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簽 查字

             

宿甘露寺僧舍(曾公亮·宋代)

古诗三百首作者:发布:延章

2022-11-7 15:51

曾公亮998年-1078年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军火家、思想家。字明仲,号乐正,汉族,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市人。仁宗天圣二年进士,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历官知县、知州,知府、知制诰、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封兖国公,鲁国公,卒赠太师、中书令,配享英宗庙廷,赐谥宣靖。曾公亮与丁度承旨编撰【武经总要】,为中国古代第一部官方编纂的军事科学百科全书。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译文
枕中微湿,好似身处云峰之间;长江的波涛声像万壑松声一样,似乎就在我床底下轰响。

注释
甘露:甘露寺,在江苏镇江北固山上。寺建于唐文宗大和年间,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重建。北固山下临长江,当时江阔十余里。相传建寺时露水适降,因而得名。
松声万壑:形容长江的波涛声像万壑松声一样。壑,山沟。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译文
如果要看冲天巨浪拍起,只要一打开窗户,那汹涌奔腾的江水就会滚滚扑来。

注释
银山拍天浪:形容波浪很大,像银山一样。



赏析此诗的艺术特色主要有三点:

一、内容丰厚,境界阔大。仅二十八个字的绝句,就写了枕、床、窗、山、峰、壑、江、浪、银、云气、松声等许多事物,从而扩大了诗歌的表现力。诗人身处斗室之中,想象飞越千里之外,从上到下,由近及远,描写夜幕下的群山万壑、千里大江,展现了辽阔渺远,壮丽迷人的江南夜色,笔法空灵,词意蕴藉。

二、以动写静,景中寓情。诗人创造了一种静谧的意境,却是用动的描写来取得这种效果的。流荡的『云气』,哀呜的『松声』,奔涌的大江,喧嚣的涛音,这些动的景物,给小诗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同时又通过动,更加突出地显示了大自然的宁静。诗中似无直接的抒情,但诗人热爱祖国河山、赞颂江南夜色的美好感情,却从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景物描写中显现出来。曾公亮所处的北宋时代,党争激烈,阶级矛盾尖锐,在承平盛世的气象下,酝酿着深刻的社会危机。诗人对此不无隐忧。『万壑哀』『拍天浪』,正是一个清醒的政治家对时局深感不安的心理的曲折反映。

三、语言质朴、平中见奇。诗人很注重选词炼语,用了许多朴素无华的词语,如『千』『万』『大』『哀』『放入』等等,重笔虚写浩茫夜色中的壮伟奇观:气势磅礴的大江,『银山拍天』的浪涛。造境,于宏阔中出雄奇;抒情,在平淡中见深沉;具有强烈的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此诗一句一景,景中寓情,从小处着笔写出了长江的宏伟气势。

甘露寺在镇江北固山巅,濒临大江,因此这首诗着力描绘地势,在构思时,不用实笔,全通过想象,描绘出一幅空阔奇妙的江南夜色图,写出了江水的壮观和甘露寺的险要。首句写山峰的云气,次句写山谷的松声,末两句写长江的风采。一句诗一个画面,全诗浑成合美。诗中有画,景中有情。

写景诗,许多诗人往往爱从视觉落笔,如唐代诗人李白的:『危楼高百尺』【夜宿山寺】,贾岛的『松下问童子』【寻隐者不遇】。曾公亮却避开这种传统的写法,另辟蹊径,独出机杼,从感受、听觉去写。诗题是『宿甘露僧舍』,所以围绕『宿』字展开。睡在寺里,房间中自然不可能有云雾,所谓『枕中云气』,当是长江水汽会在高处,令人觉得空气很湿,甚至枕中已经凝结了些许水珠。诗人躺在枕上,感受到枕中微湿,自然联想起长江之浩瀚,甚至误以为自己身处云峰之间。接着,诗人又写床底穿来的江水之声,那阵阵惊涛,仿佛狂风席卷山谷,招起无数苍松摇撼助威,其声壮烈奔腾之至。『枕中』『床底』,点明诗人已经就寝,紧扣诗题『宿』字。『万壑哀』,语出杜甫【诸将五首】之五:『巫峡清秋万壑哀』。曾公亮诗中的这一『哀』字,恰切地摹写了风吹松林所发出的低沉悲壮的声音。用『千』写『峰』,用『万』写『壑』,极尽形容,从纵向描写北固山奇险变幻、充满生机的景象。

这起二句是睡在床上的感受与幻想,是通过感官来证实它存在,虽然没有具体的肯定,逼真感很强,尽管北固山没有千山万壑存在。『云气』、『松声』,一在枕上,一在床下,都反映了江水之猛劲;而感觉到云气,凝听到松涛,也反映了诗人心底的宁静。这两句写近景,对仗工稳,用笔细腻,文字跌宕生姿。

三、四句写远景。诗人来到甘露寺原是为了住宿歇息的,可寺外千山万壑的松涛声和不尽江流的喧哗声,搅扰着他,辗转反侧,不能安眠。诗人情绪激动了,索性披衣起床,打开窗户,迎风伫立,凭栏远眺。天空没有月色星光,地上熄了万家灯火。周围的一切都被黑暗吞噬,看不见山,看不见树,也看不见远处的城廓。只有横躺在北固山下的长江,这条水的巨龙,力的怪神,在没日没夜、无休无止地掀起惊天的狂澜,发出动地的长吟,不甘沉默,永无睡意。诗人虽然看不清,但能想象出它那汹涌澎湃的壮阔气象。于是掉转诗笔,将描写对象由千峰、万壑转向长江、巨浪,开拓出一个奇丽广阔的新境界。

『银山拍天浪』是写得很精彩的景语,气势警拔,形象生动,层层修饰,词约义丰。『银山』从色、形、质等多方面地细致入微地刻画波涛的光彩、巨大以及沉重感。『拍天』则状波峰的突兀和高峻,使人感到惊心动魄,惶惶不安。不用『玉山』而写『银山』,用词是雕琢的。银是仅次于金的贵重金属,色白而灿烂。用鲜亮的词把平凡的波涛写得十分美好,格外显豁,寄寓着诗人高洁的情怀。

末句构思很奇特,仍用幻笔,不说开窗看如雪白浪,而说奔腾翻滚的长江被『放』进窗来,把长江的气势写透写活,作者眼前似乎看到浪花要扑进窗来的奇观,深深地被长江的伟观所震撼。『放入』,自然是长江先前想要入窗而不得,诗人到此刻才将它放了进来。原来所谓『枕中云气』,所谓『床底松声』,都是长江有意而为。长江想要冲进房间,好让诗人欣赏自己的奇伟,便先以枕云相示,后以骇浪相呼,不停地邀请着诗人,召唤着诗人,诗人便再也无心睡眠,欣然开窗,与长江陶醉在了一起。明明是诗人向往长江景色,到了诗人笔下,却成了长江招引着诗人去欣赏,通篇用反客为主而不露痕迹,前后呼应之间又只觉一气呵成,笔法高超。这一写作及炼字方法,与杜甫【绝句】『窗含西岭千秋雪』相仿,但杜诗写的是静态,曾诗写的是动态,更具魄力,只有稍后的王安石绝句『两山排闼送青来』可与媲美。


参考资料
1、李梦生.宋诗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22-23
2、黄瑞云.两宋诗三百首: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23
3、缪钺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71-72
4、吴洪荣,品读【宿甘露寺僧舍】[J],读与写高中版,2008年06期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