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 简介 目录 A-AA+ 书签 查字

             

第五节 孝亲尊老

华夏礼义(中国礼仪)作者:徐俊生发布:懋基

2019-10-20 00:41

孝道是中华文化之基石。人的生命来自父母,伊呀学语亦自父母而教,个人成长离不开父母呵护。子女与父母之情感,其它任何关系皆不能比拟。孝是最自然的情感。当父母年迈力衰,子女理当用“孝行”回报父母,表达感恩之心。

孝之义

人之躯体为父母所赐,从自然之道而言,是生命生生不息,保持更新换代,适应自然环境的必要方式。所以,个人生命,实际上是父母生命之延续。个人之语言、生活、文化等,亦由父母所教,故以人文而言,个人亦是父母理想、道统、文化之传承者。幼时蒙父母养护,必有感恩之情,孝敬之心,亦由此起。“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孝经·圣治章》”“孝道”即由此三因素而生。

华夏在上古鸿蒙之时,已产生基本的“孝道”,父母在世时奉食以养父母,父母百年后,安葬父母,“心丧”不已,日后常常将食物奉于父母灵前,犹如父母仍在。现今许多人仍以此方式缅怀已故亲人。上古丧、祭之礼即是因此而成。“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开宗明义章》”“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圣治章》”孝道可谓华夏人文起源点。

近几十年来,由于传统文化遭到严重破坏,孝道亦随之被毁,前些年不少影视作品反映子女或媳妇与父母矛盾,近年新闻媒体亦常报道此类信息,一些“不孝子孙”不乏高学历、高职位者,说明孝道之缺失已相当严重。复兴华夏文化,亦必自孝道始。

孝道的缺失,始于教育,因为年少时不当的教育,使童子不知“”为何,所以日后难免做些不孝之事。当孩童时,父母教之以恭敬,讲述古之孝行典故,自然能深入孩童心灵。待能识字读书,教以童蒙幼学,生活中亦要做洒扫、浣洗等家务,使其勤于力行;教其尊敬长辈,恭言慎行。有过则教之,有善则褒之。勿因溺爱使其衣来伸手,饭来开口,更有甚者对父母出言不逊,甚至踢打,父母亦以“孩子太小不懂事,以后慢慢教育。”为由而纵之。殊不知若不及时加以教导,久而成习,以后更难改之。待十多岁后意识定型,更加不可教。现今不孝之人大多因幼时缺乏教导而至。尤其是独生子女,集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众多亲人长辈宠爱于一身,更需正确教导。《礼记·内则》中讲到,男女未冠笄者即未成年人,鸡鸣时即起床整理内务,天刚明时向父母问安,问饮食之需,等等诸事,以养恭敬之心。前些年,央视亦有一段公益广告,广告中一位年轻母亲为婆婆洗脚,随后,年幼的儿子亦学着为母亲打水洗脚。这故事简明的阐述,孝行教育,在于生活的熏习。孝道,始于感恩父母之心,加之耳渲目染而成之。

孝之行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孝经·开宗明义章》

孔子在讲孝道之,将爱惜身体做为孝之始。其义有二:首先,身体为父母最大的赐予,若不爱惜,必是对父母不敬重,孝行亦无从谈起。其次,自己身体不受伤害,父母亦心安,若子女伤残,父母必伤心不已。身体健全,内可事奉父母,外可建功立业,如此,父母才能颐养天年。

孝之终,在于建功立业。其义亦有二:首先,子女能建功立业,将来自然生活富足,父母自然心安。其次,子女能“扬名于后世”,论及子女功业,亦是父母教导有方,父母亦随之沾光。更甚者“光宗耀祖”,连祖宗都跟着沾光,岂不是更大的喜事?

曾子名参,字子舆,为孔子弟子,以孝道著称。曾子领悟孔子之意,延伸出更多道义:

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灾及于亲,敢不敬乎?

