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簽 查字

             

第三节 礼缘何而作

华夏礼义(中国礼仪)作者:徐俊生发布:懋基

2017-12-21 19:07

古人依據什麼來制定禮儀的?這個問題不解決,就無法理解為何華夏之禮是這種形式,而不是別的形式;也無法理解禮的重要性。想了解古人制禮的理念,仍然要從典籍中尋找答案。

人獸之別

歐洲文藝復興時,有一些學者曾想給『人』下一個準備的定義,其中有位學者指出『身上大部分沒有體毛,直立行走……』,於是有人拿了一只拔光毛的雞,問這位學者『這算是人嗎?』

其實,早在兩三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給『人』做出了定義:

人之所以為人者,禮義也。

〖禮記·冠義〗

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今人而無禮,雖能言,不亦禽獸之心乎?

〖禮記·曲禮上〗

人之所以稱為人,是因為人懂得禮。若不知禮義節制,見利而起心,則與禽獸何異?鸚鵡雖然能言,依然是飛鳥;猩猩雖然能言古云猩猩叫聲似嬰兒啼哭,依然是禽獸。現在,如果人沒有禮,雖然能言語,他的心不是和禽獸一樣嗎?韓昌黎公韓愈云:『貌則人,其心則禽獸,又惡可謂之人邪?』

面對這個反問,我們今天仍然沒有足夠的理由來反駁。人與動物的最大區別在於:人有文化、有文明,動物則沒有。而文明的最大特點便是人與人之間懂得禮貌、禮讓、協調、互助等等,做事有禮儀、有節制。若非如此,只憑自己的欲望來驅動行為,那不是與禽獸一樣嗎?所以,『人類』的概念不在於身體構造,而在於一顆不同與禽獸的內心。許多人關注『外星人』,外星人的身體結構必定與我們不同,但若有同樣一顆文明、禮讓、互助之心,不是亦稱之為『人』嗎?

孟子云:『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騰文公下〗意謂為人之道,要尊敬父母及人君,若違反這些,則與禽獸相類。而尊敬父母及人君,正是禮之要道,是禮讓、互助的基礎。不過,孟子所說,並非是愚孝愚忠,而是以『義』辯證,詳細可參考本書卷三〖孝親尊老〗,至於『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之類話語,原出自明代小說,不足為依據,因為小說中本就有正派與反派之分。翻閱浩瀚古籍經典,亦皆無此類說辭。〖禮記〗云『三諫而不聽,則逃之』,謂若再三向國君諫言而不被採納,則可離去。孟子就曾棄齊宣王而去。君臣關系,是建立在社會組織化基礎上,其目的是使百姓安居樂業,生活有所保障,所以若君無德,臣也有理由離去。此亦為禮之義。

禮是人類與禽獸,文明與野蠻的重要區別。也是族群與族群,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區別,是文明程度的重要標準。古人正是在這個認識基礎上,制禮作樂。

天人合一

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義有所錯。

〖周易·序卦傳·下篇〗

天地滋生出萬物;天地、萬物滋生出人類,人類男女相結合為夫婦,生出兒女;子孫世代繁衍,隨著人口數量的增加,就會出現君臣領導和被領導關係;有君臣,就會生出上級於下級的關係,順著這種自然的規律,夫婦、父子、君臣、長幼、兄弟之間相互的位置、身份等社會關系,用制度加以節制和確立,就是禮。所以,人們最應該敬仰的是天和地。從伏羲畫八卦的傳說中,可知那時已有天、地崇拜的觀念,歷朝歷代都建有專門祭祀天地的神壇,祭天之神壇為圜丘,祭地之神壇為方丘,象徵天圓地方,考古發現五千年前,就已有大型祭祀天地的神壇,見圖1-1上古祭壇。現今北京的天壇與地壇,就是明代建立的祭天與祭地的神壇。同時,祭天有乞求保佑風調雨順的含義,祭地有乞求五穀豐收的含義,所以,土神『社』又與穀神『稷』一起祭祀,此即『社稷』。

