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簽 查字

             

13·29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论语问答录作者:贾陆英发布:贾陆英

2020-11-13 02:12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即戎:参军作战。即,就,开始从事。戎,兵戎矣。”

孔子说:“善人在位,教导训练百姓七年之久,也可以叫他们从军作战了。”

怎样理解“善人教民七年”?

孔子为什么把“善人教民七年”,作为百姓可以上战场的前提条件呢?善人,指在位的有德者。教民七年,是强调要对百姓进行长期的教导训练。古人讲数字,常举奇数,如一三五七九等等。宋儒二程解释说,“七年云者,圣人度其时可矣。”意思是说,孔子认为用七年时间对百姓进行教导训练,才可以达到让他们上战场的条件。

《论语》记载:子之所慎:齐zhaī,战,疾。孔子认为有三件事必须谨慎对待:一是斋戒,二是战争,三是疾病。孔子一方面强调要谨慎对待战争,另一方面,他深知在必要的情况下,军事斗争手段是不可避免的。他之所以强调“善人教民”,就是主张要组建一支训练有素的仁义之师,去进行正义的战争。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说:“教民者,教之孝忠悌信之行,务农讲武之法。”并借用孟子的话说:“民知亲其上,死其长,故可以即戎。”

“民知亲其上,死其长”一句,来源于《孟子·梁惠王下》。孟子与邹穆公有一段对话,有助于我们理解“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的含义。邹国与鲁国的一场战争,暴露了邹国在君民之间、官员与百姓之间离心离德的严重问题。百姓眼见得官员战死,却不肯去救援。邹穆公就此询问孟子,孟子说:这是百姓报复那些玩忽职守,欺上瞒下的官员,请不要责怪他们。“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只要君王施行仁政,各级官员体恤百姓,就能改变邹国上下离心离德的状况,百姓自然就会亲近他们的上司,为他们的长官效死了。”

孔子强调“善人教民七年”的用意,就在于此。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