《礼记·祭义》

起居不庄重,住处“脏、乱、差”;事业上对领导不忠诚,或朝秦暮楚,或坚守自盗;工作不严肃,马马虎虎,吊儿郎当,不当回事;与人交往无信用,食言而肥,甚至坑蒙欺诈;作战不勇敢,临阵脱逃,甚至卖国求荣,等等诸项,不但使自己身败名裂,也间接说明父母教导无方,使父母随之蒙羞,所以皆是不孝之举。

关于如何孝敬父母,儒家经典中有较多讨论。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

子路曰:“伤哉贫也,生无以为养,死无以为礼也。”孔子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敛手足形,还葬而无椁,称其财,斯之谓礼。”《礼记·檀弓下》

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礼记·祭义》

孔子的弟子子游、子夏、子路三人,分别向孔子请问孝道。孔子以不同方式,阐述了同一道理:恭敬之心。

有人认为能赡养父母,使其衣食无忧,即是孝。孔子指出:养狗养马同是养,若赡养父母没有敬心,则与养犬马何异?

恭敬之心必显于音容面色,若仅仅是为父母做事,有酒食让父母先用,言语面色中却透露出许多不悦之情。父母当作何想?故孝敬父母,和颜悦色最为重要,亦最难。

子路感叹,因为太贫穷,父母在世时无可供养,父母去世后无财力按正规丧礼安葬。孔子说:“粗茶淡饭,能让父母高兴,即是孝;能按自己财力办丧事,即符合礼。

若孝子对父母有深爱之心,心中必然充满顺和之气;有满顺和之气,脸上必定和颜悦色;能和颜悦色,则必定愿为父母曲意承欢。能把握以上道理,便是孝子孝女了。

常言“孝顺”,何谓孝“”呢?

《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子曰:“父母其顺矣乎。”

《礼记·中庸》

《诗经·小雅·常棣》有言:“情投意好妻子好,弹琴奏瑟同至老。兄弟感情既融洽,和睦相处乐陶陶。妥善安排你家庭,妻子儿女喜盈盈。”孔子说:“如此则父母顺心。”孝顺之“”,概由此而来。夫妻和睦,兄弟融洽,家庭欢乐,父母自然因此顺心。天下父母,谁不如此?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论语·里仁》

父母在世,不要常年远游他方,若因事在外,亦必须有常定之所。当今受经济等诸多因素影响,许多人在外务工,这是环境所迫,不得已而为。若能在父母身边工作,当然更好。为父母者,经常思念欲见子女,有孝心者,自当体谅此情怀。即使在外,一定要居有定所,一则在外生活安定,父母亦能放心;二则父母去探,亦有址可寻。现代许多人喜欢旅行,偶尔为之亦无不可,若常年在外游走,父母必为之牵挂。孝子必不会如此。

还有人喜欢探险,专走无人之路,越险越刺激,心里越喜欢。

孝子不服暗,不登危,惧辱亲也。父母存,不许友以死。

《礼记·曲礼上》

孝子不做诡密之事,不到危险之处,因这些事都会使父母担忧,若有意外伤残,父母一则为之伤心,二则因教导不足而蒙羞。武侠剧中常见台词:某人愿为朋友“两肋插刀”,这是最不孝之言,因为,若父母在世,个人为朋友私情而死,将置父母于何?纵使父母已故,亦当爱惜躯体,因为身体是“父母之遗体”,岂可毁伤?岂可轻言许他人?但若舍身护国家民族,为民族“两肋插刀”,则是大孝。曾子曰:“战阵无勇,非孝也。”若国破家亡,社稷宗庙尽毁,父母生不能养,死不能葬,同胞兄弟受屈辱、奴役。儿子正当壮年,却不能抵御敌于外,苛且偷生,是为大不孝。若能以身御敌,保家卫国,使父母兄弟不受屈辱,则无论生死存亡,俱是大义、大孝之人《大学》里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孝义之道也遵循这个次第,先修习提高自我,再经营家庭,效力于国家、天下。

