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簽 查字

             

4·4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论语问答录作者:贾陆英发布:贾陆英

2020-11-12 18:26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音è锷:与善相对,泛指一切不好的、恶劣的、乃至极坏的行为也。”

孔子说:“如果立志于追求仁道,坚守仁道,奉行仁道,就不会有恶行了。”

本章中“恶音è”字的读音、含义,为何与上章“恶音wù”字的读音、含义不同?

“恶”,是个多音字。其中,与善良的“善”字相对应的,读恶音è;与喜好音hào的“好”字相对应的,读音wù。究竟取何种读音、何种含义,要依据文章的语境来判断。上章讲“能好人,能恶人”,与好音hào,喜好相对应的,只能是恶音wù,厌恶,成语“好逸恶劳”便是如此。

本章只出现一个恶字,故而引出两种诠释:其一,好、恶的恶音wù,与上章恶字同义。据此,“无恶也”仍是对人而言,全句之意是,“只要存心于仁,他对人便没有真所厌恶的了”。此解在逻辑上难以立足。好与恶,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没有好,便没有恶;没有恶,也就没有好。倘若他“对人便没有真所厌恶”了,也就没有“真所喜好”了。人群中,固然有一般的行为不端者,对他们施以爱心,促其改变是应该的,也是可能的。人群中也有极少数凶残无比、作恶多端者,其良心早已泯灭,岂能“无恶也”。从《论语》通篇来看,此解也不符合孔子之意,故不予采纳。

其二,善、恶的恶音è,与上章恶字不同。据此,本章的“无恶也”是对己而言,而非对人,是从反面阐述“里仁为美”,可译作“就不会有恶行了”,或“就不会做坏事了”。这样的诠释,才符合孔子原意。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