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簽 查字

             

第四部 重归一统 第四十一集 以攻为守

易中天品三国全集作者:易中天发布:福哥

2018-4-15 23:17

魏延一案中有一個不解之謎,那就是諸葛亮在臨終前,為什麼要做出不利於魏延的撤軍部署。這個部署真與兩人的軍事路線分歧有關嗎?諸葛亮北伐時,為什麼不採納魏延的『子午穀奇謀』?在這個分歧的背後,有什麼不能公開的隱情?諸葛亮數出祁山,勞而無功,卻仍然鍥而不捨地進行北伐,又究竟是為了什麼呢?

上一集我們講了魏延一案。此案的限制,現在大致上已經清楚,即魏延的『作亂』不是『謀反』,而是『內訌』。其直接責任人,是楊儀和魏延自己。但是,諸葛亮也有脫不了的干係,因為他在臨終前做了一個奇怪的部署。據【三國志·魏延傳】,諸葛亮病重時,召開了一次秘密的『榻前會議』,與會的有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人。諸葛亮交待,自己死後立即撤軍,讓魏延斷後。如果魏延不服從命令,就不管他,部隊徑行開拔。

這事十分可疑。眾所周知,當時北伐軍中,除諸葛亮外,魏延的地位是最高的,任前軍師、征西大將軍、假節、封南鄭候。南鄭候是縣候,爵位最高;大將軍是失職,軍銜最高;假節就是有尚方寶劍,權威最高。按照常規常理,接替諸葛亮指揮全軍行動的,當然應該是魏延。然而諸葛亮卻指定了楊儀。楊儀是什麼職務?丞相長史加綏軍將軍。丞相長史就是丞相府秘書長,其實是大管家。綏軍將軍則是不統帥部隊的『光杆司令』,實際上是軍隊裡的文職人員。也就是說,諸葛亮的這個部署,是軍權不交給軍人卻交給文人,不交給高官卻交給低官,不交給『副統帥』卻交給『秘書長』。如此顛倒錯亂,難道不奇怪嗎?

於是我們就要問:一,諸葛亮為什麼不用魏延而用楊儀?二,他召開的這個『秘密榻前會議』為什麼不通知魏延參加?三,諸葛亮為什麼料定魏延不會服從命令。而且要求部隊不管魏延自行出發?這裡面最奇怪的是這一條:『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誰都看得出來,這簡直就是置魏延於死地,或者逼他謀反,至少也是準備拋棄他嘛!其中利害,諸葛亮不會不知道。那麼,他為什麼還要這樣做呢?

也有三種解釋。【三國演義】的說法,是諸葛亮料定魏延會造反。這當然能夠解釋所有的疑團。但這是小說家言,靠不住的。事實上,沒有哪個嚴謹的歷史學家會採用這個說法。就連對諸葛亮推崇備至的那些學者比如余明俠先生,也都認為所謂『魏延謀反』實為『當時的一大冤案』見【諸葛亮傳】。所以,此說不能成立。

但是,魏延不謀反,諸葛亮就有麻煩——統帥拋棄副統帥,你說這是什麼事?所以,某些既認為魏延冤枉又維護諸葛亮的歷史學家,就主張【三國志】所載並非事實。比如呂思勉先生的【三國話史】就認為,諸葛亮病危時,並沒有制定退兵計畫就突然去世。所謂『靈延斷後,姜維次之』是楊儀的計畫,不是諸葛亮的計畫。撇下魏延逕自開拔,自然也是楊儀的主張,不是諸葛亮的主張。諸葛亮壓根兒就沒說過『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的話。按照陳邇冬先生【閒話三分】的猜測,這話很可能是楊儀等人假傳『丞相遺命』。

這當然也講得通。魏延不在身邊,孔明死無對證,『丞相遺命』之類的『口諭』,還不是由著楊儀信口雌黃?而且,這種說法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一了百了,什麼問題都解決了。可惜,這只是猜測,只是推理,一點證據都沒有。