《史记·刺客列传》记载,战国初年,有位大夫严仲子,因与韩国国相侠累有仇,千里至齐国寻访到一位名聂政的勇士,赠送黄金百镒一镒为二十两,聂政谢绝馈赠。等到聂政之母去世,聂政守丧期满后,主动找到严仲子,诉说之前母亲尚在,故不能从事,现母亲已故,特来报严仲子“知遇之恩”。听严仲子介绍缘由后,聂政独自一人到韩国刺杀侠累,然后自刎。古代即使是刺客,亦将孝道放在首位。

曾子曰:“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其饮食忠养之,孝子之身终。”

《礼记·内则》

父母年老力衰时,需要更加细心的照料,而且年老者多有疾病,所以尽量使他们快乐,不要违背他们的意愿。使父母的耳目视听、起居饮食都得到很好的照顾。即使父母百年后,他们生前所敬、所爱之物,也要妥当保存,这是一位孝子终身之事。孔子说,孝道就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礼,继之以礼。” 据《仪礼注疏》讲,黄帝时代,民众质朴,父母过逝后终身“心丧”。后来质朴渐亏,才有为父母守丧三年的礼仪。现代社会由于节奏较快,为父母守丧三年的制度难以实行,但“心丧”之义需明白,此亦是孝道之延伸。

孝与不孝

一般而言,孝就是对父母恭顺,不孝则是与父母“闹矛盾”。但未必尽然,因为人“孰能无过”?父母亦有犯错之时,此时若子女不论是非,曲从父母,反而是不孝。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

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诤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诤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诤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诤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诤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诤于父,臣不可以不诤于君。故当不义则诤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孝经·谏诤章》

诤,即争论,指提出不同意见。

曾子听孔子讲孝道。问曰:“慈爱、恭敬、安亲、扬名,这些都已听明白,请问子女听从父母的命令,可是说是孝吧?

孔子说:“这是什么话?这是什么话?以前,天子有七位诤臣,虽然无道,也不会失去天下;诸侯有五位诤臣,虽然无道,也不会失去国;大夫有三位诤臣,虽然无道,也不会失去家。士有诤言之友,则自己不会丢失善的名声。父亲有诤言之子,则自己不会陷于不义的名声。所以,当有不义之事时,子不可以不向父诤言,臣不可以不向君诤言。所以,当有不义之事,就要诤言,听从父亲之令,怎么就是孝呢?

孔子以天下、国、家、个人为例,说明诤言的重要性。指出凡事当以“ 即是非观为准则,事奉父母当以符合“”,而不仅仅是“从父母之令”。

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汉代赵歧为《孟子》作注解,详细注明何为三不孝:

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孟子注疏》

若不论父母做何决定,即使明知错误,亦曲意顺从,不知适时谏言。如此将使父母背上“不义”的恶名。表面上是“孝顺”,实际上是不孝。

《孔子家语》记载,曾参即曾子在瓜地中除草,不慎弄断瓜苗根。父亲曾皙大怒,操起大棍就向曾参后背打去,曾参被打昏,许久醒来。赶快到父亲面前说:“刚才我得罪父亲,父亲用力教导我,您自己没受伤吧?”回房间后,曾参还弹琴唱歌,以让父亲知道自己身体无恙。孔子闻知此事,很生气,教导曾参说:“你没听说过吗?以前瞽叟有儿子名为舜。舜事奉父亲,父亲有事找他时,舜无时不在身边。但瞽叟想杀舜时,从来找不到。瞽叟用小棍打舜,舜就老实承受,当用大棍打舜,舜就逃走。因此瞽叟没有犯下违背父道之罪,而舜也不失淳厚的孝道。如今曾参事奉父亲,委身等待父亲之暴怒,即使被打死也不知躲避。若被打死,会使父亲陷于不义之名,这是最大的不孝。你不是天子之民,因为你的行为是在杀天子之民。你的罪有谁可比呢?”曾参听后向孔子谢罪。

