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簽 查字

             

子路初见第十九(中)

孔子家语作者:孔子,弟子发布:华夏士子

2021-10-6 19:01

孔子為魯司寇.見季康子⊙康子:當為桓子,非康子也.康子不悅王曰:當為桓子.非康子也.孔子又見之.宰予進曰:『昔予也嘗聞諸夫子.曰.「王公不我聘則弗動」.夫子之於司寇也日少王曰:謂在司寇.官少日淺.吳曰:言居位不久也.而屈節數矣王曰:謂屈節數見於季孫.不可以已乎.』孔子曰:『然.魯國以眾相陵.以兵相暴之日久矣.而有司不治.則將亂也.其聘我者.孰大於是哉王曰:言聘我使在官.其為治.豈復可大於此者也.』魯人聞之曰:『聖人將治.何不先自遠刑罰.自此之後.國無爭者.』孔子謂宰予曰:『違山十里.蟪蛄之聲.猶在於耳.故政事莫如應之王曰:違.去也.蟪蛄.蟬屬蛁蟟也.蛁蟟之聲.去山十里.猶在於耳.以其鳴而不已.言政事須慎聽之.然後行之也.吳曰:聽字疑闕誤.大抵使聞而改之之意.』

白話譯文
孔子在魯國擔任司寇時去拜見季康子,季康子很不高興。孔子又去拜見他。宰予進勸孔子說:『從前我曾聽老師講過:王公貴族要是不以禮聘請我,我不會主動去找他們。現在您擔任司寇的時間不長,但已屈節委屈自己多次了,不可以不去嗎?』孔子說:『是這樣的。魯國國內以多欺少,用士兵來侵犯別人的時間已經很久了,而有關官員不管,那將會出大亂子。執政者如果任用我,讓我來治理此事,有哪件事比這更大呢?』魯國人聽到這些話,說:『聖人將要來治理魯國,我們何不自己先遠離刑罰。』自此以後,魯國沒有相互爭鬥的人。孔子對宰予說:『離山十里,蟪蛄的叫聲仍然在耳。所以處理政事不如謹慎地聽取意見,然後找相應的辦法。』

孔子兄子有孔篾者.與宓子賤偕仕.孔子徃過孔篾.而問之曰:『自汝之仕.何得何亡.』對曰:『未有所得.而所亡者三.王事若龍王曰:龍宜為讋.前後相因也.延章曰:讋.不止也.學焉得習王曰:言不得習學也.吳曰:不睱學也.是學不得明也.俸祿少饘粥.不及親戚.是以骨肉益疏也.公事多急.不得弔死問疾.是朋友之道闕也.其所亡者三.即謂此也.』孔子不悅.徃過子賤.問如孔篾.對曰:『自來仕者無所亡.有所得者三.始誦之.今得而行之.是學益明也.俸祿所共.被及親戚.是骨肉益親也.雖有公事.而兼以弔死問疾.是朋友篤也延章曰:篤.切實也.』孔子喟然.謂子賤曰:『君子哉若人王曰:若人.猶言是人者也.吳曰:若人.指子賤也.魯無君子者.則子賤焉取此王曰:如魯無君子者.此人安得而學之.言魯有君子也.吳曰:明魯之多賢.見子賤之能取友以成此德也.』

白話譯文
孔子的哥哥有個兒子叫孔篾,與子賤一起都在做官。孔子去看他,問他說:『自從你當了官,得到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孔篾回答說:『沒得到什麼,而失去的東西有三件:政事一件接一件,學過的知識哪有時間溫習?因此學到的知識也記不清楚了;給的俸祿太少,連給親戚一些微薄的禮物都做不到,因此骨肉之間更加疏遠了;公事一般都很急迫,不能及時去哀悼死人慰問病人,這樣就失了朋友之道。我說失去的三種東西就是這些。』孔子聽了很不高興,又到子賤那裡去,問了他同樣的問題。宓子賤回答說:『自從做官以來,沒有失去什麼,所得到的有三樣:以前誦讀的知識,現在能夠依照實行,因此對所學的知識認識得更加清楚了。所得的俸祿,能用來幫助親戚, 因此骨肉之間更加親密了。雖然有公事,還是能去弔唁死者 慰問病人,因此和朋友的關係更親密了。』
孔子聽了感慨地歎息了一聲,對宓子賤說君子啊!就是你這樣的人。如果說魯國沒有君子的話,那麼宓子賤是從 哪裡學來的呢?』

