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0290|回復: 5

概述

[複製鏈接]
胡不归 發表於 2010-12-10 12:5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文章最後由 胡不归 於 2010-12-22 11:56 編輯 1 y. |# y  W' K, Q! H  I! B( @. o
  Z) @& w: f" {9 @6 X/ d* h3 l
《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原名《詩》。共有詩歌305首(另有六笙詩,即有目無辭),因此也被稱為“詩三百”。
; b' D5 x: L( k3 @! H自漢起被奉為儒家經典,因此被稱為“詩經”。
: w# N5 M& k& [: n$ u% e- X0 o0 G詩經中的作者大多無從考證。其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黃河流域,西起山西和甘肅東部,北至河北省西南,東至山東,南及江漢流域。
& M6 }2 [1 c0 e8 N1 X1 n: E0 F  d6 }4 C' `. t* ?) H$ Y
分類
6 y6 q- n/ O' q關於詩經的分類,有“四始六義”之說。1 S) Z2 S- }6 f# v8 I' d- t
“四始”指《風》、《大雅》、《小雅》、《頌》的四篇列首位的詩。  P9 `3 `/ f1 }5 b4 F+ E
“六義”則指“風、雅、頌,賦、比、興”。5 ~; v1 G$ G: f! Q+ T3 u- d7 D
“風、雅、頌”是依據內容分類,“賦、比、興”則是依據表現手法。( U, p' L2 p( C" X% c
5 \0 w5 T2 C1 d" y4 e: b  U6 c, A

4 v0 M( U  g! b" x1 ]又稱《國風》,共有15部份,故稱“十五國風”,包括《周南》、《召南》、《邶》、《鄘》、《衛》、《王》、《鄭》、《檜》、《齊》、《魏》、 《唐》、《秦》、《豳》、《陳》、《曹》的樂歌,共160篇。1 j$ {+ b8 p1 `& l+ \; N( M

# J8 ]) g! w% B: R0 O7 P1 f5 j; G" |% @
0 C! u  y- l2 F. ?1 V9 |
共105篇,分為《大雅》31篇和《小雅》74篇。 多數是朝廷官吏及公卿大夫的作品,有一小部分是民間詩歌。
9 l: l" L4 a& q1 i& D
4 V9 [) [& g% b
! a1 D( ^! d% x0 E* O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共40篇。
5 {. g4 W* D) f/ q" H1 o其中《周頌》31篇,一般認為其中大部分都是西周前期時的作品、多作於周昭王、週穆王以前;5 [+ c* G2 L6 y9 I
《魯頌》4篇,認為可能是魯僖公時的作品;! i; K. u' ?0 Q% W. F/ t! ?
《商頌》5篇,自古以來一直相傳是春秋時期宋國大夫正考父所作,不過,目前學界則傾向於認為是商朝所留下的祭祖詩歌。 “頌”在此可以指宗廟祭祀詩歌。
4 ]' J% c& c; H" r. a7 T+ f6 K$ Z: I

' y6 A0 [9 X" u* R9 U朱熹《詩集傳》中說,“賦者,敷也,敷陳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就是說,賦是直鋪陳敘述。是最基本的表現手法。+ @# K% [3 A4 x/ Y

( a% w9 O9 v# y% l8 `% P! o9 n1 \/ }' d# G9 F/ F, T& c
用朱熹的解釋,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
6 r& W* `) V8 o' c: B/ j4 S8 U0 ]7 s% z; G$ M/ [
* s# y+ y8 E6 L4 Y$ y& @$ u! f0 I
字的本義是“起”,因此又多稱為“起興”。 用朱熹的解釋,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就是藉助其他事物為所詠之內容作鋪墊。& h. V/ J5 i9 _5 k" _* R$ u
它往往用於一首詩或一章詩的開頭。有時一句詩中的句子看似比似興時,可用是否用於句首或段首來判斷是否是興。- h, B2 f% G1 l8 l