於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第三種可能:諸葛亮確實召開了秘密的『榻前會議』,也確實做了『令延斷後,姜維次;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的部署。至於諸葛亮為什麼要做出這樣的一個不利於魏延的部署,張作耀先生【劉備傳】的解釋,是諸葛亮對魏延不信任。為什麼不信任呢?因為他們『在軍事戰術上有分歧』。

這個說法有證據嗎?有。【三國志·魏延傳】說,每次出征每隨亮出,魏延總是要向諸葛亮請兵輒欲請兵萬人,讓他單獨率領一支隊伍走不同的路線,兩路出擊,會師潼關與亮異道會與潼關,就像當年韓信替劉邦打天下那樣如韓信故事,而諸葛亮也總是不答應他制而不許。於是魏延便認為諸葛亮膽小怕事謂亮為怯,因懷才不遇而憤憤不平歎恨己才用之不盡

魏延與諸葛亮存在分歧還有一個實例,那就是所謂『子午穀奇謀』。我們知道,蜀軍從漢中北進中原,必經秦嶺,而跨越秦嶺的路線則有三條。一條是東面的子午谷通道,全長六百多裡,出口即長安;一條是中間的駐谷通道,全長四百多裡,出口即武功;還有一條是西面的斜谷通道,全長五百里,出口即郿國郿縣,斜穀道中段有一條西北向的支道,叫箕穀。從箕谷出散關,就到了陳倉。建興六年西元228年春,早已抵達漢中的諸葛亮決定發起進攻,開始他的第一次北伐。走哪條路,就成了問題。

據【三國志·魏延傳】裴松之注引【魏略】,當時諸葛亮是召開了軍事會議的,會議地點是在南鄭。在會上,魏延第一次提出了百分兩路的主張。具體地說,就是由他自己率領五千精兵,再加搬運糧草的五千人,從褒中出發,沿秦嶺而東,順子午穀而北。不用十天,就可以到達長安。與此同時,諸葛亮也率大軍走斜穀,挺進郿國、陳倉。魏延說,鎮守長安的,是曹操的女婿夏侯楙楙音茂。這是一個沒有用的公子哥兒怯而無謀。聽說末將神兵天降,肯定嚇得掉頭就跑必乘船逃走。長安城裡並沒有什麼像樣的官員惟有禦史、京兆太守耳,錢糧卻很充足,末將足可抵擋一陣。等丞相兵到,兩軍會合,咸陽以西和就搞掂了嗎一舉而咸陽以西可定矣?諸葛亮不聽。

這就是所謂『子午穀奇謀』。這是『諸葛亮時代』的一段有名的公案,也是史學家爭論不休的一個問題。很多人都想不通諸葛亮為什麼不採納魏延的建議,出奇兵走子午穀打曹操一個措手不及。其實,魏延的建議包括兩個內容。一是分兵魏延率領萬人走子午穀,諸葛亮率領大軍走斜穀,二是奇襲直搗長安。因此,此案也包括兩個問題。一是諸葛亮為什麼不讓魏延分兵,二是諸葛亮為什麼不走子午穀。

先說分兵。分兵其實很正常。劉備和關羽就常常分兵,【隆中對】也說『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魏延自己也說『如韓信故事』。可見魏延是把諸葛亮擬于劉邦、劉備,把自己看作韓信、關羽,並無不忠,也並無不妥。此其一。其二,諸葛亮也不是絕不分兵。據【三國志·諸葛亮傳】,他後來的決策,就是揚言要從斜谷攻郿國,並且派趙雲和鄧艾佔據箕穀,自己卻親率大軍進攻西邊的祁山。所以,分兵並非絕不可行。但諸葛亮派趙雲、鄧艾不派魏延,就讓人覺得他對魏延不信任。

