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第三十二回 忽必烈兵征大理 蒙哥汗師侵南宋

元代宮廷艷史作者:許慕羲發布:福哥

2020-6-7 03:18

    話說大理國王段智興,聞得蒙古兵分道來犯,勉強召集了數千民兵,出城迎敵。試想區區的大理,怎當得蒙古軍的威風。

    剛一交戰,數千民兵已被蒙古軍如風掃殘葉一般,殺了罄盡,把個段智興弄得一籌莫展,只得肉袒牽羊,出城乞降。忽必列降了大理,乘着戰勝之威,分略鄯善、烏爨等部,進至吐蕃。

    那吐蕃即是如今的西藏地方,其俗崇尚佛法,尊信喇嘛。喇嘛教的祖師,名叫巴特瑪撒巴巴,當唐玄宗時,由北印度入吐蕃,創立了喇嘛教,他的勢力,凌駕國王之上。

    蒙古軍既抵其地,忽必烈用了姚樞之言,禁止殺戮,到處頒諭,降者免死,所有舊教,絕不更動。因此兀良合台的軍馬方才到來,喇嘛扮底達即來迎謁。兀良合台早已受了忽必烈的囑咐,知道喇嘛在吐蕃有獨一無二的大勢力,連國王都要服從他的命令,只要喇嘛前來投誠,吐蕃的全國就在掌握,因此兀良合台見了扮底達,深加敬禮,格外優待。扮底達心內甚是歡喜,便引導蒙古兵直入都城,諭令國王蘇固圖出降。果然喇嘛的話說,蘇固圖不敢違逆,立即歸命。

    忽必烈的大軍到來,聞得吐蕃已降,幸賴喇嘛的勸諭,兵不血刃,即成大功。忽必烈大喜,與扮底達相見,優禮有加。

    扮底達又命他的侄兒八思巴叩見忽必烈。這八思巴的為人異常聰明,年方七歲,已能誦經數十萬言,並且通曉大義。吐蕃的人民大為驚異,都稱之為聖童。年稍長,精通典釋,學富五車。

    此時方才一十五歲,由扮底達引見忽必烈。忽必烈一見他的相貌,已覺得異於常人,便與他談論佛法,竟是滔滔不竭,應對如流。忽必烈深加器重,留於左右。會蒙哥汗有詔,召忽必烈回國。乃令兀良合台進兵西南,自己攜了八思巴回國。看官,忽必烈此次出征,兵鋒所指,莫不披靡,正可乘勢進取,大張國威,蒙哥汗為什麼要召他回國呢?原來忽必烈受封之後,盡懷關中之地,重用許衡、姚樞、廉希憲、趙良弼等一班賢士,不到幾年,規模大備。其時阿勒達爾為蒙哥汗所任用,見忽必烈英明有為,所任用的又是一時的俊傑,心內甚為妒忌。便在蒙哥汗面前,說忽必烈身處財賦之區,有意收拾人心,將來必為國家大患。現在領兵征討西南諸夷,節節勝利,全國之人只知有忽必烈,不知有主子,若任他如此專擅,日後恐不可制。

    蒙哥汗聽了阿勒達爾的讒言,也不禁疑心起來,一面下敕,召忽必烈回國,一面以阿勒達爾為陝西省左丞相、劉太平參知政事,鈎校京兆錢穀。二人既抵任所,大加搜剔,將京兆官吏鍛煉成獄,官吏死者二十餘人,獲罪譴責者,不計其數。忽必烈奉敕而回,聞知此事,大為不樂道:『此路歸我管轄,所有官吏皆我所派,難道我派遣的官吏,都是貪婪的人麼?這一定是因我出師西南,距離主子太遠,朝中的奸臣暗中行讒,離間我和主子的感情,我當入朝辯白,剷除奸佞。姚樞聽得此言,忙入諫道:』不可!主子君也,兄也;大王雖為皇弟,臣也。

    為人臣者,安得與君上辯白是非?稍一不謹,必將受禍。為今之計,莫若盡攜王妃邸主,自歸朝廷,為久居之計,以示無他,則讒間不行,主子的疑心自然消釋了。『忽必烈即從其言,盡攜眷屬歸朝,既至和林,入見蒙哥汗。提起歸朝之事,蒙哥汗道:』我恐皇弟遠征,日久身勞,因此召歸休養,並無他意。『忽必烈方欲再有所言,蒙哥汗已對着他眼中流淚,忽必烈見了這般模樣,也覺得悲從中來。兄弟相持而泣,竟不能再講別的話說了。

    過了兩日,蒙哥汗意欲另建城闕宮室做一都會,缺了主事的人,與忽必烈言及。忽必烈遂保薦一個人,叫作劉秉忠,擔任此事。劉秉忠字仲晦,其先世瑞州人,代仕於遼。至曾大父,始仕金,為邢州節度副使,遂家於邢;故自祖父以下,為邢臺人。秉忠生而風骨秀異,英爽不羈,八歲入學讀書,日誦數百言。年十三,為質子于帥府。至十七歲,因家貧無以養親,充邢臺節度使府令史,博微祿以養其親。居恆常鬱鬱不樂,一日,投筆嘆道:『我家累世衣冠,到了我身,甘心做這刀筆吏麼?

