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第三十六節 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症

老中醫優勢病種作者:老中醫發布:沙坡

2019-10-29 12:30

中醫診療方案

2018年版

一、診斷

〔一〕疾病診斷

西醫診斷標準

參照2009年中華醫學會發布的【臨床診療指南·骨科分冊】[1]。

1.年齡為青少年,無外傷史,脊柱呈側彎畸形。

2.兩肩、兩肩胛、兩側髂嵴不等高。

3.腰前屈時兩側背部不對稱,即『剃刀背征』

4.脊柱站立位X線正位片可見側彎,Cobb角10度以上。

5.Adam前屈試驗陽性。

〔二〕診斷分型[2]

按照側彎主曲線頂點的解剖位置,結合臨床,將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症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1.胸椎單弧形:主弧由胸椎組成,腰椎側彎不明顯。〔如圖1〕

2.腰椎單弧形:主弧由腰椎組成,胸椎側彎不明顯。在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中很少超過60°,但會引起上半身向側方傾斜。〔如圖2〕

3.胸腰椎雙弧形:胸椎弧頂點在胸7,並凸向右側,腰椎弧頂點在腰1、2,胸腰椎側彎同時發生,彎度也大體相同。胸腰椎弧度交界處的移行椎體無旋轉移位。〔如圖3〕

胸腰椎圖形.jpg〔三〕證候診斷[2-3]

1.腎氣不足證:脊柱側彎畸形,平時神疲乏力,氣短、易勞累。舌質淡紅,苔薄白,脈細弱。

2.腎陽虧虛證:脊柱呈側彎畸形,坐久後腰部隱隱作痛,酸軟無力,肢冷,喜暖。舌質淡,脈沉無力。

3.脾腎陽虛證:脊柱呈側彎畸形,坐久後腰部隱隱作痛,酸軟無力,肢冷,喜暖,納差,倦怠懶言,氣短乏力,大便稀溏。舌質淡紅,舌體胖大,脈沉無力。

二、治療方法

〔一〕中醫整脊治療

治療原則:理筋、調曲、練功。

1.理筋療法[3]

〔1〕 中藥熱敷療法或熏蒸法:辨證應用中藥水煎後熨燙萎縮側肌肉或熏蒸萎縮側肌肉,以促進萎縮肌肉恢復,每次30分鐘,每日1次。

〔2〕針刺法:取脊柱凹側華佗夾脊穴為主,輔以辨證取穴,配合脈衝治療儀治療,每次20分鐘,每日1次。

〔3〕推拿、捏脊法:沿脊柱兩旁自腰骶開始捏拿皮膚和肌肉,捏脊松筋,以強健脾胃,配合肌肉萎縮側滾、拿、揉、拍打等推拿手法。

〔4〕針刀治療

〔5〕其他外治療法:如走罐、拔罐、紅外線照射、氦氖激光照射、超聲藥物透入、電磁療法、中藥離子導入法等。

2.正脊調曲法

〔1〕正脊骨法

胸腰旋轉法、腰椎旋轉法、提胸過伸法和腰骶側扳法,糾正椎體和骨盆的旋轉,進而改善側彎。

① 胸腰旋轉法:患者騎坐在整脊椅上,面向前,雙手交叉抱後枕部,略向前屈至以胸12腰1為頂點。以右側為例,助手固定患者左髖,醫者立於患者右側後方,右手經過患者右臂前、至頸胸背部〔大椎以下〕,左手固定於胸腰樞紐關節右側,右手旋轉患者胸腰部,待患者放鬆後,雙手相對同時瞬間用力,即右手向右旋轉的同時左手向左推,可聽到局部『咯嗒』聲。左側操作與右側相反。

② 腰椎旋轉法:患者騎坐在整脊椅上,面向前,雙手交叉抱後枕部,向前屈至棘突偏歪處為頂點。以棘突右偏為例,助手固定左髖,醫者立於患者右側後方,右手穿過患者右腋下至對側肩部,左手掌固定於偏歪棘突右側,右手搖動患者腰部,待患者放鬆後,雙手相對同時瞬間用力,即右手向右旋轉的同時左手向左推,可聽到局部『咯嗒』聲。左側操作與右側相反。

