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簽 查字

             

第八讲 白刃可蹈,中庸难得

中庸赏析作者:贾陆英发布:贾陆英

2020-11-16 12:03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均:即平,指治理也,爵禄可辞也爵,爵值,禄:官吏的薪俸。辞:放弃,白刃可蹈蹈:踏也,中庸不可能也。”

孔子说:“天下国家可以治理,官爵傣禄可以放弃,雪白的刀刃可以践踏而过,中庸却不容易做到。”
一般人容易犯的毛病,是对中庸的理解往往过于肤浅,也看得比较容易。正是针对这种情况,《中庸》第九章引述孔子的话说:“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可均也”的“均”字,与“平”字同义,指治理,如治国平天下。“爵禄”的“爵”字,指爵位、爵号,是古代贵族的封号,如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禄”字,是官吏的薪水,俸禄。“可辞也”的“辞”,表示不接受,请求离去,这里是放弃的意思。“可蹈也”的“蹈”字,指踏过去,如赴汤蹈火。
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下国家可以治理,官爵俸禄可以放弃,雪白的刀刃可以践踏而过,但恪守中庸之道却很难做到。”
在这里,孔子举“国家可均”、“爵禄可辞”、“白刃可蹈”三件天下至难之事,来对比映衬恪守中庸之道的难。治理天下国家虽然不易,但唐宗宋祖这样的智者,却可以做到;舍弃爵位俸禄虽然不易,但泰伯这样的仁者,却可以做到;为正义而赴汤蹈火虽然不易,但子路这样的勇者,却可以做到。若要恪守和推行中庸之道,却比“国家可均”、“爵禄可辞”、“白刃可蹈”更难。原因就在于,中庸是人生的最高品德,它需要知、仁、勇三者兼备,需要如朱熹所说“无一毫人欲之私”,需要更为内在、更为精熟、更为持久的,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的坚守。
孔子之所以作这样的对比,其目的是为了引起人们对中庸之道的高度重视,也表明了他高扬和捍卫中庸之道的鲜明态度。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