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 简介 目录 A-AA+ 书签 查字

             

第二节 宗教与健康

宗教密钥作者:徐彦卿发布:汉文堂

2019-11-6 20:28

经常听到宗教徒说“我以前身体不好,自从信了教后,身体健康了,家庭和睦了……”这种说法,佛教徒、基督教徒都有。这成为“证实”宗教神学的有力说法,也有不少人冲着这种效果,皈依宗教

但仰观宇宙之大,我们应该相信小小环球,不至于有两个大神。当然,也确实有宗教徒〔主要是佛教徒〕说各宗教的大神其实是一个,只是说法不同。但这就更迷惑了,如果各宗教背后的大神是一位,那么大神又何至于让自己不同地区的信徒斗争这么多年?这从逻辑上说不过去。若上面说的那种“神奇”现象不是神的力量,那它应该就是一种自然之力。

结合一下医学知识,就容易解释为何有些人信宗教后,更健康了。每个人应该都有体验:突然紧张时,明明自己没有运动,也会出现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的变化。并且自己主观上还无法控制。更甚者,有人紧张时有肚子不舒服等反应。这些,是一些简单的主观情绪影响生理机能的现象。那么,当一个人长期情绪不良时,会对器官有影响吗?答案是肯定的,《黄帝内经》讲:“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五藏与六腑又相对应,所以当个人主观情绪长期糟糕时,五藏六腑的健康肯定会有问题。更兼之情绪不良,与周围人发生矛盾、争吵的概率也会增加,从而情绪更加糟糕。许多疾病就是这么来的。这个过程,人们只能控制情绪,而无法控制情绪带来的生理反应,也就是说,你无法做到一边激动不已,一边心跳平缓。唯一能做的,是不让自己激动。西医也知道,若一个有脏病的人突然激动,将十分危险。

知足常乐

知足常乐,做到这四字,比信什么宗教都好

当一个人皈依宗教后,宗教理论帮助他不再计较生活中的矛盾,看淡生活中一些直接的利弊。将注意力转向对神佛的虔诚。这洽好能使其情绪平静,淡泊现实世界的利弊得失。同时,宗教要求信众要做早晚课,做礼拜,生活有所节制等,这些一定程度上都有助于健康的改善。这背后,并不是神佛的保佑,只是一种自然机能,一种自己主观意识不清楚的生理机能。用古人的话来说:“非鬼神之力也,其精气之极也。”

其实,一个大妈早晚作息规律,生活有节制,不与家人发生矛盾、争吵,没事跳跳广场舞,完全也可以达到这种效果。只是大多学识不高的大妈,不会自觉接受这种理念,不相信这种简单的理念有如此功效,并且还有较大的惰性。而当用宗教牵引著大妈的灵魂去做这些时,信任度和惰性就不是问题了。

另一面,那些信宗教后健康没有好转者,一般也不会出来宣扬。那些因信宗教而没有及时正确治疗的病人,有可能已经死了。即使还活着,由于内心对宗教的忠诚,也不愿将病情的恶化归咎于宗教,并且还可能为宗教辩护,将病情恶化解释为个人原因。所以,我们在社会上听不到反面的例子。

至于信宗教后家庭生活更和睦,更“幸福”了。就更容易解释了,在皈依宗教后,改变了自己的为人处事方式,不计较现实中的利弊,自然就少了诸多矛盾。同时,健康的改变,反过来又改善情绪,从而与人发生矛盾的概率更低了。

所以,这些都不是神佛的功劳,是自己顺应了自然之道而已。“非其神圣,自然所钟。”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上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