    大丈夫不得志於世,便當隱居求志,碌碌何為?『遂即棄去,隱居武安山中。有天寧虛照禪師,知其能文詞,遣招之為僧,令掌書記。後游雲中,留居南堂寺,忽必烈聞海雲禪師之名,召赴王邸。海雲奉召而來,道經雲中,遇秉忠,見其博學多才,邀之同行。入見忽必烈,應對稱旨,頗加器重。秉忠於書無所不讀,尤邃於【易】及邵氏經世書,至於天文、地理、律歷、三式六壬遁甲之術,無不精通,議論天下事,如指諸掌。因此忽必烈深為信任,留居邸中,以備顧問。此時蒙哥汗欲建城闕宮室,而難其人,忽必烈遂薦之於朝。秉忠即奉命,相度地宜,擇定桓州東面,濼州北面的龍岡,督工經營,造成都會,名曰開平府,蒙哥汗移居於此。

    恰巧移居之時,皇弟旭烈兀奉命征西,遣使報捷,兀良合台也有捷音前來。原來蒙哥汗即位之後,因西域一帶,尚有未經平定的部落,故命皇弟旭烈兀統兵往征。旭烈兀奉了詔命,從和林率師出發,沿天山之北,經過阿力麻里,直達阿母河畔,招致西域諸侯王,會兵西進,攻入木乃奚國。木乃奚在寬甸吉思海之南。從前拖雷奉了成吉思汗之命,援應哲別、速不台時,曾引軍經過木乃奚,只在城外縱兵大略,沒有侵入城內。如今旭烈兀奉命西征,因回教徒麇集此城,決意進攻。分軍三路,令庫喀伊而喀、布喀帖木兒統兵一隊為左軍;怯的不花、台古塔兒領兵一隊為右軍;旭烈兀自將大隊為中軍,殺奔木乃奚城。

    城主兀克乃丁,命弟薩恆沙至軍中求和。旭烈兀要他盡毀城堡,方許投誠。薩恆沙回去之後,並無動靜。旭烈兀揮軍而進,接連攻下數處堡砦。兀克乃丁又遣人來請寬期一年,即當來謁。

    旭烈兀不允,道:『你主欲降即降,我當待以不死,此外不必多言。』來使去後,又復杳無音信。旭烈兀大怒,指麾三路大軍,將木乃奚城圍困起來,晝夜攻打。兀克乃丁沒有法想,只得出降,並將城外五十餘堡,盡行毀去。旭烈兀因兀克乃丁屢次誘約,恐他心懷反側,遂勸他入朝,令人在中途將他刺死,下令屠城。可憐木乃奚城內,頃刻之間,變成血肉之區,有幾個逃得性命的人,聯絡了回教徒,奔往八哈塔國。

    八哈塔地處阿刺伯東岸,乃回教教祖謨罕默德降生之地,著有【可蘭經】,為人民所信仰,稱為天方教。主教的人稱為哈里發,即華言代天治事之意。成吉思汗平定西域,哈里發的屬地所存已經無幾。此時的國主名喚木司塔辛,生性庸懦,最愛聽樂觀劇,國事悉委臣下處理,終日彈絲品竹,命伶人歌舞演戲。旭烈兀兵至,先以書責其容納逃人,並謂能戰即戰,不能戰即降。木司塔辛得了書信,也不自量其力,竟對來使口出不遜之言。旭烈兀率軍渡過波斯灣,與敵軍相遇,戰了一日,未分勝負,兩軍各駐河濱。旭烈兀到了夜間,決水灌入敵營,八哈塔的人馬未曾防備,突被河水衝來,淹斃一半,其餘的方欲逃生,又為蒙古軍衝來,盡行殺死。旭烈兀引軍圍城,四面立起炮台,用大炮向城內猛攻。木司塔辛十分惶駭,遣使乞降,旭烈兀不允。又遣其長、次二子,請求投誠,亦被拒絕。沒有法想,只得自縛出降。旭烈兀入城。屠戮七日,被殺者計八十萬人。唯天主教徒及他國人居室,總算沒有侵及。哈里發宮內滿貯金寶,悉為所掠。內監千餘,婦女七百餘亦皆殺死。城中屍骸堆積如山,臭穢之氣,觸鼻欲嘔。旭烈兀因伏屍積穢,恐致疾病,只得移軍出城,駐紮鄉間,將木司塔辛推至帳前,責其傲慢不恭。木司塔辛知難倖免,請求准其沐浴,然後就死。

    旭烈兀命將木司塔辛,及其長子並內監五人一起裹入氈中置於當道,驅戰車往來,蹴踏輾轉哀號。蒙古軍看了,十分快樂,拍手歡躍。木司塔辛既死,又將其次子及親屬故舊,盡行屠殺,只一幼子,名喚謨拔來克沙的,蒙恩赦宥,得以不死。後來娶蒙古女為妻,生下二子,遺留一脈,不絕宗祀,總算是旭烈兀的恩德了。