孔子侍坐於哀公.賜之桃與黍焉.哀公曰:『請食.』孔子先食黍而後食桃.左右皆掩口而笑.公曰:『黍者所以雪王曰:雪.拭延章曰:以雪拭物.可以去其污.非為食之也.』孔子對曰:『丘知之矣.然夫黍者.五穀之長.郊禮延章曰:郊祀之禮宗廟以為上盛吳曰:在器曰盛.時征切..果屬有六而桃為下.祭祀不用.不登郊廟.丘聞之君子以賤雪貴.未聞以貴雪賤.今以五穀之長.雪果之下者.是從上雪下.臣以為妨於教.害於義.故不敢.』公曰:『善哉.』

白話譯文
孔子陪哀公坐著,哀公賞賜他黍和桃。哀公說:『請吃吧。』孔子先吃黍,而後才吃桃,哀公身邊的人都捂著嘴笑。哀公說:『黍是用來擦拭桃的,不是吃的。』孔子回答說:『我知道。但黍是五穀中最好的東西,在對天地、祖先的祭祀中作為上等供品,果品有六種,而桃子是最差的一種,祭祀不用,不能擺在郊廟的供桌上,我聽說,君子用低賤的東西拭珍貴的東西,沒聽說過用珍貴的東西來擦拭低賤的東西。現在要用五穀中最好的黍去擦拭果品中最下等的桃,是用上等的擦拭下等的。我認為這有害於教,又有害於義,所以不敢這樣做。』哀公說:『說得好啊!』

子貢曰:『陳靈公宣婬於朝王曰:靈公與卿.共婬夏姬.吳曰:靈公與卿孔寧儀.行父共通大夫御叔之妻夏姬.泄冶⊙泄冶:春秋時期陳國大夫,因諫陳靈公與夏姬私通之事而被陳靈公所殺正諫而殺之.是與比干⊙比干:封於比邑,即今山西省汾陽市,故稱比干,也稱王子比干,商王文丁之子,商王帝乙之弟,商紂王帝辛之叔,也有說是紂王的兄弟,殷商王室重臣諫而死同.可謂仁乎.』子曰:『比干於紂.親則諸父.官則少師.忠報之心在於宗廟而已.固必以死爭之.冀身死之後.紂將悔寤其本志.情在於仁者也.泄冶之於靈公.位在大夫.無骨肉之親.懷寵不去.仕於亂朝.以區區之一身.欲正一國之婬昏.死而無益.可謂捐吳曰:捐.委棄也.延章曰:謂不愛其體而暴棄之矣.【詩】云:「民之多辟.無自立辟王曰:僻邪辟.吳曰:此【大雅·板】之辭.辟.法也.」其泄冶之謂乎延章曰:民其聪明乎.其法多维.君不知民.立法而失民.則民棄之矣.泄冶之諫殺.民棄其君也.未知其仁也.仁者從民之義.子曰:『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無道則霸.霸者用典.禮法其隱.』

白話譯文
子貢說:『陳靈公在朝中幹淫亂的事,泄冶直言勸諫而遭到殺害,這和比干勸諫殷紂王而遭殺害是相同的,可以稱為仁嗎?』孔子說:『比干對於殷紂王,從親戚關係上說是紂王的叔父,官位則是少師,報國的忠心,在於維護祖宗宗廟,必定會以死進諫,希望身死之後,紂王能夠悔悟,他的各項情志都在仁上。泄冶對於陳靈公,官職是大夫,無骨肉之親,受到寵愛而不願離去,仍在亂朝做官,以他區區一身而想匡正一個國家淫亂的昏君,死了也對國家無益,可說是性情拘謹耿直。【詩經】說:「當今民間多邪辟,勿自立法以害己。」大概說的就是泄冶這樣的人吧。』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