圖1-1上古祭壇

所以,華夏之禮,是『道』在社會管理中的應用,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實踐。

夫禮,必本於天,殽於地,列於鬼神。達於喪、祭、射、御、冠、昏、朝、聘。故聖人以禮示之,故天下國家可得而正也。

〖禮記·禮運〗

所謂禮,必定是本於天道,效法地道,它的適用範圍包括了鬼和神,它的表達方式是喪、祭、射、御、冠、昏、朝、聘,幾項大的禮儀。所以聖人用禮來昭示天下,這樣天下和國家都會管理的太平。

正是在這種由自然崇拜,到天人合一,一系列的價值觀、世界觀的基礎上,先聖先賢將風俗損益、增減、規範,昇華而成華夏之禮。經過系統化的禮儀,再由中央王朝頒佈推行至四方。於是,在遼闊的中華大地,雖然地區風俗各異,但人們所行的禮是相同的。並且這種禮儀還引起四方各國的仰慕和學習,春秋時期的戰爭,大多籍以禮儀的原由,因某國不守禮,固征伐之,戰爭的結果,也以被征伐方承諾守禮或者更換守禮的國君為終。唐朝時,日本主動派遣大批遣唐使來中國學習,明朝時蘇逯今菲律賓、錫蘭今斯里蘭卡等海外國家的國王、王子來到中國學習,都是被華夏文明禮儀之邦的光華所折服。『天朝上國』的稱號,絕不僅僅是經濟的富足和武力的強大,更重要的是文明的光輝。

聖賢認為,天道有常,而『人道』從於天道,故以天道為本,立人道倫常,天人合一,是以成禮。

夫禮必本於天,動而之地,列而之事,變而從時,協於分藝,其居人也曰養。其行之以貨力、辭讓、飲食、冠、昏、喪、祭、射、禦、朝、聘。故禮義也者,人之大端也,所以講信修睦,而固人之肌膚之會,筋骸之朿也。所以養生、送死,事鬼神之大端也。所以達天道,順人情之大竇也。

〖禮記·禮運〗

所謂禮,必定本於太一天道之義,動則順應地道之義。依從五行而行事,順應四時的變化,各自盡好自己在組織中的職責,生活中處事方式都很適當。表現在生活中的貨力工作、辭讓人際交往、飲食等生活中,以衣冠、昏、喪、祭、射、禦、朝、聘等各種禮儀中。所以說,禮義,是為人之本。禮義使人講究信用,維持和睦,使彼此團結得就像肌膚相接、筋骨相連一樣。禮義是養生、送死和敬事鬼神的首要大事,禮是貫徹天理、理順人情的重要通道。

『禮』與『理』的意義本就相通的,尊禮,就是尊理。

禮,上下之紀,天地之經緯,民之所以生也。

〖左傳·昭公二十五年〗

凡禮之大體,體天地,法四時,則陰陽,順人情,故謂之禮。訾之者,是不知禮之所由生也。

〖禮記·喪服四制〗

禮也者,合於天時,設於地財,順於鬼神,合於人心,理萬物者也。

〖禮記·禮器〗

禮,是國家從上至下的綱紀,是天地的經緯序列,人民賴之以生。

但凡禮之大體,必體天地之道,效法四時即四季之序,則乎陰陽,順乎人情。才能謂之禮。詆毀禮者,是因為不知禮是由何而生。

所謂禮,符合自然運行的時序,契合於山川土地的高下形勢,順應鬼神,並合於人心,可治理萬事萬物,是之謂禮。

『禮也者,理也。』『禮』與『理』意義相通。所以,『禮』對人有重要指導作用。禮是調整人際關係的根本原則,它有兩個方面,一是對自身的要求,二是如何對待他人,即『為人』與『處事』。每個人按禮的精神來管理自我和處世待人,整個社會就和諧融洽。所以歷朝歷代都非常重視禮。

所以,『禮』是人們通過學習,通曉天地、自然、人文之道,然後由內心而發。其中既有隆重莊嚴的儀式,又有細微的言行舉止。是在誠敬內心基礎上自覺而成的行為規範,這些規範後來固定成文章制度,是謂『禮儀』。禮的實質,是從內心到外在言語行為的一種自我管理。