③ 提胸過伸法:有三種術式:一式:患者騎坐在整脊椅上,面向前,雙手十指交叉抱項部,醫者站在患者後方,用一膝頂上段胸椎,雙手自患者肩上伸向兩側脅部,然後雙手抱兩脅將患者向後上方提拉。一式: 患者騎坐在整脊椅上,面向前,雙手十指交叉抱項部,醫者站在患者背後,雙手自患者腋下穿過,向上反握其雙前臂,用前胸頂患者胸背,然後雙手用力,將患者向後上方提拉。三式:患者騎坐在整脊椅上,面向前,雙臂前胸交叉,雙手抱對側肩,醫者坐在患者背後,雙手從腋下拉患者對側肘關節,使肩胛拉開,然後將患者向後上方提起。

④ 腰骶側扳法:患者取側臥位。以左側臥位為例,醫者面向患者站立,右手或前臂置於患者右腋前,左手前臂置於患者右臀部,在患者充分放鬆情況下,兩手相對同時瞬間用力,力的交點在腰骶樞紐關節處。右側臥位與此相反。

〔2〕牽引調曲法

根據脊柱側彎類型,使用四維整脊治療儀辨證行四維調曲法治療,以調椎體旋轉、側彎,恢復脊柱生理曲度。胸椎單弧形行四維調曲法,腰椎單弧形和胸腰椎雙弧形先行一維調曲法,3-7天後改行四維調曲法,如腰骶角異常,配合三維牽引調曲。

① 一維調曲法

患者俯臥於四維整脊治療儀上,將上端牽引帶束於胸下部,下端牽引帶束於髂骨上。然後根據病情、體重等來調整重量進行縱軸牽引。牽引時間為30-40分鐘,牽引重量為20-40公斤,每日1-2次。

② 四維調曲法

患者俯臥於四維整脊治療儀上,將上半身用環套過腋下,雙下肢牽引帶束於膝關節上下端。後用升降板將下半身托起,胸腰段與上半身呈25°-45°角,調整牽引儀,使雙下肢緩慢逐漸升起,下肢與下半身呈懸吊狀,再將托板放至離下肢約30厘米處,以下腹部離開托板為宜。牽引時間為20-30分鐘,以患者耐受為度,每日1-2次。

③ 三維調曲法

患者仰臥於四維整脊牽引床上,將雙下肢牽引帶束於膝關節上下端。調整治療儀,使雙下肢緩慢逐漸升起,隨時觀察患者變化。角度以下肢伸直,髖關節與軀幹呈90°角為標準。牽引時間為20-30分鐘,以患者耐受為度。

〔二〕辨證論治

〔1〕腎氣不足證

治法:益氣補腎。

推薦方藥:補骨脂丸〔【本草綱目】〕加減,補骨脂、菟絲子、胡桃肉、乳香、沒藥、沉香等。或選用具有同類功效的中成藥。

〔2〕 腎陽虧虛證

治法:補腎壯陽。

推薦方藥:右歸丸〔【景岳全書】〕加減,熟地、山藥、山茱萸、枸杞子、鹿角膠、菟絲子、杜仲、當歸、肉桂、制附子等。或選用具有同類功效的中成藥。

〔3〕脾腎陽虛證

治法:溫補脾腎。

推薦方藥:右歸丸〔【景岳全書】〕合附子理中丸〔【傷寒論】〕加減,熟地、山藥、山茱萸、鹿角膠、菟絲子、杜仲、當歸、肉桂、制附子、黨參、枸杞子、白朮(炒)、乾薑等。或選用具有同類功效的中成藥。

〔三〕功能鍛煉

以加強腰背肌及腰大肌功能鍛煉為主,選用『健脊強身十八式』中的第六式雙胛合攏式、第十四式前弓後箭式及第十六式過伸腰肢式進行功能鍛煉。

〔四〕彈力腰圍支持療法

治療後選用型號合適的彈力腰圍進行固定,功能鍛練及臥床時取下彈力腰圍。

〔五〕預防與護理調攝要點

1.睡臥床軟硬適中,避免長期久坐,糾正不良坐姿。

2.心理調護:耐心細緻向患者講述疾病治療及康復的過程、注意事項,消除其緊張和顧慮。

三、療效評定標準[4]

顯效:脊柱側彎度數改善30%以上者。

有效:脊柱側彎度數改善5°至30%者。

無效:經過兩周治療脊柱側彎度數無改善者。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臨床診療指南·骨科分[M].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114

[2]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整脊常見病診療指南中華醫學會[M].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2:76

