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65|回復: 0

[通背拳] 乔彪老师关于劈挂拳、通背拳和翻子拳的讲稿

[複製鏈接]
对酒當歌 發表於 2011-8-4 23:2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太极拳中国
1.劈挂拳


 
    劈挂拳是典型的长击远打类传统拳种之一,古称披挂拳,亦名抹面拳,因多用掌,故而又称劈挂掌,擅长中、远距离克敌制胜,讲究放长击远,它将中国武术“一寸长、一长强”的技击理论发挥得淋漓尽致,对于技击空间的控制,讲究远则长击,近则抽打,可收可放,可长可短。
    劈挂拳历史悠久,在明代中期流行于民间。爱国将领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对劈挂拳就有精辟的论述。他说:“活足朝天而其柔也。”这是指劈挂拳腿法灵活对该拳“提膝护胸,伸足朝天,左右抹面(十字披红)”等腿法的妙用之赞誉。并在《拳经捷要篇》中,把“抛架子抢步披挂”一招列入“择其善者”而编成的三十二势长拳中。 
    到清朝中期,河北沧州出现劈挂拳的两大支。一支是沧州南皮大庞庄郭大发。此人早年在京保镖、武功非凡,后为皇宫禁军护卫。这一支传授的内容是劈挂拳的快套、挂拳等。而另一支,是沧州盐山大左家村左宝梅(人称左八爷),他传授的内容是劈挂拳慢套和青龙拳。  
    劈挂拳要求单势与套路相结合,理象会通(拳理与形式),体用兼备(健身与实战),互为补充,注重力从腰发,用胸部的吞吐和腰部的拧转折叠配合两臂的运动,使动作大开大合。在运动上表现为:滚、勒、劈、挂、斩、卸、剪、采、掠、摈、伸、收、摸、探、弹、砸( 锄)、擂、猛等十八字诀。 
  在技击上讲究吞吐伸缩,放长击远,回环折叠,虚实往返,招法珠连,带攻猛进。主张以快打慢,以长制短,闪进快取。基本攻防规律为高来则挂,低来则劈,横来则拦,顺来则搬。其拳谚云:“千趟架子万趟拳,出来一势打不完。“完战时讲究”击中目标是小胜,打倒目标乃上乘。 
  主要劲法有辘轳劲,翻扯劲、吞吐劲、滚勒劲、通透劲等。发力时要求臂、肩、胸、腰、背、胯、膝、腕各关节柔活自然,放松不拘,合蓄开发,势猛力柔,柔中含刚,即蜿蜒蛇行,用之轻松,意含铁石。运力时劲力集中于“吞吐开合,起伏拧转”。躯干开合如弓,胸背吞似弦,发出之力尤如离弦之箭,与上下肢及躯干的起伏拧转形成调全身之力,以最快带度集中于一点的合力。 
  手臂的动作特点是:两臂条直,搂臂合腕,大劈大挂,放长击远。躯干和下肢的作用特点是:前握后扣,吞胸凸背,缩肩藏头,拧腰切胯,合膝钻足,收腹敛臂。其步法多为跨步、辗转步、激绞连环步。运动时步法灵活多变,连环交织,形成了逢进必跟,逢跟必进,进跟连环,环环相套,敏捷疾速 的独特风格。  
    表现在整体上则是:大合大开,猛起硬落。合如伏炮,缩身藏头开如炮发,上下展炸。两臂劈挂,柔实抽鞭,长击准抽,翻腾不息。劲力饱满,舒展飘逸。即在交错劈挂的运用中松肩舒背,臂起时绵柔快速,劲力通透,劈落时力猛如炸弹,体现了柔中寓刚的特点。其风格是迅猛快捷,大劈大挂,起落钻伏,伸收摸探,拧腰切胯,开合爆发。双臂密如雨,快捷似闪电,劈挂赛抽鞭,发力似炸弹。劲力饱满,动作舒展,神形自如,洒落骄健,疾带多变。

