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簽 查字

             

第二节 宗教與文化

宗教密钥作者:徐彦卿发布:漢文堂

2019-11-6 18:27

毫無疑問,宗教與文化有著天然的聯繫。

自人類誕生,就產生了文化及樸素的鬼神崇拜,亦即原始宗教。不同地區的文化,原始宗教,都受到當地自然環境的影響。比如濱海居民會崇拜海神,山地居民會崇拜山神等。衣食住行等文化,都會應當時環境而定,比如非洲人多穿短裝,薄裝,而蒙古人習慣於穿獸皮。

世界各地的原始宗教,大抵有些相似之處,比如都是自然崇拜,崇尚萬物有靈。所以,原始宗教一般是多神教。但隨著人類的發展,西方人更迫切需要統一為一神教,因為即使是同一神話體系下的不同神佛,也有可能因為神佛行為的差別,使信徒產生不同的教義理解,從而產生現實中的矛盾。一神教盡可能的消除這些差異,統一信徒的認知,進而才能實現政治、國家的統一。歷史上,東、西羅馬帝國的分裂因素之一,是因為東羅馬說希臘語,西羅馬說拉丁語,雙方的【Bible】版本也是兩種不同的語言,因此產生對教義理解的不同。

佛教、道教等,是統合為一神為主,眾神為附的神權系統。這是因為東方宗教始終處於政治之下,高度的思想統一既無必要,又不被允許。並且,東方複雜的文化、哲學,比如諸子百家等,也使一神教很難立足。洪秀全的『拜上帝教』,雖然也信奉耶和華,但卻將自己標榜為『上帝的次子』,耶穌的兄弟。這自然不被西方基督教接受,但確是符合東方文化環境的生存方式。

東西方大型宗教的統合方式不同,但都是先實現統一,再向外發展。

宗教在形成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吸收當地文化,神話等。比如伊斯蘭教的寬大長袍、頭巾等,正是適應阿拉伯地區炎熱沙漠環境的最好服飾款式,伊斯蘭教不食豬肉,沙漠地區本就不產豬。印度物產豐富,但炎熱的氣候,肉類很容易變質,因此印度本土文化崇尚素食,今天的印度,依然是高種姓人素食,而低種姓人可以選擇肉食。這直接影響到佛教對素食的崇尚。

遮陽、透氣的白色長袍,是適應熱帶沙漠最好的服飾

遮陽、透氣的白色長袍,是適應熱帶沙漠最好的服飾

宗教的神話,也大多取自誕生地。也可能會依據宗教的要求進行重新編排、解讀。也有可能因需要創作神話故事,但往往脫離不了本土風情。

有人發現,藏傳佛教密宗的某些修行方式,與道教的一些修行方式相近。推測藏傳佛教可能是吸收了藏族原始文化宗教的內容,而道教保留了漢族上古巫儺文化內容。漢藏在六千年前是一家,因此,這相近的修行方式,很可能有共同的源頭。這說明宗教也會吸收當地文化為己所用,以便在當地傳播。漢傳佛教也吸收了漢族易學、風水、算命等諸多文化,以此在東方立足。

所以,宗教大抵是以創始地區的文化為主,在傳播過程中又吸收當地文化,而建立的文化集合體。與世俗文化不同的是,一種文化一旦在一個成熟的宗教中保留下來,就難以改變,宗教徒總盡可能的保留原本的文化模式,除非受到自然環境壓力,或政治的要求。宗教的教義、儀式、神話傳說,甚至不允許受到人們的質疑,更惶論非議、否定,即使對方並非本教信眾。

而世俗文化,則會受時代原因,隨時在變化。

因此,宗教可以認為是文化的固化,但也可以認為是僵化。好的一方面是,保留下來許多文化供後人學習、研究,成為人類文明的寶庫。壞的一方面是,由於宗教的保守性,經常與當時當地的世俗文化發生衝突。也可能與自然環境發生沖突,比如佛教『放生』而產生的外來物種入侵。

宗教哲學

原始樸素的宗教只是解決一些民間的疾病,並不注重主動向外傳播,因此沒有成熟的哲學體系。大型宗教組織都會有自己的一套哲學體系,對內解決教徒的疑問,『幫助』教徒建立一套符合宗教要求的價值觀,從而指導宗教徒的行為,為宗教所用。對外便於吸收教眾,或者與其它的宗派或宗教進行辯論。

