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第四節 ​大緬族主義已將緬軍塑造成『公敵』

武裝林立之國作者:王子瑜發布:一葉知秋

2019-11-29 10:37

2016年11月20日勐古戰爭爆發期間,緬軍被緬北四家民武聯合圍攻的新聞,向外界透露了一個信息,即:所謂的『國防軍』正在墮落成爲『公敵』。假如,僅僅有一二支民族武裝與緬軍戰鬥,或許可以解釋爲『某些民武出於偏見或小集團利益』而與之對抗,但是,如今的情況是多家非緬民族武裝組織都在和緬軍作戰,此外,還有多家民族武裝把緬軍當作頭號威脅而積極備戰,包括已簽署NCA的KNU和RCSS也在近兩年秘密加強擴軍和戰備工作,這充分說明:緬甸的民族武裝都是在緬軍的生存威脅下組建起來的;頻仍的民族武裝衝突,也是因爲緬軍人集團軍事壓迫非緬民族,所導致的必然武力反彈。大緬主義者的專橫跋扈如何催生出緬甸全國20多支民族武裝?由此可見一斑。

一些國外的媒體似乎也開始漸漸看明白——所謂的緬甸『國防軍』似乎有著『偏重於爲緬軍人利益集團服務』之嫌。而且,四處打壓民武組織亦非爲了國家和平〔因爲在緬軍不以武力整編同盟軍之前,緬甸已經有將近20年不打內戰了〕,而是企圖通過打壓其他民族武裝來製造其『國家穩定器』、『聯邦統一守護者』的形象和政治影響力。筆者注意到,一些同情民族武裝的媒體在報導『11.20』戰事時開始使用『緬軍』這一稱謂,而不再將其稱之爲『緬甸政府軍』。雖然,這只是一次語言習慣和措詞上的調整,但事實上這也是在置疑緬軍的合法性。同時,這也是一次革命思想的勝利,一次教育群眾在政治觀念上進行升級。

被長年壓制在緬軍方宣傳機器下的民地武,緬方把他們塑造成了世人眼中的『叛亂分子』、『爲謀政治利益而組建武裝的不良分子』、『國家統一的絆腳石』等等醜惡形象……。直到網際網路出現,人們的公共話語權與信息獲取權相對自由平等之後,民地武的形象才開始漸漸爲人們所認識。隨著民族武裝組建的聯盟實體的增加,人們才更深一層意識到——緬軍人集團居然『培養』了那麼多民族武裝,並且把自己塑造成了眾多非緬民族武裝的公敵。

一直企圖主導緬甸國家政治秩序的緬軍人利益集團,因太過於執迷維護其霸權地位,爲了死守其既得利益,他們在制定規則或設計方案時,總是把自身利益凌駕於一切規則之上,所以,最終導致各種名目的和談都難以爲繼。其精心炮製『08憲法』就是該利益集團霸權思維的集中體現,這是緬軍頭們爲實現政治形象華麗轉身——『由將軍變身爲總統』而定製的不平等政治遊戲;可以確保其永遠立於不敗之地的政治遊戲。雖然緬軍集團爲08憲法這套不平等政治遊戲規則找了一個很漂亮的藉口,宣稱:『只有在Tamardaw的護衛下,才能夠確保國家穩定地實現民主轉型;有軍隊護航國家才不會因爲大幅度政治改革引發巨烈社會動盪。』但是,又有誰願意和他人玩不平等遊戲,做長久的輸家呢?又有誰甘心永遠屈居於緬族之下做被統治民族呢?

緬軍人利益集團通過二十多年的精心布局,妄圖在08憲法的加持下實現合法性持久掌權並立於不敗之地;做緬甸國土上永遠的贏家和萬世的掌控者。然而,緬軍人利益集團卻被他自己設計的這一套『必勝』遊戲規則裹挾,欲罷不能。如今,08憲法所引發的政治矛盾和軍事衝突已超出緬軍方所能掌控的範圍,即便現在當權的緬軍頭想收手,似乎也已經無路可退了。當前,軍人集團爲了該集團成員的利益,只能前進,不能後退。這就是爲什麼緬軍方在一些問題上表現得異常執拗和不肯妥協的深層原因,除了該集團制定的政治形象轉型方案之外,其他任何『完美』的和平進程他們都不會接受,也不敢接受。比起被輿論和道德譴責,比起西方國家的口頭恐嚇,緬軍頭們更在意的是——不再其主導下的民主轉型實現之後,被國內政敵清算,被國際國內各種團體起訴,被國際法庭制裁。所以,緬軍頭們在對待和平進程問題上才會表現得如此的頑固和霸道。哪怕是明知違反了一些世俗對規則的接受度,也要制定一些不平等的遊戲規則,以確保自身安危。

在憲法上軍方占盡便宜,在人口上緬人占據優勢,在國家的資源上也大多掌控在緬軍人利益集團手中,特別是軍人在執政期間,憑藉國家資源大規模興辦軍校,把緬族青年才俊都吸引到緬軍部隊中來,向年輕官兵灌輸大緬族主義意識形態,這一系列舉措既能爲其儲備幹部資源、培養出政治上可靠的接班人,以及鐵桿的緬軍擁躉,又可以提高該利益集團的數量和質量非常有利,經過數十年的精心布局,軍人政府已經成功地把緬軍人利益集團打造成了一個具有牢固性、持續性和再生性的利益集團。任何利益集團都會致力於精減核心成員的數量,以便形成人數不多的致勝者聯盟,保障成員利益最大化。然而,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少數人侵占了多數人的利益,或者少數人將多數人排斥在應有的權益之外,於是,緬軍這個緬甸聯邦最大最強的利益集團也就不可避免地成了緬甸眾多受壓迫者、被剝削者和被排擠者的公敵。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