禮作於情,或興之也。當事因方而制之,其先後之序則宜道也。又序為之節,則文也。致容貌所以文,節也。君子美其情,貴其義,善其節,好其容,樂其道,悅其教,是以敬焉。

〖性自命出〗郭店楚簡

禮因人情而作,所以能興起。遇事因其情而行禮,其先後順序皆可因道而隨宜。其順序固定成章,又以次序相節制,這叫做『文』。根據『文』來表現容貌儀表,這叫做禮『節』。君子讚美禮之情,尊重禮之義,完善禮之節,愛好禮之容,熱愛禮之道,喜歡禮之教,所以待人恭敬。

禮契合天道,順於人情而定。它的方式、順序等,皆因此而制。後來慢慢固定下來,成為『禮節』,以便後學者學習。其方式、順序也並非不可更改,但一定要懂得其內涵,然後再因時、因事而調整。若不懂其義,僅憑個人好惡而改,則很容易做出『失禮』之舉。孔子曰:『夫禮,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

敬天法祖

禮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無天地惡生?無先祖惡出?無君師惡治?三者偏亡焉,無安人。故禮,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師。是禮之三本也。

〖荀子·禮論〗

禮有三項最基本的,天和地,是生養之根本:祖先,是民族和分類之根本;君主和導師,是管理和教化之根本。沒有天地,我們在哪裡生存?沒有先祖,我們從哪裡出生?沒有君主和導師,我們的社會怎麼治理?這三項,若有一項偏離、缺失,那麼人們的生活就會不安定。所以,禮要敬事天地,尊重先祖,推崇君主和導師。這是禮三項最基本的。

人類生存於天地中,所用所需的衣、食、住、行之物,無不來自天地的滋養和提供,若天地不再為提供這些,人類必然滅亡;每個人的身體、性命皆由父母所生,父母的身體、性命又來自於上一代父母,這樣世代追溯,人們皆從先祖衍生而來,沒有先祖,就沒有自己,先祖是什麼類別,也決定了自己是什麼類別;君主負責管理國家,導師負責教育,以培養適合社會、國家所需之人才,或輔佐君主管理國家,或順應於國家的管理,做一個對國家社會有用的人,沒有君主管理者和導師,社會便會因無人治理而混亂。所以,天地、先祖、君師,三者,缺一不可。秉承天地自然之道的禮,自然要將敬事天地、先祖、君師放在最高之位置。有道是:『天生我,地載我,君管我,親養我,師教我。明·解縉紳

圖1-2天地君親師位

我們自古就自稱為炎黃子孫,炎黃時期還是氏族部落時期,炎是指炎帝,傳說炎帝族以火作為本族群的保護神。〖左傳〗昭公十七年說炎帝『以火紀,故為火師而火名』。同時,炎帝又稱神農氏,是最早進行農業耕作,實現定居生活的族群,對後世華夏民族的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黃是指黃帝,傳說黃帝族以土紀。〖易·繫辭下〗曰:『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黃帝最早制訂服章禮儀。黃帝命倉頡造字,奠定了華夏民族文明的基礎。〖千字文〗記載黃帝『始制文字,乃服衣裳』。同時,黃帝又稱軒轅氏,黃帝族是最早發明車的族群。

祖先崇拜是華夏民族最重要的文化,相信祖先靈魂不滅,子孫通過祭祀,可與祖先溝通,並得到祖先眷顧。同時,由於對祖先的崇敬,自然會認真的學習祖先遺留的教誨、生產生活經驗等,便於文化的積累和傳承,促成了孝道這個華夏文化基石的形成,道、德、仁、義的理念,都與孝道有緊密的聯繫。

和諧社會

前文已述,禮源於孝道,但原始的孝道僅僅是一顆優良的種子,能否生根、發芽、成長、開花、結果,還要看管理天下的『王』如何栽培:

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經,而民是則之。則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順天下。是以其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先王見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愛,而民莫遺其親;陳之以德義,而民興行;先之以敬讓,而民不爭;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惡,而民知禁。

