上以學習為樂的人。』

【內容理解】本章闡述了學習態度:以學習為快樂,學習要有濃厚的興趣。


8.子曰:『飯疏食曲肱(gōng)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而富且貴,我如浮雲。』

【注釋】飯,這裏是『吃』的意思,作動詞 疏食:粗糧

水:冷水 曲肱:彎着胳膊 義:公正合宜的道理或舉動於:對於

【譯文】孔子說:『吃粗糧,喝冷水,彎着胳膊當枕頭,樂趣也就在這其中了。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對於我來講就像是天上的浮雲一樣。』

【內容理解】本章講人的道德修養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注釋】三人:幾個人,泛指多人 焉:於此,在其中

擇:選擇 其:他們 善者:好的方面,優點

【譯文】孔子說:『幾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作我的老師的人。我選擇他的優點來學習,(看到自己也有)他們的缺點就要改正。』

【內容理解】本章講學習態度:向一切人學習。不但要學習別人的長處,還要借鑑別人的短處,反省自己有沒有類似的毛病。

(1)這則講了怎樣的學習態度?要善於向一切人學習。既要學習長處,又要借鑑短處,從而反省自己。

(2)用一個成語概括這則的主要意思。

取長補短。

(3)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你能聯想到孔子的哪句話?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子在上曰:『逝者夫,不晝夜。』

【注釋】川:河流逝者:指流逝的時光

斯:這,指『川』,即河水 夫:語氣助詞 舍:停

【譯文】孔子在河邊感嘆道:『時光就像這流水一樣消逝,日夜不停!』

【內容理解】講時光易逝,應珍惜時間。用流水日夜不停、一去不返比喻時間的飛逝,指明時間的寶貴。


11.子曰:『三軍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注釋】三軍:軍隊的通稱 奪:喪失,改變 匹夫:普通人,指男子漢

【譯文】孔子說:『軍隊可以改變主帥,但哪怕一個普通人,也不可以改變志氣。』

【內容理解】本章講一個人應當堅定信念、矢志不渝。


12.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注釋】篤:忠實,堅守 切:懇切 仁:仁德

【譯文】子夏說:『廣泛地學習,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問並且能多考慮當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內容理解】本章講堅定信念、廣泛學習。

總結:關於學習的態度和方法:1、4、5、7、9、10、12章

關於思想品德修養:2、3、6、8、11章

關於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12章

三、文學常識

1.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魯國人。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是以『仁的學說』,『因材施教』和『有教無類』的教學理念來教育學生。他後來被尊稱為『聖人』。

孔子的政治思核心是『仁』、『禮』、『義』。

2.【論語】儒家經典著作,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書。共20篇。與【大學】【中庸】【孟子】合稱『四書』。

【論語十二章】:一方面闡述了學習應該有謙虛好學的態度和勤學好問、實事求是的精神另一方面闡述了溫故知新、學思結合、學以致用的學習方法,對後世的教育理論影響極大。另外,還有關於思想道德修養的問題,教育人為人處世的原則等論述。

四、拓展延伸

1.又要重新佈置班級了,請在本文中選擇幾條格言,書寫成條幅,掛在班級牆壁上。

①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②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③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④知者不如之者,好之者不如之者。⑤三人行,必有我師焉。⑥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⑦逝者夫,不晝夜。⑦三軍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⑧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 學了本文,你受到哪些教益?

作為學生不應死學書本,應該掌握恰當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更應加強思想品德修養,使自己的各方面全面發展,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適應社會的需要。

3. 【論語】中含有大量的成語,請再從【論語】中挑選出幾個本文外的成語。

不恥下問 學而不厭 誨人不倦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