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簽 查字

             

近试上张籍水部(朱庆馀)

唐诗三百首作者:【清】蘅塘退士孙洙发布:休竹客

2022-9-12 09:08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译文新婚卧室昨夜花烛彻夜通明,等待拂晓去堂前拜见公婆。
注释张水部:即张籍,曾任水部员外郎。
洞房:新婚卧室。
停红烛:让红烛通宵点着。停:留置。
舅姑:公婆。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译文装扮好后轻声询问夫君:我的眉画得浓淡可合时兴?
注释深浅:浓淡。
入时无:是否时髦。这里借喻文章是否合适。
赏析这是诗人在应进士科举前所作的呈现给张籍的行卷诗。前两句渲染典型新婚洞房环境并写新娘一丝不苟地梳妆打扮。后两句写新娘不知自己的打扮能否讨得公婆的欢心,担心地问丈夫她所画的眉毛是否合宜。此诗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籍,以公婆比主考官,借以征求张籍的意见。全诗选材新颖,视角独特,以『入时无』三字为灵魂,将自己能否踏上仕途与新妇紧张不安的心绪作比,寓意自明,令人惊叹
以夫妻或男女爱情关系比拟君臣以及朋友、师生等其他社会关系,乃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从【楚辞】就开始出现并在其后得到发展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此诗也是用这种手法写的。
古代风俗,头一天晚上结婚,第二天清早新妇才拜见公婆。此诗描写的重点,乃是她去拜见之前的心理状态。首句写成婚。洞房,这里指新房。停,安置。停红烛,即让红烛点着,通夜不灭。次句写拜见。由于拜见是一件大事,所以她一早就起了床,在红烛光照中妆扮,等待天亮,好去堂前行礼。这时,她心里不免有点嘀咕,自己的打扮是不是很时髦呢?也就是,能不能讨公婆的喜欢呢?因此,后半便接写她基于这种心情而产生的言行。在用心梳好妆,画好眉之后,还是觉得没有把握,只好问一问身边丈夫的意见了。由于是新娘子,当然带点羞涩,而且,这种想法也不好大声说出,让旁人听到,于是这低声一问,便成为极其合情合理的了。这种写法真是精雕细琢,刻画入微。
仅仅作为『闺意』,这首诗已经是非常完整、优美动人的了,然而作者的本意,在于表达自己作为一名应试举子,在面临关系到自己政治前途的一场考试时所特有的不安和期待。应进士科举,对于当时的知识分子来说,乃是和女孩儿出嫁一样的终身大事。如果考取了,就有非常广阔的前途,反之,就可能蹭蹬一辈子。这也正如一个女子嫁到人家,如果得到丈夫和公婆的喜爱,她的地位就稳定了,处境就顺当了,否则,日子就很不好过。诗人的比拟来源于现实的社会生活,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之下,很有典型性。即使如今看来,读者也不能不对他这种一箭双雕的技巧感到惊叹。
朱庆馀呈献的这首诗获得了张籍明确的回答。在【酬朱庆馀】中,他写道: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由于朱的赠诗用比体写成,所以张的答诗也是如此。在这首诗中,他将朱庆馀比作一位采菱姑娘,相貌既美,歌喉又好,因此,必然受到人们的赞赏,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
首句写这位姑娘的身分和容貌。她是越州的一位采菱姑娘。这时,她刚刚打扮好,出现在镜湖的湖心,边采菱边唱着歌。次句写她的心情。她当然知道自己长得美艳,光彩照人。但因为爱好的心情过分了,却又沉吟起来沉吟,本是沉思吟味之意,引申为暗自忖度、思谋。朱庆馀是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人,越州多出美女,镜湖则是其地的名胜。所以张籍将他比为越女,而且出现于镜心。这两句是回答朱诗中的后两句,『新妆』与『画眉』相对,『更沉吟』与『入时无』相对。
全诗以『入时无』三字为灵魂。新娘打扮得入不入时,能否讨得公婆欢心,最好先问问新郎,如此精心设问寓意自明,令人惊叹。后半进一步肯定她的才艺出众,说:虽然有许多其他姑娘,身上穿的是齐地今山东省出产的贵重丝绸制成的衣服,可是那并不值得人们的看重,反之,这位采菱姑娘的一串珠喉,才真抵得上一万金哩。这是进一步打消朱庆馀『入时无』的顾虑,所以特别以『时人』与之相对。朱的赠诗写得好,张也答得妙,文人相重,酬答俱妙,可谓珠联璧合,千年来传为诗坛佳话。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宝历二年西历八二六年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朱庆馀声名大震。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