人類有許多哲學流派,不同的哲學流派,其建立的基礎不同。比如唯物主義哲學,建立在物質客觀,而精神只依附於物質存在的認識基礎上。宗教哲學,則大多建立在宗教神話體系下。由神話體系必然衍生出精神永存的理念,因此,宗教哲學大多是唯心主義哲學。

佛教誕生於印度,印度自古就是多民族的地區,在這種環境下,宗教間的文化碰撞十分頻繁,相互挖掘對方的漏洞,進行辯論,然後彌補被發現的漏洞。因此,印度誕生的宗教,大多在哲學上有較強的自洽性,理論體系復雜,完善。但佛教哲學又完善到了過度的地步,以致人們能在不同的佛教典籍中發現相悖的理論。

佛教傳入中國,正是利用哲學上的優勢,得以在中原立足。在佛教迅速傳播的背景下,產生了魏晉玄學。當時文人們喜歡談玄論道,以佛、道之間不同的理論相辯論,但所辯內容大多脫離實際,流於空談。佛、道辯論,多是佛教勝利,一來佛教專攻於思辯,以此才能在中原立足,二來,佛教在印度本土,與印度教的辯論中,就已積累起豐厚的理論基礎。

歷史上佛教與道教產生過多次辯論,有些還是在皇帝的主持下進行。比如耶暦578年,北周太武帝曾主持佛、道兩家辯論。這原本是為滅佛建立理論基礎,皇帝自然是偏向道教的,但這場辯論,依然是佛教勝出。但在玄奘取經後幾十年,印度教的商羯羅以個人之力,將印度佛教辯的鴉口無言。

商羯羅

商羯羅

佛教在婆羅門教原始的天界上增修了聖界,居高臨下展開說教很容易打動人心。結果,商羯羅簡單的把梵天一分為二,上梵下梵。稱佛教認識到的梵只是下梵,所以談空說幻。而上梵是真實不虛,凡人難以認識的。實質歸結為一句話,釋迦摩尼並沒有覺悟。

商羯羅的印度教可以相容所有佛教理論於下梵範圍之內。等於佛教所有的思想觀點,他都可以借用也可以批判,而上梵理論又壓住下梵一籌。最牛逼也是最搞笑的是,商羯羅的印度教最後把佛陀封為主神毗濕奴的第九化身。毗濕奴有十個化身,前八個都是大英雄拯救世間疾苦除妖降魔。唯獨第九個化身是懲罰者,用錯誤理論迷惑無可救藥的人讓他們必然下地獄。也就是說釋迦摩尼的任務就是專門用錯誤的思想去引誘罪孽深重無可救藥的人下地獄。

——摘自網文

宗教辯論,大多是脫離現實社會的空談,其目的都是便於宗教的傳播,發展。對於解決現實問題,沒多少幫助。

西方,由於基督教、伊斯蘭教理論本同源於猶太教,因此,他們之間有許多內容相通,這決定了他們的理論衝突較少。但由於創立宗教的組織目的、利益訴求,以及掌握宗教的利益集團不同,它們之間仍是衝突不斷,西方多以戰爭的形式解決宗教矛盾。即使是同一宗教下的不同派別,也會發生戰爭,比如天主教與東正教,遜尼派與什葉派,都有過衝突、戰爭。

對於大多數學識不高的底層民眾,以及雖有較高現代學歷,但對宗教、人文不太了解的人來說,宗教哲學很容易征服他們的內心。面對人們現實中無法克服的困難、心結,提出以宗教神學為基礎的解決方式,或用宗教哲學開導人的內心,比如佛教的『放下』,基督教的『贖罪』等,使人們減輕現實的壓力,心靈的傷痛。獲得這種效果後,人們自然產生對宗教的認同,進而皈依宗教。

宗教道德

世人眼中,宗教都是講『愛』的,所以宗教徒都是和平主義者,宗教徒都是有修養的、慈愛的……有些人即使對某個宗教有些看法,但仍相信大多數宗教是這樣。但,真是這樣嗎?

什麼是道德?簡單點說,就是一個人有修養,寬容,願意幫助人,樂善好施等。這類行為應該是無不求回報的,比如孟子說:『今人乍見孺子將入于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這是人的本能,是一種不求回報,甚至要承擔一些風險和損失的本能。

宗教徒自然也具備這種本能,但我們要討論的是,宗教理論怎樣指導人們的『善行』。比如,宗教徒會『放生』,放生背後的哲學思維是什麼?是真心的出於對動物的憐憫愛護之心,還是出於宗教理論下的『積功德』?