[3]韋以宗.中國整脊學(第二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636-657

[4]王秀光,韋春德,韋以宗,等.腰大肌康復法治療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症56例療效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16):35-37

牽頭分會:

中華中醫藥學會整脊分會

牽 頭 人:

王秀光〔北京昌平區光明骨傷醫院〕

主要完成人:

王秀光〔北京昌平區光明骨傷醫院〕

潘東華〔北京昌平區光明骨傷醫院〕

韋春德〔北京昌平區光明骨傷醫院〕

韋以宗〔北京昌平區光明骨傷醫院〕

林遠方〔深圳市中醫院〕

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症中醫臨床路徑

2018年版

路徑說明:本路徑適用於西醫診斷為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症的住院患者

一、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症中醫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

〔一〕適用對象

西醫診斷:第一診斷為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症〔ICD-10:M41.992〕。

〔二〕診斷依據

1.疾病診斷

西醫診斷標準:參照2009年中華醫學會發布的【臨床診療指南·骨科分冊】。

2.診斷分型

參照2012年中華中醫藥學會發布的【中醫整脊常見病診療指南】。

按照側彎主曲線頂點的解剖位置,結合臨床,將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症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1〕胸椎單弧形、〔2〕腰椎單弧形、〔3〕胸腰椎雙弧形

3.證候診斷

參照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整脊常見病診療指南】。

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症臨床常見證候:

〔1〕腎氣不足證;〔2〕腎陽虧虛證;〔3〕脾腎陽虛證。

〔三〕治療方案的選擇

參照中華中醫藥學會印發的『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症診療方案〔2018年版〕』。

1.診斷明確,第一診斷為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症。

2.患者適合併接受中醫治療。

〔四〕標準住院日為≤28天

〔五〕進入路徑標準

1.第一診斷必須符合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症的患者。

2.患者同時患有其它疾病,但在住院期間不需特殊處理,也不影響第一診斷的臨床路徑流程實施時,可進入本路徑。

〔六〕中醫證候學觀察

四診合參,收集該病種不同證候的主症、次症、舌、脈特點。該病主症為脊柱側彎畸形和腰痛,治療過程中主要觀察脊柱側彎畸形改變情況。

〔七〕入院檢查項目

1.必需的檢查項目

全脊柱正側位、頸椎開口位及腰椎雙斜位X線片;血常規;血糖、血沉;心電圖;肌電圖檢查。

2.可選擇的檢查項目

根據病情需要,可選擇腰椎CT或MRI、肝功能、腎功能、血脂、抗『O』、類風濕因子、C-反應蛋白等。

〔八〕治療方法

1.中醫整脊治療

〔1〕理筋療法

①中藥熱敷療法或熏蒸治療;②針灸治療;③推拿、捏脊治療;④針刀療法;⑤其他外治療法

〔2〕 正脊調曲法

①正脊骨法;②牽引調曲法

2.辨證選擇口服中藥湯劑、中成藥

〔1〕腎氣不足證:益氣補腎。

〔2〕腎陽虧虛證:補腎壯陽。

〔3〕脾腎陽虛證:溫補脾腎。

3.練功療法

4.彈力腰圍支持療法

5.預防與護理調攝

〔九〕出院標準

1.臨床症狀消失或明顯好轉。

2.側彎度數改善30%以上者。

〔十〕變異及原因分析

1.肌肉功能恢復慢,側彎恢復不理想者,需要延長住院時間,增加住院費用。

2.住院期間並發其它系統疾病者,需要特殊處理,導致住院時間延長、費用增加。

3.治療過程中發生了病情變化,出現嚴重併發症,退出本路徑。

4.因患者及其家屬意願而影響本路徑的執行,退出該路徑。

二、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症中醫臨床路徑標準住院表單

適用對象:第一診斷為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症〔ICD-10:M41.992〕

患者姓名: 性別: 年齡: 門診號: 住院號:

發病時間: 年 月 日 時 分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標準住院日:≤28天 實際住院日: 天

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症中醫臨床路徑標準住院表單.png

牽頭分會:

中華中醫藥學會整脊分會

牽 頭 人:

王秀光〔北京昌平區光明骨傷醫院〕

主要完成人:

王秀光〔北京昌平區光明骨傷醫院〕

潘東華〔北京昌平區光明骨傷醫院〕

韋春德〔北京昌平區光明骨傷醫院〕

韋以宗〔北京昌平區光明骨傷醫院〕

林遠方〔深圳市中醫院〕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