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 简介 目录 A-AA+ 书签 查字

             

第二节 宗教与文化

宗教密钥作者:徐彦卿发布:汉文堂

2019-11-6 18:27

毫无疑问,宗教与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

自人类诞生,就产生了文化及朴素的鬼神崇拜,亦即原始宗教。不同地区的文化,原始宗教,都受到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比如滨海居民会崇拜海神,山地居民会崇拜山神等。衣食住行等文化,都会应当时环境而定,比如非洲人多穿短装,薄装,而蒙古人习惯于穿兽皮。

世界各地的原始宗教,大抵有些相似之处,比如都是自然崇拜,崇尚万物有灵。所以,原始宗教一般是多神教。但随着人类的发展,西方人更迫切需要统一为一神教,因为即使是同一神话体系下的不同神佛,也有可能因为神佛行为的差别,使信徒产生不同的教义理解,从而产生现实中的矛盾。一神教尽可能的消除这些差异,统一信徒的认知,进而才能实现政治、国家的统一。历史上,东、西罗马帝国的分裂因素之一,是因为东罗马说希腊语,西罗马说拉丁语,双方的《Bible》版本也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因此产生对教义理解的不同。

佛教、道教等,是统合为一神为主,众神为附的神权系统。这是因为东方宗教始终处于政治之下,高度的思想统一既无必要,又不被允许。并且,东方复杂的文化、哲学,比如诸子百家等,也使一神教很难立足。洪秀全的“拜上帝教”,虽然也信奉耶和华,但却将自己标榜为“上帝的次子”,耶稣的兄弟。这自然不被西方基督教接受,但确是符合东方文化环境的生存方式。

东西方大型宗教的统合方式不同,但都是先实现统一,再向外发展。

宗教在形成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吸收当地文化,神话等。比如伊斯兰教的宽大长袍、头巾等,正是适应阿拉伯地区炎热沙漠环境的最好服饰款式,伊斯兰教不食猪肉,沙漠地区本就不产猪。印度物产丰富,但炎热的气候,肉类很容易变质,因此印度本土文化崇尚素食,今天的印度,依然是高种姓人素食,而低种姓人可以选择肉食。这直接影响到佛教对素食的崇尚。

遮阳、透气的白色长袍,是适应热带沙漠最好的服饰

遮阳、透气的白色长袍,是适应热带沙漠最好的服饰

宗教的神话,也大多取自诞生地。也可能会依据宗教的要求进行重新编排、解读。也有可能因需要创作神话故事,但往往脱离不了本土风情。

有人发现,藏传佛教密宗的某些修行方式,与道教的一些修行方式相近。推测藏传佛教可能是吸收了藏族原始文化宗教的内容,而道教保留了汉族上古巫傩文化内容。汉藏在六千年前是一家,因此,这相近的修行方式,很可能有共同的源头。这说明宗教也会吸收当地文化为己所用,以便在当地传播。汉传佛教也吸收了汉族易学、风水、算命等诸多文化,以此在东方立足。

所以,宗教大抵是以创始地区的文化为主,在传播过程中又吸收当地文化,而建立的文化集合体。与世俗文化不同的是,一种文化一旦在一个成熟的宗教中保留下来,就难以改变,宗教徒总尽可能的保留原本的文化模式,除非受到自然环境压力,或政治的要求。宗教的教义、仪式、神话传说,甚至不允许受到人们的质疑,更惶论非议、否定,即使对方并非本教信众。

而世俗文化,则会受时代原因,随时在变化。

因此,宗教可以认为是文化的固化,但也可以认为是僵化。好的一方面是,保留下来许多文化供后人学习、研究,成为人类文明的宝库。坏的一方面是,由于宗教的保守性,经常与当时当地的世俗文化发生冲突。也可能与自然环境发生冲突,比如佛教“放生”而产生的外来物种入侵。

宗教哲学

原始朴素的宗教只是解决一些民间的疾病,并不注重主动向外传播,因此没有成熟的哲学体系。大型宗教组织都会有自己的一套哲学体系,对内解决教徒的疑问,“帮助”教徒建立一套符合宗教要求的价值观,从而指导宗教徒的行为,为宗教所用。对外便于吸收教众,或者与其它的宗派或宗教进行辩论。