孝与顺,绝非放弃自己的思考与判断能力,听任父母的安排及责打。当以“正确的是非观来判断。

若家中贫穷,自己正当壮年,却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不去努力工作,以改善经济情况。使父母亦跟着受贫困之苦。即使对父母如何恭顺,亦是不孝。

不娶妻生子,将来祖先的祭祀必然断绝,祖先的文化、家统等失传绝迹,若干年后,世上更无人知晓父母及自己,亦是不孝。这三项不孝之罪中,以“无后”,即“绝先祖祀”,最为重。

孝与尊老

尊老,既包括尊重自己的父母,亦包括尊重其他的老年人。老年人体衰力微,逐渐失去劳动能力,甚至独立生活的能力。需要子女、家庭及社会供养及照料。在某种意义上成为社会的负担。民族学的材料表明,古代某些民族为减轻经济压力,不惜遗弃老人。而华夏祖先,从文明伊始,便以孝道为基础,形成了尊老的风尚。尊老有多重意义。

一、传统社会多是家族聚集生活,现今许多农村仍如此。同村里一个或几个姓氏家族世代相处,即使不同姓,相互间也能论上辈份。许多老人是与父母同一年代的人,相交甚久,有些老人甚至是父母的尊长。尊重他们,父母亦会心悦。得到老人们的赞誉,父母亦会引以为荣,同时也间接说明父母教导有方。所以《孝经》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因为自己的言行,不仅关系自己的声誉,同时也关系到父母。即使在现代都市中,家庭也不可能是孤立的,时时刻刻与周围有着联系,所以尊老,应是普世价值。

二、尊老即孝敬父母。自己不可能时刻守在父母身边,不在父母身边时,父母能得到他人的照料、帮助,则亦可慰己之孝心。若希望他人尊重自己父母,则自己亦当尊重他人父母。尊重他人父母,亦可慰他人之孝心,对方受此美德渲染,亦会尊重其他老人,这是孝心的相互传递。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即,人人皆有仁爱、恻隐之心。“不忍人之心”与孝心结合,便是尊老的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由尊敬自己的老人,推及尊重别人的老人。人人皆如此,则老人无处不受尊重。

三、尊老即尊重自己。每个人的生命,皆由幼年至壮年,再衰老至暮年。幼年、壮年时尊重老人,这种美德在社会上相互传递、学习。如此,待自己年老,自然也能得到下一代年轻人的尊重。薪火相传,不知其尽。这样的社会,必然和谐。

四、尊老有助于文化与知识的传播。老者往往有更多的阅历、经验、知识、文化,年轻人对待老人恭敬有礼,老人才会乐意将这些传授给他们。秦末,张子房即张良不辞劳烦的为一位陌生老人即黄石公捡鞋,于是老人授以《素书》、《三略》二书。后来张子房正是凭着此二书的智慧与谋略,辅佐汉高祖取得天下。若张子房无尊老之德,必然无授书之事。尊老之德,关乎大矣。

养老与治国

欲使天下、国家安定,必然照顾到方方面面,这是当政者必须考虑之事。使老者有所养,不仅可使老者安享晚年,也使少、壮者不为自己的未来担忧,从而能尽心为国家、民族效力。所以贤明之君,必有尊老之德。孟子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君主的美德,自然能被百姓所效仿,“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大学》”在上的君主敬老,则百姓莫不孝敬父母;在上的君主尊敬长者,则百姓莫不尊敬长者。《礼记·王制》中讲:“天子每五年到四方巡狩,体察民情。”每到一处,首要之事,先询问当地有无百岁老人,若有,则天子亲自登门看望。

先王之所以治天下者五,贵有德、贵贵、贵老、敬长、慈幼。此五者先王之所以定天下也。贵有德,何为也?为其近于道也。贵贵,为其近于君也。贵老,为其近于亲也。敬长,为其近于兄也。慈幼,为其近于子也。