5 Q# A2 M1 D/ u- S
& _1 X$ r- x# u" ]# g3 w4 p成書% r6 j7 Y; n4 S6 ]* E

- l  ~: ^4 @/ q5 f% _9 L* @《詩經》中最早的作品大約成于西周初期,據《尚書》所言,《豳风·鸱鸮》是為周公旦所作。最晚的作品成于春秋時期中葉,據鄭玄《詩譜序》,是《陳風·株林》。' @8 G5 J) T$ C! f8 e
關於《詩經》的收集和選編則有“王官采詩”“孔子刪詩”和“獻詩說”三種說法。# Z3 V6 V/ N: I0 V- H& j* P
, Z7 d; y- ~7 N% C& v
王官采詩- |) Z  f# O4 X) d/ b
《孔叢子·巡狩篇》載:“古者天子命史採歌謠,以觀民風。”
" h; d5 `! f( t: D《漢書·食貨志》中記載,周朝朝廷派出專門的使者在農忙時到全國各地採集民謠,
4 ^* w% q5 r: K. D" g由周朝史官匯集整理後給天子看,目的是了解民情。劉歆《與揚雄書》亦稱:“詔問三代,# {2 o  b5 `  T. |7 o9 w
週、秦軒車使者、遒人使者,以歲八月巡路,求代語、童謠、歌戲。 ”
# T0 S6 m& k" `& |) G
8 j5 J3 X7 m5 @' @9 m# |5 g孔子刪詩
/ U4 ~# N# {5 Y% p. T  q/ p這種說法見於《史記》,據說原有古詩3000篇,孔子根據禮義的標準編選了其中300篇,整理出了《詩經》。唐代孔穎達、宋代朱熹、明代朱彝尊、清代魏源等對此說均持懷疑態度。
: M; ~) h, x6 l# N* b/ z. e7 X9 X/ V《左傳》中記載孔子不到10歲時就有了定型的《詩經》,西元前544年魯樂工為吳公子季札所奏的風詩次序與今本《詩經》基本相同。現在通常認為《詩經》為各諸侯國協助周朝朝廷採集,之後由史官和樂師編纂整理而成。孔子也參與了這個整理的過程。
, b  o+ K% ?: ~) S) U8 a
, {# U$ U& {- u  B/ o獻詩說- }  H; F; ?$ F0 \& @$ x, h
當時天子為了“考其俗尚之美惡”,下令諸侯獻詩。《國語·週語》載:“天子聽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獻詩,瞽獻曲,……師箴,瞍賦,曚誦。”$ B( T( p/ o( f) ^9 z. q& g
* b7 B6 d5 m+ b
漢初傳授《詩經》學的共有四家:齊之轅固生,魯之申培,燕之韓嬰,趙之毛亨、毛萇,簡稱齊詩、魯詩、韓詩、毛詩(前二者取國名,後二者取姓氏)。$ H* e6 e! b! `1 n+ S6 G
齊、魯、韓三家屬今文經學,是官方承認的學派,毛詩屬古文經學,是民間學派。但到了東漢以後,毛詩反而日漸興盛,並為官方所承認;前三家則逐漸衰落,到南宋,就完全失傳了。今天我們看到的《詩經》,就是毛詩一派的傳本。/ F* ?$ a' Q& y1 [3 Q; B
& S0 F3 X+ P, _; y0 \6 ]5 w
附:2 p, I( L+ B, P; t" S5 {: J+ X- S
上述言論部份摘自維基百科,如若言辭有誤,敬請指正。謝謝。
沙坡 發表於 2010-12-13 19:24 | 顯示全部樓層
为何“風、雅、頌”与“賦、比、興”同为六义?
 樓主| 胡不归 發表於 2010-12-20 16:47 | 顯示全部樓層
本文章最後由 胡不归 於 2010-12-20 16:48 編輯 " X" a; }( O4 [6 w
0 J6 T  U9 A1 ^, l
回覆 沙坡 的文章4 T0 ]7 e# [6 ?! Z8 |' D
- Y1 o2 V7 }  E8 `! _
竊以為是體用並列。
4 x1 s8 z+ v* U! J附:# |( c& ]+ R- z6 l- Z/ `
《詩•大序》云:“故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4 Q: Q6 P# S8 a% ]' z2 O# D# Z0 Y
《毛詩正義》云:“風雅頌者,詩篇之異體;賦比興者,詩文之異詞耳;大小不同而得倂為六義者。”5 p9 m* g  E% M6 P7 ^+ }( w& X$ R

( v1 ^* g0 L2 ?9 W8 p2 Y不知這樣的解釋你滿意否
沙坡 發表於 2010-12-28 14:10 | 顯示全部樓層
很满意,不过“体用并列”还有些疑问,一是体用并列始于何时,二是体用为何可以并列,三是,体用并列在诗的发展中是个什么样的阶段,有什么作用?
沙坡 發表於 2010-12-28 14:11 | 顯示全部樓層
胡不归 發表於 2010-12-20 16:47 # l% V  [% v8 h9 G: T, x
回覆 沙坡 的文章+ l" N+ ~' D- s$ F( B

0 ~# ?+ \  t( _! B1 w* }竊以為是體用並列。
《毛詩正義》云:“風雅頌者,詩篇之異體;賦比興者,詩文之異詞耳;大小不同而得倂為六義者。”
6 o7 w1 }) b2 v& ?) N. s
毛诗正义只谓其然,未明其所以然
 樓主| 胡不归 發表於 2010-12-29 09:49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沙坡 的文章
' ^7 k* B2 \3 |- E/ A2 i7 s/ V! q+ v0 X
這一說應是始於《周禮》。話說就像你要描述或者理解一個事物要從其形式和性質入手,體用便類似於此,都是作為表達的手段也是後人分析的手段,所以是可以同級並列的。最後一個問題我沒太明白你的意思...可以詳述一下嗎?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