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簽 查字

             

镇国之宝后母戊鼎的故事│09

先秦历史故事(青禾田讲古系列之一)作者:李永田发布:青禾田讲古

2022-8-28 20:52

进入商代以后,无论是文明还是科技,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这时的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已经达到极高的程度。青铜是铜和锡、铅的合金。商代与其后的周代,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

这个时代的青铜器具,可以分为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四大类。其主要作用之一是盛物用的容器,同时也是宗庙中的礼器。当时,青铜器的数量多少,可以表示出拥有者身份、地位的高低,青铜器形制的大小也可以显示出权力的等级。这些都是有规定的,不可以随意乱用。

青铜器中,最重要的种类就是鼎。鼎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一种象征,具有极其崇高的意义,它既是食器,又是一种标明身份等级的重要礼器。

鼎最常见的形状为圆腹、两耳、三足,呈盆、盂状,也有少量呈斗状的四足方鼎。最早多用于祭祀或典礼时盛煮鱼猪牛羊肉等食物,相当于现在的锅。后来发展成祭祀天帝和祖先的礼器。

此外,鼎后来又发展成国家政权的象征。我们现在常用的成语『一言九鼎、问鼎中原、三足鼎立』等,都来源于此。

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的后母戊鼎,就是这一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品。

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字而得名。鼎呈长方形,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腹部呈长方形,下承四中空柱足。鼎耳上有一列浮雕式鱼纹,首尾相接,鼎耳外侧有浮雕式双虎食人首纹,腹壁四面正中及四隅各有突起的短棱脊,腹部周缘有饕餮纹,均以云雷纹为地。足上端有浮雕式饕餮纹,下衬三周凹弦纹。

经研究考证,鼎腹内壁铭文『后母戊』是商王武丁的皇后妇妌jǐng的庙号,此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

妇妌是商代武丁王的皇后,是来自井方之女,死后庙号为『戊』,祖庚、祖甲时期称之为『母戊』。

最初给该鼎命名的是郭沫若先生,称其为司母戊鼎,意思是『祭祀母亲戊』。这一命名一直沿用了下来,但争议一直不断。有多位学者提出,『司』字应作『后』字解,因为在古文字中,司、后是同一个字。大部分专家认为『后母戊』的命名要优于『司母戊』,其意义相当于『伟大、了不起、受人尊敬』,与『皇天后土』中的『后』同义。现改名『后母戊』,意思相当于:将此鼎献给『敬爱的母亲戊』。

关于大鼎的名字,还曾经出过一次尴尬的事:2011年,在大鼎刚刚被改名不久,中国国家博物馆、殷墟博物苑、中国文字博物馆,三个博物馆,在展示这件大鼎殷墟、文字博物馆为复制品时,出现了不同的称谓,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时称为『后母戊鼎』,而殷墟博物苑大鼎出土地、中国文字博物馆国内唯一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展览时的名字为『司母戊鼎』。

后母戊鼎的出土,还有一段曲折惊心的故事。

1939年3月,河南安阳武官村的吴培文等人在野地里探宝盗掘,发现神秘硬物,后历经三天三夜,挖出一个铜锈斑斑的庞然大物。当时,他们还不知道的是,这就是震惊后世的青铜器国宝后母戊鼎。

当时的安阳,早已被日寇占领。后母戊鼎出土后,秘密运回村中,先埋到了吴培文的院中。可很快消息被走漏,侵华日军注意上大鼎。

吴培文等人四处联系古董商人,准备卖掉大鼎,有古董商出价20万大洋收购,却要求将大鼎分割成几大块装箱。据资料记载,村民们连夜用钢锯、大铁锤等,分割大鼎。虽然是受了20万大洋的诱惑,但越砸越不忍心,越砸越觉得作孽,而且他们也担心古董商人变卦,钱物两空。于是吴培文阻止大家再砸下去,但此时一只鼎耳已被砸下。大家经过商量,还是决定先将大鼎埋藏起来,便于保护,并且把砸掉的鼎耳另外埋藏。

之后,日本人连续派兵进村搜宝。为了隐藏此宝,他们几次转移埋藏地点,还特意买来一个无铭文的青铜器赝品,让日本人发现、抢走。真正的大鼎始终没被日本人发现。后来,吴培文将大鼎秘密托付给自家兄弟,远离家乡避难,直到抗战胜利才回到安阳。

此后,大鼎一直被秘密埋藏于地下。

1946年6月,大鼎及鼎耳被重新挖出,上交政府。

1949年,国民党撤往台湾时,本来打算将大鼎运往台湾,但由于大鼎过于沉重,丢弃在南京机场,后被发现,转移到南京博物院。1959年大鼎从南京调往北京,存于新建成的中国历史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至今。

2005年,大鼎回归安阳『省亲』,已经是83岁的吴培文老人,时隔59年终于再次与大鼎见面。老人一直觉得,保护了大鼎没有落在日本人手中,是他一生之中做得最有价值的一件事。

后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