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簽 查字

             

黄以方录之一草一木皆有理之一

传习录作者:王阳明发布:延章

2022-5-9 01:42

黄以方,生平不详。

黄以方问:『「博学于文」为随事学存此天理,然则谓「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其说似不相合。』
先生曰:『【诗】、【书】六艺皆是天理之发见,文字都包在其中。考之【诗】、【书】六艺,皆所以学存此天理也,不特发见于事为者方为文耳。「余力学文」亦只「博学于文」中事。』
或问『学而不思』二句。
曰:『此亦有为而言,其实思即学也。学有所疑,便须思之。「思而不学」者,盖有此等人,只悬空去思,要想出一个道理,却不在身心上实用其力,以学存此天理。思学作两事做,故有「罔」与「殆」之病。其实思只是思其所学,原非两事也。』

译文
黄以方 ( 黄直 ) 问:『先生主张「博学于文是依事去学存此天理,然而,孔子讲的「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与先生的见解好象不一致。』
先生说:『【诗】、【书】等六经均是天理的显现,文字都包含在其中了。对【诗】、【书】等六经进行研究,均是为了学会存此天理,文并非仅表现在事上。有多余的精力去学文,也是包含在「博学于文」中间了。』
有人就【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请教于先生。
先生说:『这句话也是有针对性而说的。其实,所学的思就是学,学习有了疑问,就要去思考。「学而不思」大有人在,他们只是漫无边际地思考,希望思索出一个道理来,而并非在身心上着实用功以存此天理。把思和学当两件事来做,就存在「罔」和「殆」的弊端。说穿了,思也仅是思他所学的,并非两回事。』

评析
孔子说:『只顾读,而不思考、体会,就会越读越糊涂;只顾思考,而不读书、求教,那就要想入非非,是更为危险的。』【朱子语颊】说:『「学而不思」,如读书不思道理是如何;「思而不学」,如徒苦思索,不依样子做。』又说:『学不止是读书,凡做事皆是学。且如学做一事,须是更经思量方得。 然只管思量而不学, 则自家心必不安稳, 便是殆也。』

先生曰:『先儒解格物为格天下之物,天下之物如何格得?且谓「一草一木亦有理」,今如何去格?纵格得草木来,如何反来诚得自家意?我解「格」作「正」字义,「物」作「事」字义。【大学】之所谓身,即耳、目、口、鼻、四肢是也。欲修身便是要目非礼勿视,耳非礼勿听,口非礼勿言,四肢非礼勿动。要修这个身,身上如何用得工夫?心者身之主宰,目虽视,而所以视者心也;耳虽听,而所以听者心也;口与四肢虽言、动,而所以言、动者心也。故欲修身在于体当自家心体,常令廓然大公,无有些子不正处。主宰一正,则发窍于目,自无非礼之视;发窍于耳,自无非礼之所;发窍于口与四肢,自无非礼之言、动。此便是修身在正其心。然至善者,心之本体也。心之本体那有不善?如今要正心,本体上何处用得功?必就心之发动处才可着力也。心之发动不能无不善,故须就此处着力,便是在诚意。如一念发在好善上,便实实落落去好善;一念发在恶恶上,便实实落落去恶恶。意之所发,既无不诚,则其本体如何有不正的?故欲正其心在诚意。工夫到诚意,始有着落处。然诚意之本,又在于致知也。所谓人虽不知而己所独知者,此正是吾心良知处。然知得善,却不依这个良知便做去;知得不善,却不依这个良知便不去做。则这个良知便遮蔽了,是不能致知也。吾心良知既不得扩充到底,则善虽知好,不能着实好了,恶虽知恶,不能着实恶了,如何得意诚?故致知者,意诚之本也。然亦不是悬空的致知,致知在实事上格。如意在于为善,便就这件事上去为,意在于去恶,便就这件事上去不为。去恶,固是格不正以归于正。为善,则不善正了,亦是格不正以归于正也。如善此,则吾心良知无私欲蔽了,得以致其极,而意之所发,好善去恶,无有不诚矣。诚意工夫实下手处在格物也。若如此格物,人人便做得。「人皆可以为尧舜」,正在此也。』

