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簽 查字

             

序意

吕氏春秋作者:吕不韦发布:华夏士子

2022-6-6 08:55

维秦八年,岁在涒滩,秋甲子朔。朔之日,良人请问十二纪。文信侯曰:『尝得学黄帝之所以诲颛顼矣,爰有大圜在上,大矩在下,汝能法之,为民父母。』盖闻古之清世,是法天地。凡十二纪者,所以纪治乱存亡也,所以知寿夭吉凶也。上揆之天,下验之地,中审之人,若此则是非可不可无所遁矣。

秦王政八年,太岁在涒滩,秋天,初一为甲子。初一这天,君子请问十二纪的事。文信侯吕不韦说:曾经学到黄帝教诲颛顼的话,『有皇天在上,大地在下,你能够效法它们,可以做人民的父母了』。听说古代的清平盛世,都是效法天地。大凡十二纪,是用来记载国家的治乱存亡的,是用来了解人事的寿夭吉凶的。向上度量于天,向下检验于地,中间审察于人。能这样,那么对与不对、可与不可都没有失误了。

天曰顺,顺维生;地曰固,固维宁;人曰信,信维听。三者咸当,无为而行。行也者,行其理也,行数,循其理,平其私。夫私视使目盲,私听使耳聋,私虑使心狂。三者皆私设,精则智无由公。智不公,则福日衰,灾日隆。以日倪而西望知之。

天要顺行,顺行才能生万物;地要牢固,牢固万物才得安宁;人要诚信,诚信才能被听用。天地人三者都各得其所,就可以无为而行了。行的意思,就是行天之道。行天之道,顺地之理,人就可以去掉私心了。带着私心去看,就会使眼睛什么也看不见;带着私心去听,就会使耳朵什么也听不见;带着私心去考虑问题,就会使心狂乱没有准则。眼睛、耳朵和心都为私而施用,严重了就会使思想不能公正。思想不公正,那么福就会一天天衰减,灾就会一天天兴盛。这个道理,从太阳偏斜必定西落的现象中可以看出来。

赵襄子游於囿中,至於梁,马却不肯进。青荓为参乘。襄子曰:『进视梁下,类有人。』 青荓进视梁下,豫让却寝,佯为死人。叱青荓曰:『去,长者吾且有事。』 青荓曰:『少而与子友,子且为大事,而我言之,是失相与友之道;子将贼吾君,而我不言之,是失为人臣之道。如我者惟死为可。』乃退而自杀。青荓非乐死也,重失人臣之节,恶废交友之道也。青荓、豫让,可谓之友也。

赵襄子在园囿中游玩,走到桥边,马停下来,不肯前进。这时青荓做参乘。襄子说:『到前边看看桥底下,像是有人。』青荓到前边看看桥下,豫让正仰面躺着,装作死人。他叱退青荓说:『离开,我将要行大事。』青荓说:『年轻时和你很要好,你现在将要行大事,我说出这件事,这是失掉了交友之道;你要杀死我的君主,我不说出这件事,这是失掉了为臣之义。像我这样,只可以一死了。』于是退下去自杀了。青荓不是喜欢死,而是看重人臣的节操,厌恶废弃交友的准则。青荓、豫让,可以算作朋友了。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返回頂部