這個說法可以討論。因為第一,趙雲和鄧艾率領的只是『疑軍』,並不一定非派誰不可。何況這時趙雲的地位也不比魏延低兩人均在建興元年封為亭侯,趙雲的職務是中護軍、鎮東將軍,魏延的職務是丞相司馬、涼州刺史。派趙雲不派魏延,不能說就是對魏延不信任。第二,從魏延的履歷看,諸葛亮對他還是重用的。畢竟,魏延是劉備賞識的人,正所謂『先主重臣』。劉備在世時,他已經從牙門將軍、鎮遠將軍,一直做到鎮北將軍,諸葛亮接手後,又封都亭侯。建興五年西元227年,諸葛亮進駐漢中,任命魏延為前部指揮官督前部,兼任丞相司馬、涼州刺史。建興八年西元230年,又晉升他為前軍師、征西大將軍、假節。爵位也升了兩級,從亭侯都亭侯晉升為縣侯南鄭侯。另外,據【三國志·劉琰傳】,劉琰與魏延鬧矛盾,被諸葛亮責備的還是劉琰。所以,此說不大講得通。

再說子午穀。這也是歷史上爭論頗多的一個問題。爭論的焦點,多半在魏延的奇謀是否可行。一派認為,諸葛亮不用魏延之計,實在可惜。眾所周知,對於諸葛亮的這次北伐,曹魏方面是毫無思想準備的略無備預。等到蜀軍出現在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就同時『叛魏應亮』,結果『關中響震』,曹魏集團『朝野恐懼』。這個時候,如果魏延的五千精兵也出現在長安,那將是何等情況?惜乎孔明太過謹慎,以至於坐失良機。這當然很在理。不過,反對派的意見也不容忽視。他們認為,魏延的方案,未知數太多。比方說,魏延料定夏侯楙會棄城逃跑,萬一不跑呢?或者夏侯楙跑了,其他將領固守呢?何況魏國名將郭淮等人近在咫尺。一旦長安死守,郭淮來援,並無太多糧草的魏延軍隊豈不和被包了餃子?魏延說諸葛亮的大軍從斜穀北上隨後就到。那麼,趕不到呢?要知道,無論子午,還是斜穀,所經都是崇山峻嶺,道路艱險,氣候多變,行程算不了那麼准的。遠道襲人,事機難測。故千里用兵,必須慎之又慎。何況魏延之軍跋山涉水千辛萬苦,走到長安已是強弩之末,怎麼敵得過夏侯楙守株待兔以逸待勞?所以,諸葛亮不用魏延之計,顯然是對的。

這些說法當然都有道理,但我以為,也都沒有說到根本。根本是什麼呢?是政治。戰爭是政治的延續,何況諸葛亮首先是政治家。政治家在進行戰爭的時候,首先要算的是政治賬,其次才是軍事賬。諸葛亮在決定是否採納魏延建議時,也如此。

那麼,諸葛亮算的又是一筆怎樣的政治賬?

這就要先弄清一個大問題:為什麼北伐?關於這一點,【出師表】是作了交代的。而且,按照通常的理解,北伐的目的就是【出師表】所說的那十六個字:北定中原,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這當然並不錯,因為這確實是諸葛亮的理想。我一再說過,諸葛亮不同于一般謀士、謀臣之處,就在於他有理想。他的這個理想,也一直沒有忘記。

但我們要問:這個理想,他實現了嗎?

沒有。諸葛亮的多次北伐,雖然也取得了一些勝利,比如奪得武都、陰平,殺了王雙、張郃,但總體上說,可謂勞而無功,得不償失,離『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目標就更是相去甚遠。這當然不是因為他沒能力,更不是因為他不努力,而是勢所必然。

這裡的『勢』,也有三點。

第一, 曹魏非速亡之國。

在劉備和諸葛亮的眼裡、嘴裡、心目中,曹魏是『漢賊』,是『罪人』。這個政治立場,他們從來就沒有放棄過孫權則是放棄過的。據【諸葛亮集】,劉備去世後,曹魏方面一些人,包括司徒華歆、司空王朗、尚書令陳群、太史令許芝,都先後給諸葛亮寫過勸降書。諸葛亮並不一一作複,乃作【正義】一文,公開表明態度。文章寫得氣勢磅礴大義凜然,而最後一句話,則完全可以看作諸葛亮對北伐戰爭性質的認識,這就是『據正道而臨有罪』。也就是說,諸葛亮認為他發動的,乃是一場正義的戰爭。