译文
先生说:『程、朱主张格物就是格尽天下的事物。天下事物如何能格尽?比如「一草一木亦皆有理」,如今你如何去格?草木即便能格,又怎样让它来「诚」自我的意呢?我认为「格」就是「正」,「物」就是「事」。【大学】中所谓的身,就是指人的耳目口鼻及四肢。若想修身,就要作到:眼非礼勿视,耳非礼勿听,口非礼勿言,四肢非礼勿动。要修养这个身,功夫怎么能用在身上呢?心是身的主宰。眼睛虽然能看,但让眼睛能看到的是心;耳朵虽然能听,但让耳朵能听到的是心;口与四肢虽然能言能动,但让口与四肢能言能动的是心。所以,要修身,就需到自己心体上去领悟,常保心体的廓然大公,没有丝毫不中正之处。身的主宰中正了,表现在眼睛上,就会不合于礼的不看;表现在耳朵上,就会不合于礼的不听;表现在口和四肢上,就会不合于礼的不言不行。这就是【大学】中的「修身在于正心」。但是,至善是心的本体,心的本体如何会有不善?现在要正心,岂能在本体上用功呢?因此,就必须在心的发动处用功。心的发动,不可能无不善,所以,必须在此处用力,这就是在诚意。若一念发动在好善上,就切实地去好善;一念发动在憎恶上,就切实地去憎恶。意所产生处既然无不诚,那么,本体如何会有不正的?所以,要正心就在于诚意。工夫在诚意上方有落实处。但是,诚意的根本表现在致知上。「人虽不知而己所独知」这句话,就正是我心的良知所在。然而,如果知道善,但不遵从这个良知去做,知道不善,但不遵从这个良知不去做,那么,这个良知被蒙蔽了,就不能致知了。我心的良知既然不能完全扩充,即便知道好善,也不能切实去钟爱,即便知道憎恶,也不能切实地憎恨,又怎能使意诚呢?所以,致知是诚意的根本所在。但是,并非无依靠的致知,它要在实事上格。例如,意在行善上,就在这件事上做,意在除恶上,就在这件事上不去做。除恶,固然是格去不正以归于正。从善,就是不善的得到纠正了,也是格去不正以归于正。如此,我心的良知就不被私欲蒙蔽,可以到达极限,而意的产生,好善除恶,没有不诚的了。格物就是诚意工夫切实的下手处。格物若能如此,则人人都可为。【孟子】上所谓的「人皆可以为尧舜」,其正是这个原因。』

评析
石头可以破碎,但不能改变坚硬的性质;朱砂可以研磨,但不能改变它的红色。坚硬和红色,是本性中具有的。豪杰之士洁身自好,不可用肮脏的东西去玷污的本性,也像这样;圣人君子诚意正心,不可用私欲去蒙蔽的本性,也像这样。

先生曰:『众人只说格物要依晦翁,何曾把他的说去用?我着实曾用来。初年与钱友同论做圣贤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这等大的力量?因指亭前竹子,令去格看。钱子早夜去穷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于三日,便致劳神成疾。当初说他这是精力不足,某因自去穷格,早夜不得其理。到七日,亦以劳思致疾。遂相与叹圣贤是做不得的,无他大力量去格物了。及在夷中三年,颇见得此意思,乃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决然以圣人为人人可到,便自有担当了。这里意思,却要说与诸公知道。』

译文
先生说:『世人总认为对格物的阐释要以朱熹的观点为标准,他们又何尝切实运用了朱熹的观点?我确实真正地引用过。早些年时,我和一位姓钱的朋友探讨做圣贤要格天下之物,现在怎么会有这样大的力量?我指着亭前的竹子,让他去格。钱友自早到晚去穷格竹子的道理,费神伤力,第三天时,竟过度劳累卧床不起。当时,我认为他精力不足,自己去穷格,从早到晚仍不理解竹子的理,到了第七天,与钱友一样而卧床不起。因而我们共同慨叹,圣贤是做不成的,主要是没有圣贤如许大的力量去格物。后来我在贵州龙场呆了三年,深有体会,此时才明白,天下之物本无什么可格的,格物的功夫只能在自身心上做。我坚信人人都可做圣人,于是就有了一种责任感。此番道理,应该让各位知晓。』

评析
阳明先生学朱学之时,最疑惑之处是朱子对『格物』的解释。朱子认为天下事事物物皆有定理,务必格尽天下之物,才能全知。而阳明先生认为既说连一草一木都有自然之理,凭一己之力如何尽天下之事理?阳明先生为了解开这一谜团,曾经亲身实验。据说有一次,王阳明约了朋友,二人预备实验朱子格物致知的说法,于是选择庭院里的竹子为目标,想要穷究竹子之理。二人面对竹子静坐默思,思想竹子所隐含的自然之理。三日后,友人因精神衰弱而先放弃,七日后王阳明自己也病倒了。经过此番折腾,他若笑着对友人说,『要想刻意去行圣人之道,却也受制于愚笨的资质无法如愿。』