〖孝經·三才章〗

孝道猶如天上日月星辰之運行,大地萬物之生長,天經地義,故百姓順應效法之。法天明以為常,因地利以行義,順此以施政教,則不用嚴肅訓教,則教化效果即成。先代聖王見到因循天地之道而教化,百姓就易於接受。所以聖王先愛護親人,則百姓沒有遺棄親人者。聖王陳說德義之美,為眾所慕,則百姓起而行之。君臣君主先行敬讓,則百姓就不再爭鬥。用禮樂引導百姓,則百姓和睦。將好惡事非展示出來,則百姓知有禁令,不敢犯也。

孝道的施行,對家庭、國家、天下的教化、穩定作用如此之大。所以,歷朝歷代,都會對本朝的祖先,及歷史上對民族、國家有重要功績的聖賢、帝王、文臣武將等行祭祀之禮。每個家族也會對自己的祖先行祭祀之禮。由孝道而生的祭祀之禮再擴展開來,是對天地萬物的崇拜,對往來古今的恭敬:

夫聖人上事天,教民有尊也;下事地,教民有親也;時事山川,教民有敬也;親事宗廟,教民孝也;大學之中,天子親齒,教民弟也;先聖與後聖,考後而甄先,教民大順道也。

〖唐虞之道〗郭店楚簡

聖人上祭皇天,教育民眾有所尊;下祀后土,教育民眾有所親;按時事祭祀山川,教育民眾有所敬;親自到宗廟祭拜,教育民眾以孝道;在大學國家最高學府裡,天子親自拜訪年長者,教育民眾以悌道尊敬長者;對於先前的聖人和後來的聖人,考查依據後聖,斟酌是否符合先聖之道,這是教育民眾順應歷史。依此觀之,先輩的祭祀禮儀,每一項都有深遠的意義,皆以教育民眾,同時又適應道德教化及歷史發展。由此可知,禮對治理國家何等重要。

禮之於正國也,猶衡之於輕重也,繩墨之於曲直也,規矩之於方圜也。故衡誠縣,不可欺以輕重,繩墨誠陳,不可欺以曲直,規矩誠設,不可欺以方圜。君子審禮,不可誣以奸詐。

〖禮記·經解〗

禮與治理國家的關系,就像衡與稱量輕重的關系,繩墨木匠畫線的工具與畫曲線直線的關係,規、矩與畫方、圓的關係。將衡上的秤錘審查好,貨物輕重就不會有欺詐;將繩墨工具線條真實的陳現出來,線的曲直就不會有錯誤;將『規』、『矩』真實的陳設出來,是方形是圓形就不會有欺瞞。同樣,深明於禮的君子,任何奸詐伎倆也就騙不了他。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論語·為政〗

以政令引百姓眾,以刑罰齊整民眾,則人民只巧詐茍免於刑罰,而無愧恥之心;以道德教化百姓,以禮制齊整民眾,使民知有禮則安,失禮則恥。如此則人民有羞恥感,而不犯禮,且能自脩而歸正。

先聖先賢正是認識到了德育、禮節的重要作用,所以在教育、管理等許多方面,皆以禮的推廣、教育為主。除了周朝的〖周禮〗〖儀禮〗,歷朝歷代皆有各自的禮儀,宋代的〖政和五禮新義〗、明代的〖大明集禮〗等,皆是由中央政府制訂的禮儀。而禮義的教育,則通過各地的文人士子、鄉紳等讀書人,傳播到社會的各個角落。刑律則只是一種補充。

在後來的傳承中,許多人只知模仿以前禮的流程儀式,而忽略了其內在的意義,這樣禮就失『義』、失『情』,而僅有外在之『儀』。

禮之所尊,尊其義也。失其義,陳其數,祝史之事也。故其數可陳也,其義難知也。

〖禮記·郊特牲〗

正是由於禮『義』的失傳,於是後人將注意力全放在了禮『儀』上,後世所謂『吃人的禮教』,概因此而成。所以,禮教的『吃人』,並非禮本身有問題,而是傳承中出了問題。吾輩當發掘禮之『義』,『與時偕行』,損益古禮而用之,重塑禮儀之邦,此正是本書所編撰之意。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