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簽 查字

             

长平之战,国运之争│144

先秦历史故事(青禾田讲古系列之一)作者:李永田发布:青禾田讲古

2022-9-17 09:27

秦赵两国在长平之地发生一场大战,并且逐渐发展成决定两国国运的大决战。

决战开始之前的秦赵两国,不管从整体国力,还是军事实力,秦国都占有比较明显的优势。不过赵国因为主要采取守势,再加上属于本土作战,所以相对的占有地利和人和的有利条件。

另外,因为其他国家也不愿秦国独大,所以如果赵国能采用有效的外交手段的话,其他诸侯国,或者袭扰秦军后路,或者帮助赵军抗击秦军,都是很有可能的。而秦国,因为强大的实力,基本上是找不到盟友的。所以赵国还占有外交上的优势。

综合起来,双方各有优势,战争结果,就全靠双方国君和主帅的战略战术的合理运用了。

按照史料分析,战争开始的时候,双方投入的兵力大约都在20万左右,随着战争的不断进行,双方不断增加兵力,最终赵军投入共计约45-50万兵力,包括平原君驻守上党的5万兵力,廉颇带领的20万兵力,后来赵括带来的20万兵力。秦军投入总兵力也在40万以上,有资料考证为55-60万。

秦将王龁在夺取上党郡之后,率军直扑长平地区,向赵国本土发动攻击。此时廉颇已经在长平地区布置好了三层防线。不过王龁也不是白给的,挟大胜之威,以锐不可当之势,率领秦军和赵军接连交战,胜多败少,直接突破赵军的第一道防线。赵军接连失利,损失惨重。双方在决战前的第一波接触,赵军处于劣势。

廉颇重新分析战场形势后,决定利用自己本土作战的优势,采取守势。廉颇认为,秦军的补给线比赵军漫长的多,这样粮草、军械等后勤供应就会比赵军困难,而且损耗会很大,所以廉颇彻底放弃了不易防守的第一道防线,直接退守到丹河以东的第二道防线处,构筑起大量防御工事,以逸待劳,和秦军打起了消耗战。

秦军继续发动攻势。这一波接触,赵军占了优势,秦军多次进攻,死伤不少,却没能攻破赵军的防线。就这样,双方有来有往,处于僵持状态,达数月之久。

面对已经打成国运之争的这场战役,秦国上下也下了狠心。在范雎的辅助之下,秦昭襄王下令召集秦国国内百万青壮,疏通沟渠,然后直接从水路运粮。这个时候,两国都已经拼上了全部的力量了。因为按照史料推断,这时候的秦国,全国总人口,应该也就在400万多一些,不到500万的样子,赵国总人口也就300多万,不到400万的样子。而秦国连军队,加上疏通沟渠的民夫,动员人口超过150万,应该说几乎是全国的青壮年男子都动员起来了。

沟渠疏通后,秦国运送粮草军械的速度大大增加,消耗减小到最低,这一下,反而是赵国的运输成本相应的变得更高了。

而赵国却处于相反状态。因为开战之前没有预料会打成这种规模,准备不够充分,再加上国内粮草储存本就不足,开战不久,粮草就处于匮乏状态。而且大量的青壮年被抽调到前线作战,或者做了民夫,农事在即,田中劳作的人口不足,长此以往,赵国将陷入国库空虚,无粮可食的状态。

再加上秦国不断派兵骚扰赵国的补给线,使赵国的运输成本,再次无限扩大。对于秦军来说,反正是在敌国的领土上作战,可以肆意的烧杀抢掠,任意破坏,无所顾忌。这就使得赵国的处境雪上加霜,难上加难。

赵国派人向齐国借粮,但是齐国怨恨赵国当年配合燕国攻打齐国,没有同意。

赵国君臣面对此种窘境,一部分主张联合其他国家,合纵抗秦,一部分主张遣使入秦,与秦讲和。赵孝成王采纳了与秦讲和的策略,派大臣郑朱为使,去秦国商量议和之事。

当时任赵国相国的虞卿坚决反对。虞卿认为,如果我们派去使者,秦王必定会隆重接待,借以昭示天下,让其他国家都知道秦国和赵国正在讲和。到那时,即使我们再去向别的国家求救,别的国家也一定不会相信,认为秦赵已经议和,一定不会出兵救援我赵国。而秦国知道天下各国都不来救援赵国,最终一定不会同意议和。到那时,我们就真的走投我路了,赵军必败。

最终,赵孝成王也没有接受虞卿的建议,还是派遣郑朱入秦。秦国的策略,果然如同虞卿预料,一方面大肆宣扬秦、赵正在议和,防止各国出兵救赵,一方面继续向前线派兵,积极寻找着与赵军最后决战的机会。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