諸葛亮說這話並不奇怪。不說,反倒不是諸葛亮了。但所謂『據正道而臨有罪』這種說法,做政治口號可以,用來鼓舞士氣也可以。當了真,那就是書呆子。東漢末年,天下大亂,這個時候,無論誰出來收拾河山,一統天下,讓人民重新過上安居樂業的日子,便都是正義的。三國鼎立以後,話就不好講了。從正面說,魏、蜀、吳三家都想統一中國;從負面說,他們也都想獨霸天下。你總不能說只有蜀漢來統一才是『正道』,曹魏來統一就是『有罪』吧?何況蜀漢自以為『正道』,無非因為姓劉。那麼,劉備姓劉,劉表、劉璋就不姓劉?荊州和益州『江山易主』,難道是因為劉備『正道』,而劉表、劉璋有罪?不是吧!正如田余慶先生在他的【〈隆中對〉再認識】一文中所言,劉備終於併吞劉表父子及劉璋勢力,靠的是『他自己闖蕩半生的權詐』,靠的是『他的對手的愚昧和暗弱可欺』。算清了這筆賬,孔明先生還能理直氣壯地說什麼『據正道而臨有罪』嗎?

實際上,曹魏方面也並沒有什麼『負罪感』。當年曹操確實是內外交困、困難重重,至死也不敢稱帝。但其原因,卻不是因為他自知『篡漢有罪』,而是與士族階級有矛盾。士族既看不起他這個『贅閹遺醜』,陳琳語,也不喜歡他那個『唯才是舉』。但是,這個問題已經被曹丕解決了。曹丕通過『九品中正制』,已經與士族喝酒,士族階級已經支持曹魏政權了。他們那邊,正是一片『安定團結』呢!這一點,諸葛亮其實是心裡有數的。胡三省注【資治通鑒】時就說,人們都認為諸葛亮不用魏延之計是膽小怕事皆以亮不用延之計畏怯,其實不然。打仗,必須弄清楚對方是什麼君什麼將凡兵之動,知敵之主,知敵之將。諸葛亮之所以『不用延計』,就因為他很清楚『魏主之明略,而司馬懿輩不可輕也』。曹魏,並不是一推就倒,可以摧枯拉朽的。

第二, 益州非進取之地。

眾所周知,蜀漢雖以正統自居,實際情況卻不過據守一州,偏霸一隅。請注意,不是『偏安一隅』,是『偏霸一隅』。偏霸,是田余慶先生的說法,我以為精准。這也是蜀漢和歷史上其他那些地方割據政權的區別,即『小國有雄心』,『北定中原,還於舊都』的想法一直沒變至少口頭上沒變,所以是『偏霸』,不是『偏安』。當然,這裡說的主要是劉備、諸葛亮在世時的情況。諸葛亮去世後,事情就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劉禪、蔣琬、費禕,都對北伐不感興趣。等到姜維來重操舊業,已是『偏霸』不得,『偏安』也不成了。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想當年東漢光武帝建武元年至十二年,公孫述在成都建號立國,盤踞蜀地十二年之久,多次出入三峽,也未能跨有荊益。後來劉焉入蜀,就乾脆是為了避世亂而求自保。原因就在於蜀這個地方,避難可以,守成可以,作為『北定中原』的根據地和策源地不可以。看看地圖就知道,益州北有漢中,東有山峽,劍閣之守,夔門之險,再加上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既擋住了別人,也關閉了自己。所以,據有蜀地者,關起門來過日子、奔小康,沒問題。沖出門去圖天下,難。換句話說,劉備入蜀,就既是進了保險箱,也是進了死胡同。

