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簽 查字

             

贤君第十三(中)

孔子家语作者:孔子,弟子发布:华夏士子

2021-10-6 18:33

顏淵將西遊於宋.問於孔子曰:『何以為身吳曰:為猶治也.』子曰:『恭敬忠信而已矣.恭則遠於患.敬則人愛之.忠則和於眾.信則人任之.勤此四者吳曰:勤行此四者.可以正國吳曰:以之正國可也.豈特一身者哉王曰:特.但.吳曰:豈但一身而已哉.夫不比於數延章曰:數.密也.吳曰:比.親輔也.數.親也.⊙比:背靠背,指依靠。數:shuò,屢次.而比於踈⊙踈:shū,古同『疏』,稀少.不亦遠乎王曰:不比親.數近疏遠也.不修其中.而修外者.不亦反乎.慮不先定延章曰:不豫也.臨事而謀.不亦晚乎.』

白話譯文
顏淵將要向西遊學于宋國,臨行前,求教孔子道:『我應該用什麼立身?』
孔子說:『注意做到恭、敬、忠、信,就可以了。做到了恭、敬,就能遠離禍患,別人都會喜愛你;做到了忠、信,別人就會信任你,這樣你就能團結更多的人。做到了恭、敬、忠、信四點,可以把國家治好,哪裡只是有利於自己一人而已呢?另外,還要注意三點:不靠近與自己親密的人,卻靠近跟自己疏陌的人,這樣不就遠離忠信了嗎?不修養自己的心性,使心性純良,卻只顧修飾自己的外表,追求外在的華美,不是搞反了、弄顛倒了嗎?做什麼事情,不先考慮成熟,事到臨頭,才開始謀劃,不就晚了嗎?』

子路問於孔子曰:『賢君治國.所先者何.』子曰:『在於尊賢而賤不肖.』子路曰:『由聞晉中行氏吳曰:子路言.由聞晉國有中行氏者也尊賢而賤不肖矣.其亡何也吳曰:能尊賢賤不肖.其國亦亡何也.』子曰:『中行氏尊賢而不能用.賤不肖而不能去.賢者知其不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必己賤而讎之.怨讎並存於國吳曰:怨仇之人皆在國中也.鄰敵構兵於郊.中行氏雖欲無亡.豈可得乎.』

白話譯文
子路請教孔子說:『賢明的君主治理國家,應該把什麼放在首要的位置呢?』
孔子說:『在於重用才德兼美的人,而把不才、不賢良的放在卑下的位置。』
子路說:『我聽說晉國的中行氏,尊重才德兼美的人,
棄不才不賢良的人,結果卻要逃亡到外邊去,這是什麼原因呢?』
孔子說:『中行氏是尊重才德兼美的人,卻不能加以重用;是鄙棄不才不賢良的人,卻又不解除他的職務。才德兼美者知道他不會重用自己,因而埋怨他;不才不賢良者知道他一定鄙棄自己,因而仇恨他。埋怨他和仇恨他的,在國內同時都有,而鄰近的敵國又在外集結兵力,中行氏即使想不逃亡,難道能辦得到嗎?』

孔子閒處.喟然而歎曰:『嚮使⊙嚮:xiàng,對著,朝著,與『背』相對;從前,從開始到現在銅鞮伯華無死吳曰:伯華魯之賢人也.使其不死而見用.天下其有定矣.』子路曰:『由願聞其人也.』子曰:『其幼也敏而好學.其壯也有勇而不屈.其老也有道而能下人.有此三者.以定天下也.何難乎哉.』子路曰:『幼而好學.壯而有勇.則可也.若夫有道下人何哉.』子曰:『由不知.吾聞以眾攻寡.無不克也.以貴下賤.無不得也.昔者周公居冢宰之尊.制天下之政.而猶下白屋之士王曰:草屋也.吳曰:未受命禄之家.日見百七十人.斯豈以無道也.欲得士之用也.惡有有道而無下天下延章曰:此處或有士字君子哉.』

白話譯文
孔子閒居在家時,有一天感歎道:『如果銅鞮伯華還沒有死,天下大概就可安定了。』
子路說:『仲由我希望知道他是什麼樣的人呢?』
孔子說:『他小時候聰敏好學,壯年時有勇氣有骨氣,老的時候非常明白事理,已經得道了卻仍然態度謙下親近別人,他有了這樣三種優點,用來安定天下,還有什麼難處呢?』
子路說:『小時候聰敏好學也就罷了,壯年時候有勇不屈也就算了,可得道後還親近不如自己的人,又有誰這樣做呢?』
孔子說:『這你就不知道了,我聽說,以多數人去攻打少數人沒有不取勝的;以尊貴的身份去親近不如自己的人,沒有不得到他們尊重的。過去周公旦執政天下的時候就禮賢下士,曾經一天就接見了平常百姓一百七十多人呢,難道能說他不是明白事理,得道的人嗎?這是因為他希望得到他們的幫助啊!哪裡有有道之人對天下的君子不謙退禮讓的呢!』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