2.通背拳

 
    通背拳也称通臂拳,强调以猿背或猿臂取势,故又称“通背猿猴”、“白猿通背”。通背拳流传较广,流派较多,除“白猿通背”外,还有“五行通背”、“六合通背”、“劈挂通背”、“两翼通臂”、“二十四式通臂”,等。
    通背拳历史悠久,渊源很深,流传广泛。关于通背拳的起源,传说不一。有人说是战国时代孙膑所传,是战国时期的“鬼谷先师”传道云蒙山中,仿诸猿之栖息、猎食、争斗、求生之法取其精华而成。始称为通臂。清末著名学者黄宗羲在《南雷集·王征南墓志铭》中说:“佑神通臂最为高”。黄百家说:“通臂,长拳也”。
另有,清末浙江人祁信,始创通臂拳,称祁家门(称老祁派)。其子祁太昌采各家之长,将流散在民间的通臂单手、单操、击法、练法柔化合一,继承发 展了老祁派通臂拳,形成了一种以柔为主,刚柔相济,以背力为法,放长击远先发制人,特殊练法的拳法——通背拳术(江湖称少祁派),又称为“五行通背拳”。五行通背拳力发腰背,达掌尖,全身上下、内外贯通、刚柔相济。 
  通背拳在近代流传于北京、天津一带,后 “二十四式通臂”和“两翼通臂”又流传于沧县、天津一带。沧州一带又有金丝合叶通背,大清河流域是五行通背,京南京东则是五猴、自猿通背。近知五行、五猴、白猿通背实为一个流派,名称不同而内容大同小异。 
通臂拳的手法有摔、拍、穿、劈、钻等;步法有行步、散步、连环步等,腿法有勾、踢、蹄、弹等。套路运动要求甩膀抖腕、双臂摔劈、肩臂撩挂、击拍轻快、闪展灵活、虚实分明、腰背发力、冷弹脆快、坚韧交错。掌法有摔、拍、穿、劈、攒五种,通过圈、揽、勾、劫、削、摩、拨、扇等八法的运用,生化出各种变化动作的拳术。它的主要特点是出手为掌,点手成拳,回收仍是掌,动作大开大合,放长击远。 通背拳以其特殊的伸臂动作而著称。伸臂动作力由背发,通过肩、肘、达到指尖,要求背、肩、肘协调,用力伸展。通背拳拳或掌的手形较丰富,通背拳主要有单晃掌、撩阴掌、双盖掌、引手掌、拍掌、踏掌、秀骨拳、平拳、尖拳、斩首掌等,劈挂通备拳主要有勾搂手、摔掌、撩阴掌、点掌、掖掌、中掌、蹦中拳、立冲中拳、扣冲中拳、石猴诀拳、猿猴诀拳等。通背拳的劲力,以“缩小软绵巧,冷弹脆快硬”十字为主。其套路有小连环、大连环、拆拳、五马奔槽、六路总手、十二连环拳等。腿法以暗发为主,重七寸低腿。身形要求做到头顶、项领,前空,后实,虚胸,凹肚,探肩,臂长,活腕。拳势则要求做到身似弓,手似箭,腰似螺丝,脚似钻。主要风格特点是:大劈大搓,放长击远,粗犷豪放,凶猛沉实,雄浑有力,舒展大方,而又内外兼顾,刚柔相济。

 