如此看來,從劉璋手裡奪得益州,對於劉備、諸葛亮來說,就既是幸運,也是不幸。幸運的是他們此次有了一片安身建國的土地,不用再害怕被敵人圍追堵截;不幸的是【隆中對】規劃的事業也就到了極限和頂峰。正如田余慶先生的【〈隆中對〉再認識】所說:『歷史決定了劉備是一個奔竄求存的角色,歷史只給了諸葛亮一個小國寡民的政治舞臺。』當然,小國也要偏霸,入蜀亦應圖強。但是,『北定中原,還於舊都』云云,只能是虛張聲勢、以攻為守,當得不貞。事實上,亦如田余慶先生所言:『劉備出峽,全軍覆沒;諸葛北伐,積年無成。』這無關於他們的個人素質和才能,而是條件所限命中註定。或者用溫庭筠的話說,是『中原得鹿不由人』。

第三, 諸葛亮非將略之才。

曹魏非速亡之國,此為不得天時;益州非進取之地,此為不得地利。蜀漢方面能有的優勢,也就只剩下『人和』。可惜,就連這個優勢,也要打折扣。毫無疑問,諸葛亮指正以後,由於他的以身作則和依法治國,蜀國沒有發生劉焉、劉璋父子時代的那種動亂。不過,第一次北伐時,李嚴的勢力還在,不服和不滿諸葛亮的人還有。知道諸葛亮殺了馬謖,廢了李嚴,局勢才算基本上平靜。但是,蜀漢政權內部矛盾的問題仍然存在。而且,正是這個矛盾,最終導致了蜀漢的滅亡。此其一。

其二,諸葛亮本人並不具備統帥三軍奪取天下的條件。他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卻未必是傑出的軍事家。關於這一點,原本是有定論的。陳壽說得很清楚,諸葛亮的特點,是『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也就是說,諸葛亮的政治才能由於他的軍事才能。軍事才能當中,治軍又優於用兵。所以,讓他治國,絕對一流;讓他治軍,也沒有問題。但要說設奇謀、出奇兵,那就不是他的強項了應變將略,非其所長

這原本是實事求是的評價,然而後世卻徒起紛紛。反對派的依據,主要是據【三國志·諸葛亮傳】的記載,司馬懿巡視諸葛亮軍營時,曾經佩服地說了一句『天下奇才也』的話。其實,司馬懿讚歎的,正是諸葛亮的治軍之才。對於他的用兵,則另有評價。這個評價記載在【晉書?宣武帝紀】中,原文是『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這話翻譯過來就是:諸葛亮這個人,志向很大卻不識機微,謀劃很多卻稀少決斷,喜歡用兵卻不知權變,簡直就等於說他志大才疏,不是打仗的料。所以司馬懿說,別看諸葛亮人多勢眾來勢洶洶,消滅他卻是指日可待雖提卒十萬,已墮吾畫中,破之必矣。至於諸葛亮北伐戰爭中用兵之誤,許多歷史學家都已說到,此處不再贅言。

以上三點,就是諸葛亮的北伐註定不可能成功的主要原因。至於宋代理學家責備諸葛亮『於道不純,於理未盡』,純粹一派胡言,不值一駁。

問題是,所有這一切,諸葛亮本人清楚嗎?

清楚。諸葛亮是何等聰明的人。明擺著的事實,豈能不清楚!也許,第一次北伐時,他還是比較樂觀的同時也很謹慎,但後來頭腦就清醒了。實際上,當年在隆中為劉備做規劃時,諸葛亮就說得很清楚,北定中原,復興漢室,一要天下有變,二要兩路出兵。現在,天下無變而荊州已失,豈是可以北伐滅魏的時候?

這樣一講,就又有了問題:既然如此,諸葛亮為什麼還要鍥而不捨地進行北伐呢?

