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簽 查字

             

17·2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论语问答录作者:贾陆英发布:贾陆英

2020-11-13 12:15

子曰:“性性:指天赋的本性、才质相近也,习习:《说文》说:“习,数飞也”,指鸟重复飞行,引申为学习。此处指环境对人的习染、影响相远也。”

孔子说:“人的本性是相近的,因为习染不同才相距甚远。”

怎样理解“性相近,习相远”?

子贡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冶长》整部《论语》,孔子谈到人性的,只有这一章。“性相近”,是说人的先天的禀赋是相近或相似的;“习相远”,是说人与人的差别是后天造成的,是不同的环境习染和主观因素造成的。孔子讲人性,是就人与人相比较而言,他没有具体说明人性是什么,只是指出了客观环境对人的重大影响。由此可以引出一个重要的认识:人,只有在后天的实际生活中加强学习,进德修业,才能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从而突破环境的局限,成就完美的人格;也才能摆脱禽兽的境界,从自然的、生物的人提升为社会的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这就从根本上说明了学习、修养和教育的重要。

历代注家对此“性”字的解释,争议颇多。在《三字经》里,“性相近,习相远”是与“人之初,性本善”连在一起讲的,由此引出人们的发问:孔子是主张性善还是性恶?其实,孔子并没有说人性是善还是恶。性善之说始发于孟子。朱熹说:“读《论语》,如无《孟子》。”提示我们在学习《论语》时,不要把孟子以及其他后人的思想加到孔子身上。如孔子讲“性相近,习相远”,并没有涉及人性的善恶问题,把孟子的性善说加到孔子头上,是不妥当的。

传统文化中探讨人性问题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人性是善还是恶的问题,战国之后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人类在长期的发展中,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形成了“义”和“利”这一对基本的伦理道德范畴。一事当前,是“义”字当先,还是唯利是图,这是人们衡量一个人是性善还是性恶的基本标准。也就是说,人性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形成的,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人类异于其他物种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道德性。

围绕着性善还是性恶,中国文化对人性的认识,大致形成了四种观点:一是性善论。以孟子为代表,认为“人性之善,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二是性恶论。以荀子为代表,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三是人性无善无恶论。以告子为代表,认为“生之谓性”“水无分于东西”,性也“无分于善不善”《孟子·告子上》。四是人性既善又恶论。以西汉的扬雄为代表,认为“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太玄·玄摛》这四种观点中,告子以人的自然生命生物本能、生理欲望等立论来看待人性,忽视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孟子、荀子、杨雄则都是从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着眼,以人的社会属性立论的。其中,对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是孟子的性善论,其次是荀子的性恶论。他们虽然各执一端,但都从一个侧面对人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形成了中华文化特别注重自我修养和道德教化的传统。

“人之性也善恶混”的观点,认为人性具有善恶两种因素,它们都是与生俱来的,经过后天的熏染和学习,发展善的因素则成为善人,发展恶的因素则成为恶人。这一观点强调后天的学习和修养,是对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思想的发挥。

综观人类的文明史,人性既有善、又有恶的判断才符合人的实际。中国的阴阳思想认为,天地万物之中都包含着阴、阳两种既相反又相成的因素。人性也是如此。人性中阳的因素即是善,阴的因素即是恶。我们说某人是善人,其实是指在这个人身上善的因素占据着主导地位;说某人是恶人,其实是指在这个人身上恶的因素占据着主导地位。一个人的进步,是修身克已、弃恶扬善的结果;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提高,也是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弃恶扬善、革故鼎新的结果。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