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3419|回复: 1

朱小健:发扬传统文化需要知行合一

[复制链接]
延章 发表于 2014-11-18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接受凤凰网专访

; _) \+ Y( c. G: _9 ^: S7 h& O6 a

凤凰网:朱教授您好!因为这是汉字之旅,咱们是从新政到安阳再到登封和漯河,其实他中间路线是有一个折返的,您能不能简单地给我们介绍一下,为什么要走这样一条路呢?


7 y  r/ Q% K  i( L

朱小健:汉字之旅是经过了两岸主办单位共同协商,有过非常多的设想。最后确定,有多方面的因素。我们这次旅程主要在两个地方,一个是河南,一个是北京;另外一个因素是我们自己的主题,“汉字之旅”,就是按照汉字的发生、产生、演变、流传这样的一个过程和线索来安排。  


% [, b6 a: W) _3 K

这次我们的营员其实只有很少几位是学汉语言文字的,大多数的都是其他各专业。但是,我们每个人又都在使用文字,使用汉字,所以我们从博物馆看到殷墟,然后再回到南边的漯河,就是你说的一个大折返。

4 Z/ K) I! y( I- H0 Z) U+ U9 t! D! X# Y

今天我们站在这个地方(漯河),是解释汉字的功臣许慎的故里。西元一百年的时候,他在这个地方完成了对汉字的声音、形体、意义的全面解释。他的著作叫《说文解字》,已经可以看作是人类最早的一部详解字典,就是符合现现代意义上的详细解释的详解字典。

, d; Y6 V6 [6 V9 ]3 ]9 m

这样的一部字典,奠定了许慎的的地位。许慎这个人,当时人评价他“五经无双”。“五经”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国学,儒家经典。许慎我们今天看他是一个文化人,同时他是经学家,他的说文解字就是要解释我们文化,解出我们的经典,让我们的文化得以传承,所以他既是一个文字的解释和传承者,也更是中华文化的阐释和传承人。所以我们在这个地方来结束我们的河南之行。


% Q( \* s+ Y+ z3 Q; r+ k* ~

朱小健教授(第一排左七)和体验营的两岸同学在许慎文化园留影

朱小健教授(第一排左七)和体验营的两岸同学在许慎文化园留影
朱小健教授(第一排左七)和体验营的两岸同学在许慎文化园留影
: F! w+ d; F" R$ N

记者:咱们的汉字之旅,到今天为止,河南的这一部分已经结束了,到现在为止,您觉得达到您预期的目标了吗?


+ K; u2 A. {% @1 {# q

朱小健:到目前为止,我们讲了很多关于我们设想和目标的一些解释,但其实我们并没有一个标准,说这次体验营一定要一个可见的东西,比如说每个同学要写上三篇还是四篇文章,比如说要每一个人一定要认识多字,没有这样的具体的目的。

( n" f  p; M* G1 j+ C3 f

我们的目的什么呢,体验!什么叫体验?我们每一个同学都在自己的大学、自己的专业里面获得了很多的知识,我们都在用这个知识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我们准备着走出学校之后,要为这个来为社会服务。


% J- [# d; x5 x: o

但是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观念,叫做知行合一。我们的知识是武装我们的,我们掌握了知识以后,认同了一个理念之后,有了信仰之后,更重要的,我们要去做。反过来,我们这个理念和信仰的形成,也要在做的过程中间去巩固去完善。所以体验是我们的一个最大的目标。

; c1 O# k$ b5 @' _+ X1 t$ l

如果说目标的话,据我这两天跟同学们的交流来看,完全达到了。尤其是海峡对岸的台湾同学,他们在这儿感受到了民风、民情,体验到了大陆同学的平常生活,体验到了大家好像不太一样的一些状态,一些形式,以及背后的一些理念。两岸同学有非常多的交流,他们非常高兴。他们也觉得,这样的一种体验是我们学习过程中,我们人生过程中重要的环节。我觉得这就可以了。


9 B2 ^, C- y% u( {

不一定要同学认太多的字,甚至不一定要大家认可这个文化,认不认可文化的一致性,不重要,我们先去感受,感受之后看它跟自己之间有没有相适应,或者相区别的地方,再去思考。我想我们一定会一届比一届有更多的收获。


4 v! [; c1 m$ d6 X

记者:另外,提到海峡两岸还是绕不开繁简字的一个分歧,之前黄德宽教授提到,繁简最终会走向大同,您怎么看?


. ]: c. h5 y4 n4 S! j8 I% p9 _+ k) k& A

朱小健:繁简字走向大同是黄教授的一个愿望。他应该是着眼于两岸现行的两种体系,一种是比较传统一点的,大陆叫繁体字的,一种是大陆里已经经过了几十年的民众使用,形成了大家习惯的简化过的这个字。如果着眼于这两个系统的话,那么黄教授的这样一个愿景也许会有实现的可能。


9 J- C- Q+ C7 |+ Z2 C2 q, v6 C

但是我倒觉得没有必要一定要去追求这样一个体系的概念。

/ }, P! w1 c; ~  a/ X

我2007年到台北参加过第二届汉字文化节,当时我做的演讲,就叫正体字与简化字的全方位对话。我当时讲的就是说,正体字跟简化字其实不是一个完全对等的概念,所有的简化,从我们在殷墟看到的甲骨文这个成熟的体系当中,是早就有简化字的。不管是海峡那边民众,还是我们自己写字的时候,我们愿意写笔画少的。


4 x9 W* b" K. v4 g

当然,笔画少就会丧失一部分表意功能。那他就有了一个可能,在区别性特征上减弱的这样一种可能性,这个时候文字就会又复杂一点,让区别性特征增加一点。这样的过程必然长期存在于汉字的演变过程中,之后仍然会不断地简变繁、繁变简。


" u( x: @& P% N6 Q; ^

黄教授说的是两个系统,他可能是人为的要进行一种选择。这种选择最后是由人们的使用习惯来决定的。我们不要幻想着有一天世界上只有一种汉字,不会的,汉字已经产生了,在这个过程中间,一定会不断地发展变化,大概是这样的。

  C7 ]1 v$ j$ Q" r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15-7-3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上有两种汉字,你造吗?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