答案仍在【出師表】。【出師表】一開始就說:『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這是實話。但如果以為『危急存亡』是因為曹魏的威脅,那就大錯特錯了。赤壁之戰後,曹魏方面可是從來就沒主動進攻過劉備或者蜀漢打孫權倒有好幾次。反倒是,劉備攻漢中,關羽圍襄樊,孔明出祁山,屢屢挑釁。所以『益州疲弊』的賬,不能算在曹魏頭上。東吳那邊也沒有威脅。諸葛亮執政後,吳蜀盟好已經恢復,雙方和平共處,相安無事。所以,益州之所以『疲弊』,問題主要在內部。

實際上諸葛亮的北伐,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安內必先攘外』。因為無論是轉移注意力,還是加強凝聚力,戰爭都是最好的手段。一個國家,如果處於戰爭狀態,管理和治理起來就順手得多。要整治或者鎮壓反對派,也便當得多。此其一。

第二,曹魏和孫吳雖然尚無直接威脅,但蜀漢在三國當中畢竟是最弱小的。在一個弱肉強食的時代,越是弱小,就越要圖強。【後出師表】說:『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待亡,孰與伐之?』這話無論是不是諸葛亮所說【後出師表】疑為偽作,道理都是對的。的確,『以弱為強,猶可資保』(【華陽國志·後主傳】。如果不主動進攻,那就只有坐以待斃。更何況在進攻的過程中,也未必沒有可乘之機。所以王夫之的【讀通鑒論】就說,諸葛亮的北伐是『以攻為守』。一方面,通過戰爭來保存自己鞏固以存;另一方面,通過戰爭來尋求機會待時以進。王夫之說,諸葛亮的深謀遠慮就在這裡公之定算在此矣

第三,諸葛亮畢竟是有理想的人,他的理想並沒有變。對於一個有理想的人來說,只要有機會,就會為理想的實現而努力。問題在於,理想沒變,形勢變了。因此,目標和策略也要變。也就是說,一方面要高舉『興復漢室,還與舊都』的旗幟,堅持『漢賊不兩立』的原則,不斷北伐;另一方面,又必須循序漸進,適可而止,必須小心謹慎,步步為營,絕不能再有關羽失荊州、劉備敗猇亭那樣的慘重損失。

安內必先攘外,小國更要圖強,理想必須堅持,這三條加起來一言以蔽之,就是『以攻為守』。這個『守』,既是守住蜀漢政權,也是守住荊州集團,還是守住道德底線。這樣複雜的問題,怎麼能對魏延說?又怎麼說得清?用王夫之的話說,就是『公蓋有不得已焉者,特未可一一與魏延輩語也』。諸葛亮很清楚,魏延滅曹的志有多大,立功的心有多切這可以從他後來所說『吾自當率諸軍擊賊』得到證明。把話說明白,他還不得跳起來!

何況,諸葛亮也需要有魏延這樣堅定不移的『抗曹分子』。有這樣的人沖在前面,對於現實『以攻為守』的計畫是有好處的。因此,不必也不能對魏延說穿。

魏延既然是堅定不移的『抗曹分子』,和諸葛亮的政治理想是完全一致的,諸葛亮為什麼還要交待『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呢?這就只能猜測了。我的猜測,原因可能有兩個:一是擋不住,二是保蜀漢。我們知道,魏延不但是堅定不移的『抗曹分子』,而且是一個自視甚高、自命不凡的人,當時大約只有諸葛亮鎮得住他。不過他對諸葛亮,也是口服心不服,背後仍不免嘀嘀咕咕。所以,諸葛亮料定他不會服從命令,而且估計他會繼續北伐可惜魏延並未這樣做。既然擋不住,不如由他去。所以,諸葛亮並沒有說『如果魏延不服從命令,就殺了他』,而是說『如果魏延不服從命令,就不管他』。因為這個時候,要緊的是撤回大軍,以便保住蜀漢。這可比消滅曹魏更重要。因為只有先保住蜀漢,才談得上消滅曹魏。

可惜這事不由人。諸葛亮去世三十年後,蜀漢還是亡了。那麼,蜀漢為什麼會亡呢?

請看下集:無力回天。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