3.  翻子拳

 
  翻子拳属温家流派,称枝子门,是十大拳种之一,属少林宗法。自宋朝已形成,盛行于清代,在中国北方盛行,故被誉为“北腿”的代表拳种。经历代拳师上百年来继承和发展,逐渐将戳脚和翻子拳融会在一起,使技术内容更加丰富,在攻防方法上更加全面。该拳种在中国北方的主要传人为赵洛灿,字灿益。赵系清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起义失败后,流落江湖隐居河北中部一带传授武艺。河北蠡县赵锻庄刘洛尚先生经饶阳县好友段洛绪引荐,将赵洛灿等三人介绍到蠡县赵锻庄刘洛尚家中传授武艺,刘洛尚三个儿子刘攀贵、刘观澜、刘贵馨三兄弟习武,同时习武者还有蠡县齐家庄魏昌义、南留史镇魏洛芳等人。后盛传于京一带而闻名。在清末民初时期,中国北方尤其在河北中部一带习练翻子拳者盛行,曾有“山东查”、“直隶戳”之称,更有“南拳北腿”之说,故戳脚被誉为北腿的代表拳种。
    翻子拳在明代叫做“八闪翻”,后俗称“翻子拳”。 戚继光著的《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中对翻子拳也有详细的记载,记载说:“古今拳学,宋太祖有三十二势长拳,又有八闪翻,此亦善之善者也。”又说有的拳术则“有上而无下,有下而无上,取胜于人,此不过偏于一隅”。八闪翻和后繁衍出各翻子流派,就无“有上而无下,有下而无上”的弊病,而均采用“上而翻下,下而翻上,首尾相顾,前后兼施”的翻转技法和“前、后、左、右、上、下、中、双”的八种闪翻技法。翻子拳称作“八闪翻”的拳名,就是它有“八个”“闪”“翻”的技法特点而定名的。 
翻子拳风格特点是,手脚并重突出腿活,动作舒展,架势较大,攻防方法明显,硬攻直进,快速勇猛,放长击远。要求腿功练得像胳膊那样灵活多变,运用自如。在技击攻防时要求手领脚出,手到脚到,手防上脚踢下,手脚并重,上下配合。翻子拳风格特点是架势较小,动作严谨,灵活多变,干净利落,先柔后刚,刚柔相济。攻防方法含蓄,手法多变,虚中藏实,实中有虚,虚实莫测。力从内发,发寸劲。要求上身紧凑,下身灵活。劲法为绵、软、硬、脆、滑五劲。要求蓄力如拉弓,发力如射箭、手、眼、身法、步、肩、肘、腕、胯、膝都要相配合协调一致。上肢以腰带肩,队肩带肘、以时带手下肢以腰带胯,以跨带膝,以股带脚。重身法架势,武术易言讲:’犯势把势全凭架势“,充分说明手眼身法步功架的重要。
二、传统武术比赛裁判评分方法和标准    1. 评分方法
  (一)裁判员根据运动员现场发挥的技术水平,根据与“等级评分的总体要求”相符程度,按照等级分的评分标准,并与其他运动员进行比较,确定运动员等级分数,在此基础上,减去其他错误的扣分即为运动员的得分。裁判员评分可到小数点后2位数,尾数为0~9。  (二)实行切块打分。裁判员由以往的总体得分的评分方法,改为将裁判员分成两组,一组打动作质量分,一组打演练水平分。这种分别评分的方法是为了克服以往旧规则中,裁判员因评分因素不明确,职责要求烦琐,导致裁判员打分时往往抛开规则,任凭自己主观印象评分的弊端。此外,传统武术的评分裁判员由过去的5人取平均分改为3至4人打动作质量分,3至4人打演练水平分,这样细致的分工使裁判员评分更加准确、客观,从而减少了主观上的不利因素,对提高比赛的公正、准确性有较大的帮助。
  (三)评分准确更加量化。传统拳术、器械项目的满分均为10分,其中动作质量分值为5分,演练水平的分值为5分;而演练水平的评分标准均分为“很好”、“一般”、“较差”3档次9个分数段,有助于B组裁判的分数的评定;由此可见,所有项目的动作质量分值与原先规则的分值相比分值缩小,扩大了演练水平的分值,其划分的范围(动作规格和其它错误的扣分标准)更细,这样的评分标准有助于了客观评价拉开档次,能更好的推动传统武术的发展。
  (四)实行电子评分技术。新的竞赛规则,将全部实行电子计分和试评分的方法,减少了人工笔记的试分操作,大大缩短了评分时间,使操作简便易行,便于裁判之间协商联系,减少了一些繁琐的手工操作的方法和形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可避免翻错分、颠倒分的现象,保证了比赛的正常顺利进行。
    2.评分标准
  (一)等级分的评分标准:
    分为 3 档 9 级,
    其中: 8.50~10.00分为优秀;
           7.00~8.49分为良好;
           5.00~6.99分为尚可。
   (二)等级评分的总体要求是:
  1.运动员应表现出所演练的拳种及项目的技术和风格特点、应包含该项目的主要内容,动作规范、方法正确,表现出该项目的主要技法;
  2.劲力顺达,力点准确,通过运动员的肢体以及器械表现出该项目的力法特点;手眼身法步配合协调,器械项目还需身械协调;
  3.节奏恰当,表现出该项目的节奏特点;
  4.结构严密,编排合理,整套动作均应与该项目的技术风格保持一致。
  5.对练还须动作逼真、配合严密,攻防合理。
  6.集体项目还须队形整齐,配合默契并富于变化,应以该项目的技术为主要内容,突出该项目的风格。
  7.配乐项目的动作与音乐和谐一致,音乐的风格应和该项目的技术风格相一致。
  8.运动员在“流传有序的各拳种流派的传统武术套路”的比赛中,不得做《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中所规定的B组以上的难度动作(含B组)。运动员所演练的套路不符合此规定者,不予评分(运动员只能做腾空飞脚、腾空摆连、腾空旋风脚、箭弹等跳跃动作。)自选套路比赛不受此限制。
  9.运动员在规定套路比赛中,必须按规定的动作和路线进行演练。