佛教提供了『積功德』的理論基礎,以鼓勵人們的放生行為。而『積功德』,也是宗教理論下的一種利己行為,是功利主義的。宗教徒作為人,也許曾經有過不求『功德』的放生行動,但這種行動多是偶然的善心萌發,不能激勵一個人長期、大量的去『放生』。而接受佛教理論後,原本有的那種善心萌發,也被宗教理論掩蓋下去,徹底淪為一種功利行為。

羅馬教廷售賣的贖罪券真能幫人贖罪嗎?

羅馬教廷售賣的贖罪券真能幫人贖罪嗎?

同樣,基督教的『贖罪』,也是基於宗教神學理論下的乞求『上天堂』的功利行為。這此宗教行為,與世俗人做市場交易無本質區別,只是所求不同,可稱其為『宗教交易』。當然,宗教徒自然也有『見孺子入井,生惻隱之心』的本能,宗教徒的內心世界是複雜的,即受宗教理論左右,又受人的天性影響,因此,我們也不能將單個宗教徒的所有善行都看成是宗教交易。但一般而言,集體性的宗教善行,就是宗教交易。總而言之,宗教徒有善的行為,但其理論動機,與世俗的善惡無關,而是依從於宗教理論。而宗教理論的設計,或許確實考慮過善惡,但當一個理論、制度、行為被無數宗教徒無限執行時,無論多麼善良的初衷,都會演變成惡的結果。比如有人在居民區『放生』幾萬隻老鼠。

功利性的放生

功利性的放生

宗教內部都會講團結,比如基督教講究『友愛』,一是便於宗教內部成員的團結,二是便於發展新的信眾,今天,有許多人因為生活中缺乏知音,而輕易被人拉入到宗教中。這種有目的的團結,也與人的善惡無關。就像商業夥伴間的『友誼』,更多的是懷著商業目的。這類『團結』理念,經過一定的理論包裝,被人們傳誦成宗教熱愛和平,團結友愛的象徵。但如果真是如此,那麼就不應該有宗教戰爭。宗教的友愛,只是避免內鬥,發展教眾,從而積蓄更多的少量來發展宗教勢力,當這種發展受到外界阻撓時,就可能以宗教戰爭的方式解決。

宗教徒一直以:『科學無法將神學完全證偽』為由。選擇更相信自己的神學體系。這在本宗教內部是沒有問題的,因為大家都相信一個共同的存在。但當面對其他的宗教徒以及無神論者時,這種共識就不存在。而每一個宗教徒都會將自己的神學體系淩駕於科學主義及其他神學體系之上。這是為什麼會有個別極端宗教徒敢於去挑戰人類共識的原因。

所以,從古至今,宗教徒可能成為無畏、勇往直前,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勇士,也可能成為暴徒和傻子。

所以,宗教理論下,宗教徒並無世俗所謂的道德,其行為依從於宗教理論的指導。但宗教理論指導的基礎,仍是宗教徒利己的內心,無論是『放生』,還是『贖罪』,其目的都是想換來更大的利己回報。

宗教與文化的差異

文化是人文教化的簡稱,文化是人類進步,區別於動物的本質標準。

宗教是文化的變異,宗教的功利本性,是反人文而行,許多宗教的教義直接宣揚排他性,要求教徒攻擊毀滅異教徒。在中國地區傳教的基督教,會有針對性地攻擊中國人的祖宗信仰,通過教義的方式將祖宗信仰從漢族信徒的思維裡洗掉。而伊斯蘭教更是將所有不信仰伊斯蘭的人稱為『卡菲勒』,其教義將消滅卡菲勒的行為譽為『聖戰』。

宗教的這種普遍的野蠻行為,孔子稱之為『小人下達』,所謂『下達』,即是指極致的功利主義,而『君子上達』,即是在仁義道德上求同存異,才是人文教化的具體表現。

最明顯的案例是,西方的擴張,都是通過暴力殖民方式達成的,而中國人素尊『華夷之辨』,並不會主動征服並統治異國之民,歷史上中國的擴張,均是異域之國自主要求納入中國的版圖。

什麼叫華夷之辨呢?顧名思義,華夷之辨是指人文教化的華夏,與野蠻的胡夷要分辨對待,這是一種王道觀,即『尊王攘夷』。這個尊王攘夷的王,並非指君王,而是指王道,所謂王道就是推行仁義而歸納四方有德之民,對於野蠻未化之人,即驅攘在王道統治之外。

而西方殖民擴張,及中東的殖民擴張,基本是因於教義的要求,或資本擴張的要求,不管是什麼原因,都可以歸根於功利主義的驅動。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