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第六節 民族武裝的產生與宗教之間的關係

武裝林立之國作者:王子瑜發布:一葉知秋

2019-11-29 11:00

緬甸的宗教衝突主要發生在佛教與基督教、佛教與伊斯蘭教之間,尤其是佛教徒與伊斯蘭教徒之間近些年連續爆發了多次血腥暴力衝突,並造成了大量無辜人員傷亡。

早在20世紀30年代,緬甸曾發生過反穆斯林運動,有資料顯示:『在過去的100年中,本土佛教徒與外來穆斯林的衝突一直都沒有停止。其中,1938年7月,緬甸發生全國性的宗教衝突,就造成1227人死亡,113座清真寺被燒毀。』最近幾年的宗教衝突則是從2012年開始,反穆斯林情緒從此持續蔓延全國,見諸媒體的報導大致有:

一、2012年5月28日,佛教徒與穆斯林在若開邦發生衝突,之後又陸續在該邦其他4個城鎮爆發血腥衝突,造成百餘人傷亡,估計3萬人因暴力事件流離失所。衝突延續至6月上旬,當中,共有98死、123人傷,被燒毀房屋高達5千多間。

二、2013年3月20日,緬甸中部城市密鐵拉Meitila爆發宗教衝突,佛教徒燒毀了5座清真寺,造成雙方至少44人死亡。『密鐵拉宗教暴力衝突事件』後激進的佛教徒在緬甸中部地區組織起了反穆斯林的經濟抵制活動,號召佛教徒不要去穆斯林開的商店裡買東西。

三、2013年5月29日,反穆斯林暴力衝突在撣邦東北部的臘戍Lashio爆發,造成數人死亡,數間清真寺被燒毀。

四、2013年8月24日,在實皆省區Sagaing Region爆發穆斯林與佛教徒暴力衝突。數百名暴徒燒毀了幾十棟穆斯林的房屋和商店……。

上述每一次衝突爆發均會波及眾多無辜,因宗教引發的暴力衝突和因政治引發的民族武裝衝突,使得緬甸已成爲世界上最大的難民輸出國。若開邦事件導致70萬羅興亞人被迫逃離家園,至今三年過去了,他們仍然滯留在孟加拉邊境的難民營,不能重回他們的故居。而且,羅興亞難民事件已經國際化,受到西方和穆斯林世界的高度關注和多種方式干預。

有些歷史總會反覆重演,值此緬甸國家處於民主轉型時期,再度發生8次之多的宗教衝突,表明『宗教問題』是個潛伏在緬甸國家的癌細胞,時刻都在威脅著緬甸社會及國家的安寧。一些激進的緬族佛教徒至今仍奉行『佛教是緬甸國教』原則,不願看到其它宗教在緬甸國土上發揚和傳播?近代的緬甸極端佛教主義僧侶認爲:『緬甸是只爲佛教徒而存在的神聖國家。』所以,他們爲了守住這份神聖,而充當起了『人擋殺人』的金鋼護法。其中以『緬甸種族宗教保衛聯合會』最爲著名,這個組織就是鼎鼎大名的『馬巴達』,成立於2013年6月,其領導人就是被西方稱爲『佛教賓拉登』的維拉督大和尚。

值此國家民主轉型時期,佛教激進主義分子卻大力抬頭,這不禁讓人懷疑有政客企圖借緬族對佛教的認同和遵從增強民族主義情緒,引導激進的佛教徒自覺參與到反穆斯林、壓制其他非緬民族的運動當中。

2014年3月7日伊江新聞社報導:『緬甸總統登盛命令成立一個新的委員會和國家最高法院起草種族宗教保護法,其中可能包括一項有爭議的限制跨宗教信仰的婚姻……。』 身爲非宗教人士,我們可以對國家制定『宗教保護法』漠不關心,但當佛教徒和穆斯林教徒之間的衝突演變爲失控的燒殺搶掠,屆時,無論是基督徒、道教徒或無宗教信仰人士,誰都無法保證自己生活在事發地的家人和親朋,他們的工作、生活及生命財產不受衝突影響。善良的人可以控制自己的言行使其不傷害他人,但誰能保證別有用心之人惡意煽動種族仇恨引發的撕殺不會傷害到自己?因此,任何種族歧視及任何煽動種族仇恨的言論,每個公民都有義務和責任去譴責、去反對、去防止、去關切。

