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866|回復: 1

[儒家学说] [论语心得] 2.24 小人做事从利益着眼,君子处事从道义入手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延章 發表於 2022-12-22 18:1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论语·政】第章: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现代汉语
本章用现代汉语怎么理解呢?
说,『不和自己有道义关联先人,却祭祀他,这是为了获得利益而谄媚他人。』『看见应当自己尽义的地方却不去做,这是没有勇气原因。』
论语新解·为政篇】先生说:『不是你当祭的鬼而祭他,这是你存心谄媚。遇见你该当做的事不做,这是你没勇气。』
论语译注·为政篇孔子说:『不是自己应该祭祀的鬼神,却去祭祀他,这是献媚。眼见应该挺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这是怯懦。』

理解思路
本章的理解要点有哪些?
一、和我们有道义关联的先人,除了我们自己的祖先,还有先师、君上、民族英雄,以及其他的有恩之人,所以『非其鬼』不单指自己的祖先。
二、义与利是共存的,先有利于我的人,我就负有对他的义,祭祀他就只是尽义;如没有利的存在,义也就不存在,就不应该祭祀,却要去祭祀,就只能是为了谄媚他的后人,以获取某种利益。
、自己负有义的地方,本来是应该去尽义的,但是却不敢做,如果这个人是有仁义的,那么,他就是缺乏勇气,缺乏担当。
四、这一章孔子旨在揭示,处事但凭义,在行政上也是这样。

中心思想
本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
自己负有义的事一定要去做,与自己没有道义关联的事,就不要去做。

思维启发
那么,本章能给我们什么启发呢?
要养成义利均衡的思维,并事以义为先,这样可以避免许多过失。

词语注释
鬼,古代人死叫『鬼』,一般指已死的祖先而言,但也偶有泛指的。
祭,祭是吉祭,和凶祭的奠不同人初死,陈设饮食以安其灵魂,叫做奠。祭鬼的目的一般是祈
谄chǎn,谄媚,阿谀。

本文来自以下【文集

已绑定手机
三代 發表於 2023-5-26 02:15 手机频道 | 顯示全部樓層
包括祭拜宗教人物,也是『谄』吧?!

使用道具 舉報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 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联系微信号: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