    旭烈兀飛章告捷,遂又分軍為二,大將郭侃,東略印度,旭烈兀自往天方去了。那兀良合台奉了忽必烈之命,由吐蕃進兵,攻入白蠻、烏蠻、鬼蠻諸部,所至披靡。羅羅斯及阿伯兩國聞風乞降,復乘勝攻下了阿魯諸部。西南夷盡都平定,乃引兵而南,徑入交趾。交趾即安南地,唐時曾置安南都護府,故名安南,世為中國藩屬。兀良合台兵至安南,國王陳日煦,出戰大敗,遁入海島,都城被屠。陳日煦遣人乞降,兀良合台亦因天時炎熱,不復可耐,遂准其納降,告捷和林,緩緩地率軍而歸。這兩處的捷報到了和林,蒙哥汗聞得西南連捷,心甚喜慰,遂動了混一中原的念頭,意欲大興人馬,征伐南宋了。

    擇定戊午年九月大舉興師,蒙哥汗親自出征,以少弟阿里不哥留守和林。蒙哥汗的大軍由劍門攻蜀,忽必烈別將一軍渡淮,窺取鄂州,兩路夾攻,使宋人應接不暇。那蒙哥汗統了大軍,浩浩蕩蕩,一路前進,十分順利。攻下了峽州、閬州等許多城堡,遂進圍合州。其時宋朝的督軍是賈似道,以樞密使兼荊湖南北四川宣撫大使,命王堅鎮守合州,抵禦蒙古。王堅見敵兵到來,憑城守御,很是堅固。蒙古軍攻了數日,絲毫不得便宜。蒙哥汗又親督諸軍,奮勇攻撲,亦不能下,心內甚是焦灼。先鋒汪德臣帶領敢死士,深夜登城,也被矢石擊退。到了天色黎明的時候,汪德臣匹馬單槍,馳向城濠,大聲喊道:『蒙古皇帝誓必屠滅此城,王堅快快出降,我當救你一城性命。』話未說畢,一塊飛石打將下來,德臣連忙將頭一偏,打中左肩,忍着痛逃走回來,到得夜間便死了。蒙哥汗屯兵城下,將及半年,又因汪德臣受傷而死,惱怒之中帶着悲傷,遂感疾病。

    合州城外有座釣魚山,遂登山養病,竟致不起。臨終時,吩咐隨營大臣,秘不發喪,將棺木做成小箱模樣,外面畫了五彩花紋,用二驢載以北去。蒙哥汗在位九年,享年五十二歲,廟號稱為憲宗。那時忽必烈正將兵渡淮,進圍鄂州,分兵攻下了臨江、瑞州等處。

    宋朝此時單靠着一個賈似道無異長城一般,得了告急的信息,便拜賈似道為樞密使、右丞相,出屯漢陽,以援鄂州。未幾,又移黃州。這賈似道只知游湖賭錢,飲酒宿娼,哪裡能夠臨陣打仗?可憐他瞧見蒙古營中人喊馬嘶,旌旗飄揚,刀槍劍戟如密麻一般,耀日爭輝,已嚇得他膽裂魂飛,手足無措。忽必烈又督領人馬晝夜攻城,急如星火。賈似道沒有法想,只得暗派宋京往蒙古營中請稱臣求和。忽必烈拒絕不允。賈似道正在着急,恰巧合州的王堅,差阮思聰來報,說蒙古主已死,兵馬全行退去。賈似道又趁此機會,派宋京前去求和,情願納江北地,歲奉銀絹各二十萬。忽必烈還不肯答應。曾得着蒙哥汗崩逝的消息,部下郝經暗中進諫道:『今國遭大喪,神器無主,宗族諸王,莫不窺伺,倘或先發制人,抗阻大王,勢且腹背受敵,不如允宋議和,即日北返。別遣一軍,迎先帝靈輿,收取璽綬,召集諸王,議定嗣位。那時大王應天順人,自可坐登大寶了。』

    忽必烈聞言,恍然大悟,遂答應和議,與宋京約定,盡納江北地,歲貢銀絹各二十萬,乃退兵北去。那兀良合台平了西南,奉到忽必烈的命令,回師援應,正在進取潭州,聞得和議已成,亦移兵北返。賈似道得了消息,也不想想和議方成,竟令夏貴率兵追襲,殺了他的殿卒百餘人,遂詐稱諸軍大捷,獻俘宋廷。那宋理宗昏頭昏腦,信以為真,說他有回天再造之功,召令還朝,加封衛國公,大為寵眷。忽必烈引師北返,行至中途,聞得國中假託蒙哥汗遺命,方括民兵。忽必烈道:『我兵已足,何用括民為兵?此必和林陰圖變亂,故有此舉。』既抵燕京,即出示縱還民兵,人心大悅。及抵開平,諸王末哥、哈丹、塔齊爾等悉來會,願戴忽必烈為大汗。未知忽必烈能登汗位否,且聽下回分解。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