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簽 查字

             

赵武灵王之第一次灭国危机│115

先秦历史故事(青禾田讲古系列之一)作者:李永田发布:青禾田讲古

2022-9-12 09:16

战国时期,各国之间,时战时和,时敌时友。为了生存和霸业,各国都在努力发展着自己,三家分晋之后的赵国,也是如此。

赵国地处中原腹地,属于经济、文化都较为发达的地区,但同时也属于四战之地。西有强大的秦国,东有齐国和燕国,南有韩国、魏国,北边更是和彪悍的胡人国家或者部落林胡、楼烦、东胡、义渠、空同等接壤。同时,军事实力并不弱小的中山国,深入赵国腹地,将赵国河东、河北两块国土分割开来,导致赵国不得不将大量兵力屯驻国内,防范中山国。这也导致了,赵国国内和边境,战乱不断。

在如此错综复杂的形式下,在赵国历代君主的努力下,赵国慢慢发展着。到了赵肃侯时期,魏国的实力越来越衰弱,而赵国则逐渐强大起来。

赵肃侯二十四年公元前326年,赵肃侯去世,他的儿子,年仅十五岁的赵雍即位为赵国君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赵武灵王。当然,这时的赵雍,还没有称王。

然而,赵雍还没在赵国君主的位子上坐稳,灭国的危机就悍然降临了。

因为赵肃侯在位期间,赵国和魏国的关系,已经势成水火,几乎到了不死不休的程度。所以看到赵国国丧,魏惠王立即派人联合秦、齐、楚、燕四国,各派精兵万人,组成超过五万人的精锐队伍,以吊唁为名,悍然准备进入赵国,伺机灭赵。再加上楔入赵国版图的中山国,随时准备着侵入赵国,赵国在刹那间,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对于仅有十五岁的赵雍来说,这第一关几乎就是生死关。一方面是新君刚立,群臣、百姓还不信服,自己的国君之位还没有稳固,而且父丧未完;另一方面,面对五国联军假借吊丧为名的入侵,是战是和,如何战?怎样和?举棋不定。

好在年轻的赵雍,就具备了一代雄主的雏形,而且他的父亲也给他留下了一批颇为趁手的臣子,在托孤重臣肥义的辅助下,赵国君臣最后确定,一方面,决不妥协,针锋相对,以硬碰硬,不惜鱼死网破,倾举国之力,应对此次危机;另一方面,联络盟友,从背后攻击敌人,从而分化敌人的联盟

赵雍首先命令赵国全国戒严,所有军队,尤其是边境军队,处于最高警戒状态,做好随时投入战斗的准备。

接下来,派使者去韩国和宋国,寻求盟友。因为韩国和宋国,同样处于秦、齐、魏、楚等国的包围之间,唇亡齿寒,所以很容易被赵国使者说服,三家组成联盟。这下,赵国一方实力大增,而敌对方五国中的秦、魏、齐三国,都受到赵、韩、宋等国两面,甚至三面的威胁,从而不得不谨慎从事。

最后,赵雍又派出两路使者,各携带重金,一路奔越国,一路奔楼烦,用重金买动这两个国家,让越国从背后攻打楚国,让楼烦进攻燕国和中山国战国时期『围魏救赵』之类的谋划是常态

面对着敌国的入侵,楚国果然将大部分的注意力转移到老对手越国身上。

燕国更加不堪。因为燕国本来就比较弱小,此次联盟中,基本处于凑数状态,面对楼烦的进攻,就已经手忙脚乱,而且更加担心赵国和楼烦联合起来,夹击燕国,所以燕国迅速放弃联盟,撤回军队。

中山国面对楼烦的进攻,也不得不收缩军队,以图自保,没有精力再找赵国的麻烦。

解决掉一半敌人之后,只剩下秦、齐、魏三国,在赵、韩、宋三国联盟已经成立的情况下,赵国底气更加充足,强硬的命令,来奔丧的国家,只允许使者带着吊唁之物进入赵国边境,并服从赵国派出的接待人员的安排,而所有别国军队,不得进入赵国领土一步。

秦、齐、魏三国见赵国全国戒备,自己又丝毫不占优势,不得不收拾起趁机灭赵的小心思,规规矩矩的派使者,按照诸侯国之间的正常吊唁程序,吊唁完赵肃侯后,垂头丧气的离开赵国。

赵国,安然度过这次灭国危机。赵雍,凭借自己优异的表现,得到全国上下大臣、百姓的拥护和信任,从而坐稳了赵国君主之位

魏惠王图谋赵国失败,担心赵国秋后算账,不得不放下身段,在转过年来的赵武灵王元年,亲自带领着自己的太子,到赵国恭贺赵雍正式即位,希望借此弥补赵、魏两国的关系。盟国韩国国君韩宣王,也领着太子来到赵国,对赵雍表示祝贺。

赵雍对此,也是以礼相待。三晋至少在表面上看来,重修旧好。

接下来的赵雍,逐渐展露出一代霸主的雄姿,带领着赵国,逐渐强大。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