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簽 查字

             

富国·圣王宁诚乎三德毋垂事养誉遂功忘民也

荀子作者:荀子发布:延章

2022-12-8 00:29

垂事养民旁置政事而养民,苟且利之而已,不及其义也,拊循之拊揗,犹抚慰也,唲呕之,冬日则为之饘粥厚曰𫗴,希曰粥,夏日则为之瓜麮麦粥汤水,以偷取少顷之誉焉苟取薄誉,是偷道也非恒久之道也。可以少顷得奸民之誉,然而非长久之道也;事必不就,功必不立,是奸治者也。傮一周谓之一傮,始终也然要时务民,进事长功使民以无义也,唯事务民,图利而轻义矣,轻非誉而恬失民虽非誉失民而安然处之,事进矣,而百姓疾之以君之无德也,是又偷偏者也。徙坏堕落,必反无功。故垂事养誉,不可;以遂功而忘民,亦不可。皆奸道也。垂事养誉遂功忘民皆奸道也

现代汉语
不管政事而用小恩小惠养育民众,抚慰他们,爱护他们,冬天就给他们准备稠粥,夏天就给他们供应瓜果、大麦粥,用这个来换取一点点名誉,这是一种苟且的做法;它可以暂时得到奸邪之人的赞誉,然而这不是长久之计;这样,就不能成就事业,建立功绩,这是用奸邪之法治国。尽力争取农时,役使农民快速发展生产,增加功效,不顾毁掉名誉,失去民心,结果事业有成,但百姓却都怨恨他,这又是一种极端的行为;这种人将趋于毁坏衰败,肯定一事无成。所以放下事业而沽名钓誉,不行;只要成功而不顾民众,也不行;这些都是奸邪不正的办法。

故古人为之不然:使民夏不宛喝,冬不冻寒,急不伤力,缓不后时,事成功立,上下俱富;而百姓皆爱其上,人归之如流水,亲之欢如父母,为之出死断亡而愉者,无它故焉,忠信忠民义信民利、调和执礼法调和百姓、均辨权其义利以衡之至也。故国君长民者长民义之君王,欲趋时遂功,则和调累解以其长民之义,故调和民事以礼法宽裕,免其重负,故民其劳也力,速乎急疾;忠信均辨权其利无背乎义,说乎庆赏矣民得其所,故悦其君之有德;必先修正其在我者,然后徐责其在人者克己为德,而后被于人,威乎刑罚峻罚则民怨,德行则民悦,俱威矣而悦者胜。三德者诚乎上和调累解、忠信均辨、先己后人,则下应之如景向古鄉、嚮、響常相通用,景向者,景之回响也,回声也,虽欲无明达,得乎哉!【书】曰:『乃大明服,惟民其力懋,和而有疾。』此之谓也。

现代汉语
古人就不是这样做。古代的君主夏天不让人民中暑,冬天不让他们挨饿受冻,紧急的时候不伤民力,缓和的时候不失时令,这样就会事业成就、功绩卓著,君臣上下都很富足,而百姓也都爱戴君主,归附人们他就像水流入海,亲近他就像亲近父母,情愿为他出生入死,这没有其他的原因,这是因为君主极其忠信,调和,公平。所以统治国家领导人民的君主,要想争取时间成就功业,那么调和无为,能比急切从事收效更快;忠信公平,能比赏赐表扬更讨人喜欢;一定先纠正那些在自己身上的缺点,然后慢慢地去责备那些在别人身上的缺点,这比使用刑罚更有威力。如果君主真能实行这三种德行,那么人民就会积极响应,即使不想显耀通达,可能吗?【尚书】上说:『如果君主非常英明,民众就会尽心尽力,协调而又迅速。』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