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95|回復: 0

战国青铜曾侯乙建鼓底座(图)

[複製鏈接]
沙舟 發表於 2010-6-24 09:0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W020100624327015278595.jpg


曾侯乙建鼓底座。湖北省博物馆藏


    八对大龙相互缠绕、龙上有龙,中间杂夹着数十条纠结穿绕的小龙,可谓龙头别着龙身,龙身别着龙尾,龙尾别着龙头……这件将龙饰发挥到极致,看得人眼花缭乱的器物就是湖北省博物馆又一件参展世博会的珍品――曾侯乙建鼓底座。
     
    铸造者发挥丰富想象

    什么是建鼓?史料记载,“植而贯之,谓之建鼓”。也就是以一柱贯通鼓腔,竖立在鼓座上。建鼓底座作为乐器附件,用于承插建鼓贯柱,稳定建鼓。

    这件青铜建鼓底座高50cm、直径80cm,由八对大龙和数不清的小龙相互纠结盘绕而成。每条大龙的头、身、尾部均攀附数条小龙,龙身上嵌着绿松石。由于无数条小龙首尾纠缠,盘在一起,向上攀爬,给人既纷繁变幻又舒展开朗、生动有序的奇特感受。

    湖北省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青铜器专家万全文对《世界新闻报・鉴赏中国》周刊记者说,可能是铸造者想象力太丰富,“这个鼓座把龙饰发挥到了一种极致。”

    据他介绍,精美繁复的龙饰在曾侯乙墓出土文物中比较普遍,几乎可以说是一种共性。比如,出土编钟上面的装饰也有很多这样的龙饰。

    工艺至今无法复原

    据万全文介绍,中国古代青铜冶铸有两个高峰期。第一个是商代后期,代表器物是安阳殷墟出土的青铜器。特别是一些从殷墟富豪墓出土的青铜器非常精美。大件器物如司母戊大方鼎非常著名。不过,司母戊鼎虽然大,从工艺上讲并不是很复杂。第二个青铜器发展的高峰期出现在春秋晚期到战国早期。这一时期的代表器物是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早期青铜器。著名的越王勾践剑是春秋晚期的青铜器。

    这件建鼓底座正是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器。“从铸造工艺来讲,它确实是非常高明的。”万全文说,它采用传统的范铸法制作。并非一次浇铸完成,而是分段铸造,然后焊接起来。这件鼓座上粗壮龙身绕来绕去,不像其它纹饰细小,分制之后焊接也有难度,最后成形非常不易。

    很多冶金专家在细致研究过它后,都认为这是春秋战国时代青铜铸造艺术的巅峰之作。现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许多国宝都有惟妙惟肖的复制品,但这件建鼓底座由于工艺复杂,铸造工艺无法复原,至今没有替代品。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