门人有言邵端峰论童子不能格物,只教以洒扫应对之说。
先生曰:『洒扫应对,就是一件物。童子良知只到此。便教去洒扫应对,就是致他这一点良知了,又如童子知畏先生长者,此亦是他良知处。故虽嬉戏中见了先生长者,便去作揖恭敬,是他能格物以致敬师长之良知了。童子自有童子的格物致知。』又曰:『我这里言格物,自童子以至圣人,皆是此等工夫。但圣人格物,便更熟得些子,不消费力。如此格物,虽卖柴人亦是做得,虽公卿大夫以至天子,皆是如此做。』

译文
弟子中有人说,邵端峰主张小孩子不能格物,只能教导他们洒扫应对。
先生说:『洒扫应对本身就是一个物,由于小孩的良知只能到这个程度,所以教他洒扫应对,也就是致他的这一点良知了。又例如,小孩敬畏师长,这也是他的良知所在,因此,即使在嬉闹时看到了先生长者,他照样会作揖以表恭敬,这就是他能格物以致他尊敬师长的良知了。小孩子自然有他们的格物致知。』 先生接着说:『我这里所谓的格物,自小孩子到大圣人,都是这样的功夫。但是,圣人格物就更为纯熟一些,毫不费力。如此格物,就是卖柴的人也能做到,自公卿大夫到皇上,也都能这样做。』

评析
做事情从根本做起,经过一段时间必定有所收获;从枝节做起,必定劳而无功。『根本』的东西寓于万事万物之中,并不因事大则『根本』就一定大,事小其根本就一定小。即使象扫地、洒水这样的小事,象小孩子这样的对象,其『根本』之点也未曾离开『良知』,时时注意从小事上去体认『良知』才是事情的『根本』。

或疑知行不合一,以『知之匪艰』二句为问。
先生曰:『良知自知,原是容易的。只是不能致那良知,便是「知之匪艰,行之惟艰」。』
门人问曰:『知行如何得合一?且如【中庸】言「博学之」,又说个「笃行之」,分明知行是两件。』
先生曰:『博学只是事事学存此天理,笃行只是学之不已之意。』
又问:『【易】「学以聚之」,又言「仁以行之」,此是如何?』
先生曰:『也是如此。事事去学存此天理,则此心更无放失时,故曰:「学以聚之。」然常常学存此天理,更无私欲间断,此即是此心不息处,故曰「仁以行之」。』
又问:『孔子言「知及之,仁不能守之」,知行却是两个了。』
先生曰:『说「及之」,已是行了。但不能常常行,已为私欲间断,便是「仁不能守」。』

译文
有位弟子感觉知行不能合一,他向先生请教『知之匪艰』。
先生说:『良知自然能知,本来很简单。只因不能致这个良知,因而就有了「知之匪艰,行之惟艰」的说法。』
有弟子问:『知行如何能合一?例如,【中庸】上讲「博学之」,又讲一个「笃行之」,分明是把知行当两件事看。』
先生说:『博学仅是每件事学会存此天理,笃行仅是指学而不辍的意思。』
弟子又问:『【易传】中不仅说「学以聚之」,又说「仁以行之」,这是怎么回事?』
先生说:『也是这样。若每件事都去学会存此天理,则此心就没有放纵的时候,因此说「学以聚之」。然而,经常去学存此天理,又无任何私欲使它间断,这就是此心的生生不息,因此说「仁以行之」。』 又问:『【论语】中孔子曾说:「知及之,仁不能守之」,知与行不就成为两件事了?』
先生说:『说「及之」,就已经是行了。但不能常行不止,被私欲阻隔了,也就是「仁不能守」。』

评析
【周易·乾】中说:通过学习来培植自己的德性;通过质疑问难来弄懂自己不明白的问题;用对待事物的仁爱之心来支配自己的行动,并使天下百姓受到恩惠。这段话是讲进德、修业的具体方法和待人处世的原则的。认为,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要通过学习的办法来解决;弄懂疑难问题要通过询问、商讨的方法来解决。为人处事必须遵循仁义的原则。这样,就可以给天下百姓带来利益。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