2014年底緬甸當局醞釀出台的『種族宗教婚姻家庭保護法』雖然最終胎死腹中,但僅從其名稱所顯示的主旨已然違反『宗教信仰自由』、『婚姻擇偶自由』、『消除一切種族歧視國際公約』等等普世性的人文價值,同時,還顯示出了一定程度的『種族主義偏見』和『宗教沙文主義』。且不論其內容是否存在以保護名義損害他者權益的條款。大多數報導稱:這是一部針對壓制穆斯林族群的法律草案。當局在民族武裝衝突頻發的非常時期居然醞釀出台『種族宗教保護法』,這對緊張的族群關係無異於火上澆油。不知是出於什麼樣的顧慮,緬甸當局竟然甘願冒天下之大不韙出台這帶有種族歧視、損害宗教信仰自由、婦女婚姻自由的法律?幸好這部『保護法』在一片反對聲中,消失了蹤影。假如該『保護法』得以在緬甸議會順利通過並頒布,勢必引發新一輪的宗教種族暴力衝突,造成社會的劇烈動盪。

佛教是90%緬族人的精神支柱,因此,佛教和民族主義就自然而然地被聯結到了一起,加之,歷屆政府都把宣揚佛教、倡導信仰佛教、舉辦佛教盛會、傳播佛教思想文化、推崇佛教高僧大德、鼓勵官員和群眾捐資興建佛塔寺廟……。可見,緬甸當局是把佛教事務當作重要的民心工程和教化人民的思想道德建設來抓的。從丹瑞主政的軍政府時代開始緬甸國家電視台每天都會以專題時段來宣揚佛教活動。政要的禮佛活動也會被當作『重要新聞』來報導。從中可以看出,佛教在緬甸的地位,以及緬族政治精英欲借佛教影響力達到構建國家共識的企圖。

緬甸在反英殖民鬥爭過程中,佛教曾發揮過積極作用,1961年,吳努當任總理期間緬甸議會通過了«憲法修正案»,將佛教定爲國教,企圖政教合一。然而,這卻激化了部分少數民族、基督徒和穆斯林與當局的對立情緒。雖然,後來奈溫政府曾明令『政教分離』,但是,於1988年之後主政的新軍人政府,卻把佛教作爲該集團權力合法性的政治修辭,緬甸的佛教歷來對統治者建立執政合法性方面作用巨大, 政客們豈會捨得放過這麼好的動員力資源,所以,緬甸佛教常被政客們利用拿去爲民族主義服務。於是,佛教經常被政治化了。敏昂萊大將自2019年下半年起開始用行動、捐款和言論去試圖修復軍方與各個宗教之間的關係。他在公開致辭中明確指出『反對利用宗教煽動民族仇恨』,很顯然軍方已經發現宗教正在被其敵對勢力利用。

若開邦的羅興人及羅興亞救世軍都是信仰伊斯蘭教的穆斯林,從種族上、宗教上和文化上都與緬甸當局、緬軍方推崇的價值觀存在較大衝突,至今依然沒有得到妥善的解決。羅興亞救世軍這支於2017年宣告成立的武裝,就是因爲民族與宗教衝突而誕生的。1961年組建的克欽獨立軍,其初衷也是爲了捍衛克欽民族和基督教徒宗教信仰自由的權利,由於不滿當局政府將佛教定爲國教而建立武裝以衛教。可以想見,其他民族武裝是在怎樣的艱難處境下揭竿而起?懷有大緬主義的緬軍人政府通過野蠻的打壓手段,硬是在各個民族當中催逼出一支又一支武裝來。

如今,最初由佛教民族主義者引發的羅興亞難民問題,已升級成爲國際事件,並直接導致當局政府和軍方首長被國際社會譴責、被告上國際法院。2017年8月25日,若開邦的30處緬警察哨所和1處緬軍營遭武裝襲擊,這個武裝自稱『羅興亞救世軍』ARSA這支因宗教和種族衝突而被催生出來的武裝,雖然被緬方宣布爲恐怖組織,但從廣義上而言,這也是一支打著捍衛民族生存權的旗幟組建起來的『民族』武裝。儘管緬甸官方和民間都不承認緬甸存在一個所謂的羅興亞民族。

曾一度以極端主義者的言論和激進僧侶形象進入國際視線的緬甸僧人維拉督,在2018年10月16日聯合國特使訪緬當天,組織了『反對國際組織對緬軍施壓 』的遊行示威活動,抗議國際組織對緬軍高層實施調查,並再次發表驚人言論,稱:『西方若對緬過度干預,將親自拿起槍枝進行阻止』。這位在緬甸有一定數量擁躉的『高僧』貌似有一種以武『護法』的少林精神,只是,他所護的對象恰恰是以擅用武力打壓少數民族的緬軍人集團。之前,克倫民族武裝的一支DKBA被華文記者翻譯爲『克倫民主佛教軍』。嚴格來說,這僅僅是一支由信仰佛教的克倫人民組建的武裝,並非真正的『佛教軍』。但是,假如有一天維拉督僧人真的號召信徒拿起武器,恐怕緬甸就會出現一支真正由武僧組成的『佛教軍』了。緬甸是個佛塔林立的佛教國家,卻以武裝林立受到全球關注,假如繼『學生軍』之後,緬甸出現一支『和尚軍』,恐怕也是有可能的。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