《礼记·祭义》

先王治理天下之要则有五:尊重有德者,尊重有地位者,尊重老者,尊敬年长者,爱护年幼者。此五项,乃先王之所以安定天下之本。尊重有德者,因为有德者更近于天道。尊重有地位者,因为他们近于君主。尊重老者,因为他们近于父母双亲。尊敬年长者,因为他们近于兄长。爱护年幼者,因为他们近于子女。若天子自上而下推广这些美德,必定上下和睦,国家安定。

华夏的世界观,讲究万物有序,相应人伦亦有序。人伦之序正是建立在“贵有德、贵贵、敬长、慈幼”五德基础上。主要原则是“在朝序爵,在野序齿”。

在朝序爵,是指政府或企事业组织中,当以职务高低为秩序。这并非特权,也不是阿谀奉承。“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周易·序卦传》”领导当然比下属有优先权,否则,遇事下属抢占优先权,则领导不像领导,下属不像下属。这样的组织必然涣散。

在野序齿”,“齿”即年龄。民间百姓之间,无隶属关系,遇事当依年龄长幼为序。古代的“乡饮酒礼”中,便以“齿”为尊。

乡饮酒之礼: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以听政役,所以明尊长也。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养老也。民知尊长养老,而后乃能入孝弟。民入孝弟,出尊长养老,而后成教;成教而后国可安也。

《礼记·乡饮酒义》

”是盛食物的容器。乡饮酒礼通过年龄差别,定出不同的待遇及职务之别,以此明尊长养老之义,通过这种礼仪过程,百姓自然培养出尊长养老的意识。然后百姓就会“孝弟”,即孝敬父母,尊重长者。百姓孝弟,则教育就容易推行。教育得到推行,国家就可以安定。所以,历史上贤明的君主,必然懂得尊长养老。政治昌明,国泰民安的时代,也必定是尊长养老得以全面施行的时代。

古代食物容器-豆

图3-6 豆

我们可从《礼记》中一窥先秦养老之举措。

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夏后氏以飨礼,殷人以食礼,周人修而兼用之。凡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

五十异粻,六十宿肉,七十二膳,八十常珍,九十饮食不违寝,膳饮从于游可也。

凡父母在,子虽老不坐。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虞庠在国之西郊。

《礼记·内则》

凡是招待老人的宴会,有虞氏即舜帝时用燕礼,夏后氏即夏朝用飨礼,殷人用食礼,周人遵循古制而三礼兼用。在《仪礼·乡饮酒礼》中,讲乡以下礼敬老人的礼仪。五十岁可参加在乡学中的敬老宴,六十岁可参加在国中小学的敬老宴,七十岁就可参加在国中大学的敬老宴。在学校中举行尊老之礼,自然还有教育子弟的作用。

五十岁开始衰老,故另备膳食调养,不与少、壮者同。六十岁后,常备肉食以滋补。七十岁后,除正餐外,还要随时为老者备膳食。八十岁后,日常皆食用精细营养之膳食。九十岁后,饮食不离居处,老人外出,也要备有食助。此处仅以饮食说明养老之礼,古时物资不丰,故六十岁后常备肉食以敬老者,现今肉食繁多,自不必拘于古之形式,但故明古之尊老之义。

凡父母在场时,子女即使亦入暮年,也不能随意就坐。有虞氏在上庠大学设宴款待国老,在下庠小学设宴款待庶老。夏后氏在东序大学设宴款待国老,在西序小学设宴款待庶老。殷人在右学大学设宴款待国老,在左掌小学设宴款待庶老。周人在东郊大学设宴款待国老,在虞庠小学设宴款待庶老。

秦汉以后,依然举行着养老之礼,直至清“雍正”时期,以节省政府开支为由废除。

由此可知华夏祖先尊老之传统,即有较高的礼遇,又有悠久的历史。国家能如此尊老,则上下和睦。如今,在公共场所为老人让座的理念,也是古代尊长养老之遗风,只是,尊长养老远不止让座这么简单,吾辈当将传统尊老之风“与时偕行”,发扬光大。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上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