人类有许多哲学流派,不同的哲学流派,其建立的基础不同。比如唯物主义哲学,建立在物质客观,而精神只依附于物质存在的认识基础上。宗教哲学,则大多建立在宗教神话体系下。由神话体系必然衍生出精神永存的理念,因此,宗教哲学大多是唯心主义哲学。

佛教诞生于印度,印度自古就是多民族的地区,在这种环境下,宗教间的文化碰撞十分频繁,相互挖掘对方的漏洞,进行辩论,然后弥补被发现的漏洞。因此,印度诞生的宗教,大多在哲学上有较强的自洽性,理论体系复杂,完善。但佛教哲学又完善到了过度的地步,以致人们能在不同的佛教典籍中发现相悖的理论。

佛教传入中国,正是利用哲学上的优势,得以在中原立足。在佛教迅速传播的背景下,产生了魏晋玄学。当时文人们喜欢谈玄论道,以佛、道之间不同的理论相辩论,但所辩内容大多脱离实际,流于空谈。佛、道辩论,多是佛教胜利,一来佛教专攻于思辩,以此才能在中原立足,二来,佛教在印度本土,与印度教的辩论中,就已积累起丰厚的理论基础。

历史上佛教与道教产生过多次辩论,有些还是在皇帝的主持下进行。比如耶暦578年,北周太武帝曾主持佛、道两家辩论。这原本是为灭佛建立理论基础,皇帝自然是偏向道教的,但这场辩论,依然是佛教胜出。但在玄奘取经后几十年,印度教的商羯罗以个人之力,将印度佛教辩的鸦口无言。

商羯罗

商羯罗

佛教在婆罗门教原始的天界上增修了圣界,居高临下展开说教很容易打动人心。结果,商羯罗简单的把梵天一分为二,上梵下梵。称佛教认识到的梵只是下梵,所以谈空说幻。而上梵是真实不虚,凡人难以认识的。实质归结为一句话,释迦摩尼并没有觉悟。

商羯罗的印度教可以相容所有佛教理论于下梵范围之内。等于佛教所有的思想观点,他都可以借用也可以批判,而上梵理论又压住下梵一筹。最牛逼也是最搞笑的是,商羯罗的印度教最后把佛陀封为主神毗湿奴的第九化身。毗湿奴有十个化身,前八个都是大英雄拯救世间疾苦除妖降魔。唯独第九个化身是惩罚者,用错误理论迷惑无可救药的人让他们必然下地狱。也就是说释迦摩尼的任务就是专门用错误的思想去引诱罪孽深重无可救药的人下地狱。

——摘自网文

宗教辩论,大多是脱离现实社会的空谈,其目的都是便于宗教的传播,发展。对于解决现实问题,没多少帮助。

西方,由于基督教、伊斯兰教理论本同源于犹太教,因此,他们之间有许多内容相通,这决定了他们的理论冲突较少。但由于创立宗教的组织目的、利益诉求,以及掌握宗教的利益集团不同,它们之间仍是冲突不断,西方多以战争的形式解决宗教矛盾。即使是同一宗教下的不同派别,也会发生战争,比如天主教与东正教,逊尼派与什叶派,都有过冲突、战争。

对于大多数学识不高的底层民众,以及虽有较高现代学历,但对宗教、人文不太了解的人来说,宗教哲学很容易征服他们的内心。面对人们现实中无法克服的困难、心结,提出以宗教神学为基础的解决方式,或用宗教哲学开导人的内心,比如佛教的“放下”,基督教的“赎罪”等,使人们减轻现实的压力,心灵的伤痛。获得这种效果后,人们自然产生对宗教的认同,进而皈依宗教。

宗教道德

世人眼中,宗教都是讲“爱”的,所以宗教徒都是和平主义者,宗教徒都是有修养的、慈爱的……有些人即使对某个宗教有些看法,但仍相信大多数宗教是这样。但,真是这样吗?

什么是道德?简单点说,就是一个人有修养,宽容,愿意帮助人,乐善好施等。这类行为应该是无不求回报的,比如孟子说:“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这是人的本能,是一种不求回报,甚至要承担一些风险和损失的本能。

宗教徒自然也具备这种本能,但我们要讨论的是,宗教理论怎样指导人们的“善行”。比如,宗教徒会“放生”,放生背后的哲学思维是什么?是真心的出于对动物的怜悯爱护之心,还是出于宗教理论下的“积功德”?