裁判员执行的其它错误内容及扣分标准

 

120527xy34xxdop2nxryon.jpg

 

错误种类

错误内容及扣分标准

扣0.1分

扣0.2分

扣0.3分

服装、饰物影响动作

▲刀彩、剑穗掉地或缠身
▲服装开纽或撕裂
▲服饰、头饰掉地
▲鞋脱落
 
 
器械触地、脱把、碰身、变形、折断、掉地

▲器械触地
▲器械脱把
▲器械碰(缠)身
▲器械弯曲变形
 
▲器械折断(含即将折断)
▲器械掉地
出界

▲身体任一部位触及线外地面
 
 
失去平衡

▲上体晃动、脚移动或跳动
▲手、肘、膝、足、器械的附加支撑
▲倒地(双手或肩、头、躯干、臀部触地)
遗忘

▲遗忘一次
 
 

     注:运动员在一次失误中若出现多种以上所列举的其他错误,累计扣分。
 
三、教练员、运动员训练注意事项
  1.在训练时要根据具传统武术比赛的要求进行训练。例如:传统武术比赛要求以该项目的技术为主要内容,突出该项目的风格,在训练时就必须注意该项目的特色要突出,风格要清晰。又如:传统武术比赛规定的B组以上的难度动作(含B组)。运动员所演练的套路不符合此规定者,不予评分,因此在创编套路时,即要让套路紧凑、精彩、节奏鲜明、高潮迭起,又要注意跳跃类动作不能做除了腾空飞脚、腾空摆连、腾空旋风脚、箭弹等跳跃类难度动作。
  2.训练时要注意项目本身的风格与特点。例如劈挂拳要注意突出放长击远,回环折叠的特色,又要清晰的表达出劈挂的大合大开,猛起硬落,迅猛快捷,大劈大挂,起落钻伏,伸收摸探,拧腰切胯,开合爆发等,这才能赢得裁判员的认可。
  3.在训练时要抓住主要矛盾。要想在比赛中获得好的成绩,就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即比赛中的扣分点,如:身体任一部位触及线外地面、上体晃动、脚移动或跳动、手、肘、膝、足、器械的附加支撑等都要被扣掉0.2分,因此避免以上问题的发生是重点,在训练中应该重点强调,如有此现象及时发现纠正。
  4.不能丢失传统拳的传统特色。武术技术的改革和创新必须建立在保持文化个性和技术特征的基础之上,保持其传统的风貌特征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更应体现本项目特征和特色。在武术套路的表演性和武术技术适应性演变的具体过程中还应遵守的原则就是万变不离其质,万化不移其根,这是武术文化的根本所在。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