佛教提供了“积功德”的理论基础,以鼓励人们的放生行为。而“积功德”,也是宗教理论下的一种利己行为,是功利主义的。宗教徒作为人,也许曾经有过不求“功德”的放生行动,但这种行动多是偶然的善心萌发,不能激励一个人长期、大量的去“放生”。而接受佛教理论后,原本有的那种善心萌发,也被宗教理论掩盖下去,彻底沦为一种功利行为。

罗马教廷售卖的赎罪券真能帮人赎罪吗?

罗马教廷售卖的赎罪券真能帮人赎罪吗?

同样,基督教的“赎罪”,也是基于宗教神学理论下的乞求“上天堂”的功利行为。这此宗教行为,与世俗人做市场交易无本质区别,只是所求不同,可称其为“宗教交易”。当然,宗教徒自然也有“见孺子入井,生恻隐之心”的本能,宗教徒的内心世界是复杂的,即受宗教理论左右,又受人的天性影响,因此,我们也不能将单个宗教徒的所有善行都看成是宗教交易。但一般而言,集体性的宗教善行,就是宗教交易。总而言之,宗教徒有善的行为,但其理论动机,与世俗的善恶无关,而是依从于宗教理论。而宗教理论的设计,或许确实考虑过善恶,但当一个理论、制度、行为被无数宗教徒无限执行时,无论多么善良的初衷,都会演变成恶的结果。比如有人在居民区“放生”几万只老鼠。

功利性的放生

功利性的放生

宗教内部都会讲团结,比如基督教讲究“友爱”,一是便于宗教内部成员的团结,二是便于发展新的信众,今天,有许多人因为生活中缺乏知音,而轻易被人拉入到宗教中。这种有目的的团结,也与人的善恶无关。就像商业伙伴间的“友谊”,更多的是怀着商业目的。这类“团结”理念,经过一定的理论包装,被人们传诵成宗教热爱和平,团结友爱的象征。但如果真是如此,那么就不应该有宗教战争。宗教的友爱,只是避免内斗,发展教众,从而积蓄更多的少量来发展宗教势力,当这种发展受到外界阻挠时,就可能以宗教战争的方式解决。

宗教徒一直以:“科学无法将神学完全证伪”为由。选择更相信自己的神学体系。这在本宗教内部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大家都相信一个共同的存在。但当面对其他的宗教徒以及无神论者时,这种共识就不存在。而每一个宗教徒都会将自己的神学体系凌驾于科学主义及其他神学体系之上。这是为什么会有个别极端宗教徒敢于去挑战人类共识的原因。

所以,从古至今,宗教徒可能成为无畏、勇往直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士,也可能成为暴徒和傻子。

所以,宗教理论下,宗教徒并无世俗所谓的道德,其行为依从于宗教理论的指导。但宗教理论指导的基础,仍是宗教徒利己的内心,无论是“放生”,还是“赎罪”,其目的都是想换来更大的利己回报。

宗教与文化的差异

文化是人文教化的简称,文化是人类进步,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标准。

宗教是文化的变异,宗教的功利本性,是反人文而行,许多宗教的教义直接宣扬排他性,要求教徒攻击毁灭异教徒。在中国地区传教的基督教,会有针对性地攻击中国人的祖宗信仰,通过教义的方式将祖宗信仰从汉族信徒的思维里洗掉。而伊斯兰教更是将所有不信仰伊斯兰的人称为“卡菲勒”,其教义将消灭卡菲勒的行为誉为“圣战”。

宗教的这种普遍的野蛮行为,孔子称之为“小人下达”,所谓“下达”,即是指极致的功利主义,而“君子上达”,即是在仁义道德上求同存异,才是人文教化的具体表现。

最明显的案例是,西方的扩张,都是通过暴力殖民方式达成的,而中国人素尊“华夷之辨”,并不会主动征服并统治异国之民,历史上中国的扩张,均是异域之国自主要求纳入中国的版图。

什么叫华夷之辨呢?顾名思义,华夷之辨是指人文教化的华夏,与野蛮的胡夷要分辨对待,这是一种王道观,即“尊王攘夷”。这个尊王攘夷的王,并非指君王,而是指王道,所谓王道就是推行仁义而归纳四方有德之民,对于野蛮未化之人,即驱攘在王道统治之外。

而西方殖民扩张,及中东的殖民扩张,基本是因于教义的要求,或资本扩张的要求,不管是什么原因,都可以归根于功利主义的驱动。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上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